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第3章 存货
【知识框架】

考点一:存货及其分类


考点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课后习题详解:
什么是存货?存货有何特征?如何分类?
答:(1)存货的含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2)存货的主要特征
①存货是一种具有物质实体的有形资产。
②存货属于流动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③存货以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被销售或耗用为目的而取得。
④存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存在价值减损的可能性。
(3)存货的分类
①按经济用途的分类: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周转材料。
②按存放地点的分类:在途存货;在库存货;在制存货;在售存货。
③按取得方式的分类: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盘盈的存货;通过企业合并取得的存货等。
存货的确认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企业在确认某项资产是否作为存货时,首先要视其是否符合存货的概念,在此前提下,应当同时满足存货确认的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存货确认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企业是否拥有某项存货的所有权。一般来说,凡企业拥有所有权的货物,无论存放何处,都应包括在本企业的存货之中;而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已将所有权转移给其他企业的货物,即使存放在本企业,也不应包括在本企业的存货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交易方式下,存货实物的交付及所有权的转移与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可能并不同步,此时,存货的确认应当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能仅仅依据其所有权的归属。
(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成本的计量必须以取得的确凿、可靠的证据为依据,并且具有可验证性。
如何确定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
答:外购存货的成本是指存货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即采购成本,一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1)购买价款,是指所购货物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予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相关税费,是指进口关税、购买存货发生的消费税以及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等;
(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是指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各项费用以外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大宗物资的市内运杂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如何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存货的成本?
答: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应当根据该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以及换入存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分别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或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1)换入的存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①条件:a.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②会计处理注意两点:a.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b.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处理。
(2)换入的存货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换出资产和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即不能同时满足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条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存货的成本,无论是否涉及补价,均不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如何确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存货的成本?
答:(1)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受让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成本。如果企业受让存货时还发生了运杂费等,也应当计入相关存货的成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涉及增值税的存货,受让存货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单独入账,不计入存货成本,即作为存货成本入账的公允价值是指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但是,债务人以存货所能够抵偿的债务金额,则是指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
(2)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存货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如果重组债权已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先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存货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后仍有损失的,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冲减后减值准备仍有余额的,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