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反驳说“一枪不开丢三省”的地域黑?

2019-09-26 19:12 作者:猫球社长  | 我要投稿

文:用砖乎


刚看了共青团中央写的一篇文章,有了绝对权威媒体的仗义执言,终于有足够的底气来回答这个问题,致敬,致谢。


本回答分为三部分


一、“一枪不放丢三省”和东北普通民众无关

一个正确的决策,顶的过千军万马;一个失误的决策,会导致兵败山倒。

很多人说“东北人平时牛逼战时怂”、“一枪不放丢三省”,然后说其他地区这个军那个军勇猛无畏不怕牺牲,以此攻击诋毁东北人,达到地域黑的目的。

点赞的“同胞”

事实上东北普通民众是从未放弃抵抗,一直在坚持的,即便地处东北孤立无援,也要用自己的头颅热血,去捍卫家乡的尊严。

东北抗日联军(抗联)暂且不说,听过国歌的人都应该知道,义勇军的主要起源地是哪里。

来源于百科词条

东北抗联,东北义勇军里的绝大多数主要将领和普通战士,都是东北人。“不抵抗”的命令下了,东三省沦陷了,但东北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抵抗。

教科书上,八年抗战都改为十四年抗战,那些嘴里说着“东北人一枪不放”的地域黑,不知道他们在战时,会成为怎样的英雄好汉。



二、谁才是“一枪不放丢三省”的一号人物

答案:蒋中正。

权威媒体知乎号亲自发文

请注意,蒋在“九一八”和“不抵抗”事件中,是作俑者和决策人。且前面还有“济南惨案”的血泪历史,蒋的不抵抗是有传统惯性的,但他仍然是某些人心中的“蒋公”。

而张学良,尽管他曾经发动过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作为头等功臣,直接促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被写进了教科书世代传颂。

但在很多媒体,特别是江南系媒体的笔下,张就成了一名“千古罪人”,只提过不提功。而且批判他的时候,也要顺带诋毁东北抗日先烈和爱国民众。这是怎样的居心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显然是混淆是非,双重标准,颠倒黑白,篡改历史,这是有罪的。

蒋,浙江宁波人

批评不可怕,双标才可怕,张学良的次等错误,在铺天盖地的地域黑言论中,变成了全体东北人的黑锅。

而蒋的头等错误,却没有人因此指责过浙江人。蒋还是功过参半的历史人物,至于汪精卫(祖籍浙江绍兴)这种,就几乎鲜有人提及了,绝大多数江南系媒体避而不谈,讳莫如深,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恶意这种东西,是有某些原因驱使的,也是从来没道理可讲的。



三、如何反驳“一枪不放丢三省”的地域黑

首先,任何有思考能力、有道德的人,都应该明白,“一枪不放丢三省”这句话,放在蒋和张身上,是有道理的,但以此来抹黑东北三省的普通民众,那就是在耍弄文字游戏,其用心险恶,昭然若揭。

因为“一枪不放丢三省”根本就不构成地域黑东北的理由,这是历史人物的过错,而普通民众是一如既往的爱家爱国,他们的苦难和坚守,他们的抵抗和牺牲,没任何人有资格去否定。

哪怕是历史上饱受诟病的东北军,他们也为了保卫东北之外的同胞,奋力拼杀,英勇牺牲,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淞沪会战中,东北军的气节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他们用最惨烈的方式告诉世人:“我们是英雄。”

如何反驳“一枪不放丢三省”的地域黑,面对不明真相的诋毁者,我们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了解历史真相,为他们纠正错误认知,教育他们重新成为一名懂得尊重的客观好人。

而面对那些明知而刻意为之的地域黑,我们只需要对他们抛出一个字:□!

九一八是国殇,而不仅是东北之殇。“一枪不放丢三省”不是东北人民的过错,但却是东北人民的苦难。铭记历史,团结对外,方有未来。

全文完,感谢阅读,欢迎转发不必注明出处。

(猫球社长:上面这条是作者用砖乎标的)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answer/836337860

如何反驳说“一枪不开丢三省”的地域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