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XP排序

死神相较于火影和原神,在角色剧情的刻画上要深刻不少。

图中所示角色分别为:
柯雅泰·史塔克(一段归刃·群狼)
乌尔奇奥拉·西法(一段归刃·黑翼大魔)、市丸银(卍解.神杀枪)
京乐春水(卍解.花天狂骨·黑松心中)、涅茧利(意识之海)、浦原喜助(卍解.观音开红姬改)、朽木·白哉(千年血战)
朽木·露琪亚
山本元柳斋重国(卍解.残火太刀)
左侧的标志是角色们在我的精神结构中分别象征的点位,
右侧的横向排序方式是依xp顺序,越左侧离我越接近。
其中关于前三排,需要置于能指链“I(A)←m←i(a)←$”中理解:
首先主体性在能指的位置上,其回溯性建构出来的三个相对的所指的结构都为其所规定,因此前三者具有主体性内在的分裂性。说人话就是前三者都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失去了自己的一个侧面。史塔克的死亡方式是孤独、乌尔奇奥拉的死亡方式是虚无、银的死亡驱力表现为隐忍;春水压抑了“黑松”、涅茧利压抑了音梦、浦原压抑了“裂隙”、白哉压抑了绯真。他们具体的失去方式在此不展开来讲,有些在剧情中有讲述,有些如史塔克、乌尔奇奥拉、春水、浦原,都要用辩证法下的精神分析去解读。
然后,具体地来看,在理想自我这个点位上,小乌与银代表的是我想象中的自我的形象,是他者的镜像,是有蝙蝠翅膀的、深沉的、伪装隐于世间却又否定了犬儒的形象。小乌没有选二段归刃时期,或许是因为我还“穿着衣服”,在符号秩序中有一个位置,没有直面虚无的张力。
在自我理想这个点位上,他们分别代表哲学的四个范畴:春水是场域、涅茧利是本体、浦原是认识、白哉是目的。这一点从他们卍解的表现形式上也能感受出:春水是无差别AOE、涅茧利是自我指涉(将音梦视为其卍解)、浦原是拆分与重组、白哉的千本樱具有实在的指向性。不仅如此,自我理想作为自我想象中的他人眼中的自我的形象,作为大他者的镜像,也关乎如果我在死神的世界中,我会以何种方式战斗:放同归于尽的AOE(春水的黑松心中还具有社会性的意义,是对社会繁华表象的阴暗面的揭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他人来唯我论化、参见我的卍解·未元物质(浦原还有个原因,我总是喜欢重复读他的卍解的罗马音)、同样参见我前文中所介绍的我的卍解(不仅如此,还和史塔克的群狼有异曲同工)。
然后回过来看在中介位置上的自我。自我是理想自我的意义,并规定了自我理想的结构。理想自我被自我理解为孤独的能指,而这种孤独又指向了自我理想表面上消解他人的战斗方式。事实上史塔克是所有十刃最终要指向的点,哪怕小乌的虚无看起来比史塔克的孤独更有深度,但虚无在辩证法上是站不住脚的,相反孤独是那个被撕裂的主体的真正合题。史塔克作为一个真相,注定在莉莉尼特消失后孤独地死去,其结果正是自我理想消解他人的“世界化”姿态,要体会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少女万华镜-勿忘草与永远的少女-》。
幻想这个点位中,露琪亚是未被标注其所处时期的状态,这是因为在能指链“($<>a)←d←A←i(a)←$”上,露琪亚实质是欲望主体$被大他者俘获后的欲望d所追寻的对象a,是处在需要need与要求demand之间的事物的状态,既不是具体的事物,也不是目标,不具有实在性,而是“绝对的能指性的条件”(参见我的毕业论文,或英译版拉康选集的814页),是唤起欲望的他者的一部分,这些部分在死神里集中表现为“朽木·露琪亚”这个能指,所呈现出的幻想就包括了譬如短发、贫乳、优雅等作为特质的性癖。要额外注意的是对象a又是大他者A所拟制出来的外部依据(未明子),所以露琪亚表征为的对象a是稳定我精神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驱力这个点位选择的代表是卍解的山本,他象征的是从千年前的豪火之剑到千年后的残火太刀的转变过程所象征着的精神性要素,这种“压抑”是会落实的,也解释了前三个点位中的缺失。对此我已无心在此做进一步诠释。对此的理解只要把握到原神中火元素的象征意义,以及蒙德“抗争的哲学”即可。这也呼应了我最喜欢的火系角色是迪卢克。而胡桃垫底的原因,在于她作为白术的对立面的哲学形式,这一点我尚未公开说明。
总之,通过把握这一系列XP的排行榜,能够把握到我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