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少动耐心等的老刘


老刘五十岁左右,清瘦,浓眉,眉骨凸出,下面是一双略带混浊的小眼睛。衣着很过时,前几天还穿着一件旧的的确凉衬衫。很像一个勤勤恳恳又永远也得不到提拔的老职工。
老刘到这个证券公司做股票已有六七年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伙儿凑在一起闲聊,最后的一两句话总是关于老刘的,就像一篇文章结束时的标点符号。提起他也总是那两句,“老刘这个人怪兮兮的”,“老刘股票做得还不错。”
老刘的“怪兮兮”表现为两点:一是他的寡语少言,按理说,一个人不爱说话不至于会引起人家“怪”的印象,但老刘常常是一整天不说一句,甚至两三天不讲一句话——印象上是如此。早上碰面,别人问他一声好,如果指望他会回应,那简直是一种奢望。二是他的炒股场所在一间堆放电脑杂物的小仓库里,这也算怪事一桩。
当初,老刘没来多久,就去找客户部经理,提出要换一个房间,说现在的房间太吵,不是打扑克就是大声说笑。经理斜了他一眼,心里嘀咕道:做股东又不是教室里上课,弄得跟真的一样!但他没有当场拒绝,因为老刘的资金也有200多万,是一个不算小的客户。不过他很为难,哪一间大户室不是说说笑笑的呢?经理对老刘说:安静的地方有哇,总经理办公室,你能去吗?老刘说,我到拐弯处那间小仓库去。经理愣了一下,随后答道,也好,也好。从此,营业部多了一间单人大户室,兼作仓库。
有件事得提一下,老刘操作的那200多万资金,其中200万是他一个做外贸“业大”同学的。那个同学生意做得很大,他不想把所有的钱都投到流水线上去,知道老刘在炒股,就拿出200万让他做,说比银行利息高点就可以了。他很看重老刘的诚实与稳重,说他是“一个老板可以把保险箱钥匙交给他保管的人”。年底他会给老刘一个红包,相当于一个普通白领的年薪。
老刘股票做得不错,现在看来,完全得益于他的秉性,耐心与定力。他是这个市场里真正一年只做一两次的人,他可以把他做过的所有股票一口气全部背出来,1996年做哪只,1998年做哪只,2001年做哪只,总共不到20只。大多是年初市场十分低迷时买进,等到行情起来,有20%~30%利润就抛掉,然后就是等,半年10个月地等。对这种做法,他似乎从来就没有感到不适应过,好像是专门为他设计的。也就有这种人,天生的认死理,木头似的,喜欢笨拙。
多年下来,老刘每年都是赢的,这在营业部很少见,于是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在暗暗提升,随之他买什么股票就成了一些人关心的事情。老刘像一只密不透风的油罐,问也是白问。于是,林阿姨对大户管理员小赵死缠烂磨,也是由于同情她输得厉害,小赵悄悄地对她透露,老刘这次做的是“*实联合”。林阿姨得到密报,把股票一古脑儿都换了,她下定决心,以后就跟着老刘做,他买啥她也买啥。她买入“*实联合”的价格与老刘差不多,都是9元出头点。
接着,“*实联合”是一个月半死不活的横盘。林阿姨每天盯着它,眼睛都酸了,割掉的股票中有两只倒窜上去了,不禁生气,这股票怎么跟老刘的人那么像,一动不动,比死人多口气!接下来更严峻了,“*实联合”突然下破一个月的平台,跌到8.50元,图形很难看,指标也变坏了。林阿姨急了,顾不上小赵“千万保密”的再三叮嘱,去找老刘。老刘半天才憋出一句:“跌就跌了”,就再不开口了。林阿姨噔噔回到房间,不着天不着地大发了一通脾气。
好在没多久,“*实联合”涨到了9.50元,林阿姨粗粗地吐出一口气,又去找老刘,问怎么办。这次老刘只说了一个字:“嗯”,就没了,等了半天也不见下文,她只好怏怏回去。“嗯”是什么意思呢?抛还是不抛?林阿姨经过千思万想,最终还是选择了抛。
经过这一次“合作”,她对老刘彻底丧失了信心,“吃勿消,吃勿消”,她直摇头。“*实联合”又跌下去了,林阿姨心里生出几分鄙夷,老刘的股票也并不怎么样。后来,它又涨上去了,老刘赚了26%就抛出,前后用了半年时间。之后,大概又是漫长的等待。这回轮到林阿姨懊恼了好一阵。
2002年年底,营业部照例请职工与大户代表吃年夜饭。开宴之前,先是老总讲话,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希望对工作提出意见云云。接着是大户代表发言,回顾总结与来年展望,其中一个人预测明年指数会冲上2000点,引得大厅里一阵哄笑,大厅里始终闹哄哄的,笑声不断。这时,不知谁大声提议:“让老刘讲两句!”整个大厅先是一怔,即刻轰起来,掌声响起!老总也来了兴致,硬把老刘从位子上拽起来,让他讲讲操作心得。
老刘紧张得满脸通红,坐下,又被拉起,自知在劫难逃。大厅里很静,等着“真人露真相”。老刘心跳得厉害,咚咚的仿佛要破门而出,额头上冒出水气,憋了好一阵,结结巴巴开始讲:“呃……,呃,我做得不好,真的不好……”底下有人大声说:“你做得蛮好!”一阵笑。“呃,…我主要是多看少动,耐心等……股票拣好一点的,呃……没有了。”
老刘失重似地一屁股坐到位子上,已是晕乎乎大汗淋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