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纳先生对于教育的回答,断章取义的摘录
……先生对于古典教育的见解,的部分的断章取义的摘录 ……在十个人中,至少有九个人,在几年间,把他们最宝贵的时间浪费了,把他们的努力浪费了,可是这几年却是最有效,最重要的几年,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在那几年中,有将近一半或者2/3的人被淘汰了,因为他们一直都为了考试而活着。还有一半或者1/3的人通过超负荷的工作,得到了某种学历或者文凭,在考试规定的某一天,人们坐在一把椅子上面前,放着一张桌子,他们要连续考试两个小时,考试的内容涉及诸多学科,一定要让他们成为人类知识的宝典,能够解决各种问题,没有比这种苛刻的要求更过分的了。在那个特定的一天中的两个小时里,他们也许正在做到正确或者将要接近正确,但仅仅在那两个小时里是这样子的,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不会是这两个小时的样子了,要想再通过相同的考试,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他们脑子里那些曾经存在的过多的,或者过于沉重的知识会逐渐流失,却没有什么新的知识可以补充进来,不就导致他们精神逐渐衰退,活力降低,继续成长的能力越来越不如之前了,然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个得到过充分发展的人,但这个人却同时是一个筋疲力尽的人,这样的人他会一点点陷入生活的俗套,成家立业,让自己的生活缩小在一种职业之中,仅仅只是在工作中比较本分而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均化收益,收入是很难抵消开支的。…… … 这位哲学家投入一个结论:乔育有三个阶段,我们分为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如果从学历文凭的角度看这个问题,那么坐在教室里努力学习教科书,背理论的时间简直是太长了,而且他们还承受着巨大的负担,而且仅仅从学历文凭这个角度看,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是非常错误,失败的,这种教育方这是与社会对立的,是违反自然制度的,是不可行的,这种教育制度过多的延长了年轻人的受教育时间同时,学校还采用了很多错误的制度,比如寄宿制,填鸭式教育,人为强制的训练,年轻学生的功课负担过重,而且这种教学不考虑之后的时代发展,不考虑年轻人毕业后的年龄,以及他们可选择的职业,也不考虑年轻人将要投身生活的世界,不考虑我们最终是要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不考虑我们在融入这个社会之前,必须先学会适应这个社会,也不考虑我们自身在社会中必须保护自己,必须斗争,也不考虑我们在社会中为了站稳脚跟,我们必须有充足的装备和坚强的意志。可是这些东西学校都没给法国的年轻人,从学校得不到的这些东西。学校园没有给他们应付生存所需的装备,意志和素质,不不但没有给他们,反而破坏他们这种素质,因为这些当年轻人走进社会后,他们只会遭受到一系列挫折,非常痛苦,这种挫折的创伤,其实过去很长时间也是无法愈合的,他们甚至会因此失去生活能力,这种实验是很困难的,而且非常危险,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尤其是精神与道德的均衡方面,这种不良影响有可能永远不会恢复这种。这种欺骗十分严重,让人产生的失望太强烈了。 这里所说评价的并不是中国的教育,但是我觉得人有借鉴意义。 (关于摘录部分,我从《乌合之众》之中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