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通〗三国杀重铸计划3.1-秉心铸魂:蜀汉第七节·薄暮哀歌(上)[161~164]

大家久等啦,我是晨懿册!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启蜀汉的最终章——
始于终结的歌请你安静地听,虽然结局也许注定。
给新观众的例行告示:这个系列是我圈地自萌的产物,目标是让将池内部自成一体,而并无意愿去追求官方不断更迭的环境。
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本系列的话,建议先看看这篇综论哦~

配套牌堆也是本系列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


那么现在进入正题!

姜维(202-264),季汉著名将领。因才略过人而深得诸葛亮器重,得到朝廷重用。后多次出兵陇西作战,却因与费祎意见相左而得不到兵力实现战略目标。费祎遇害后,姜维统领全国军事。

HAN161-1 一意回天 姜维 3 汉
〖搦战〗
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视为对攻击范围内有你的任意名座次相邻的角色使用一张【袭扰】。当有角色以此法失去伤害类即时牌后,其视为对你使用之。
〖逆斗〗
当被你抵消过的牌结算后,你可以获得之,然后对使用者使用之并令之无视次数。
〖承志〗觉醒技,
当一名角色死亡后,若已有两个不同阵营的角色阵亡,则你加1点体力上限,然后获得“神机”。
【神机】
①准备阶段,你可以卜算X张牌(X为角色数且至多为7);
②结束阶段,你可以视为使用一张奇策牌。
[附]【袭扰】详见牌堆介绍。

☆形象对应是加入蜀汉~独自领兵北伐时期的姜维。进行了一些新尝试,觉醒前其实是四血模板,觉醒后是三血模板,但体力值反了过来,这需要前期姜维尽量苟住。觉醒从3血变4血意味着继承北伐遗志担起大任,成长为独立的统帅。
☆逆斗的画面是取自演义中一段十分精彩的反杀事迹:姜维闪过郭淮之箭,反手接下此箭搭在自己的弓上,朝郭淮射去,一箭毙命。这个技能为觉醒前的姜维提供了一定的威慑力,同时也能和一技能联动。不过前期的姜维最重要的是撑到觉醒,在闪不富裕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建议用搦战拆装备而不是拆手牌等发动逆斗,这也对应了武侯在世时姜维更多是起协助作用、蒋费时期姜维始终只能出小股兵力袭扰魏国,而不是作为主将出战。
☆至于为什么是把原挑衅的目标扩展到座次相邻的角色,而不是常见的任意两名角色,是我觉得东搞一个西搞一个的画面和姜维北伐不符,挑起战争的目标是连续的。

台词设计
搦战:目今敌国将危,正当进取中原、重兴汉室!/若不乘势而袭之,迁延岁月,又何谈兴复大业?
逆斗:险象环生之下,岂能坐以待毙!/我命不当绝此,大业不当绝此!
承志:维不敢不尽忠竭力,以报陛下之恩,以终丞相之志!/只思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何以酬丞相?如何以报先帝?
神机:
卜算:知天易,逆天安不可为?/伏望丞相在天之灵,导引弟子前路何方。
奇策:丞相所授兵法二十四篇,维谨记于心!/传武侯之神机,继武侯之伟业!
阵亡:克复中原!克复中原!克复中原!
☆因为这个时期蜀国尚在,所以……阵亡的三呼neta了两位宋代人物x

战功卡

☆来源于著名GIF:


姜维最初因其父在叛乱中为保卫将领而牺牲,受到郡中任用。诸葛亮北伐时,天水太守马遵连夜逃走,姜维因不被接纳而被迫降蜀。演义中,姜维一度识破诸葛亮计策,武勇与赵云不相上下。

WEI161-2 幼麟 姜维 3体力 魏
〖识玄〗
①每回合限一次,你可以将红色牌当【无懈可击】使用;
②你的【无懈可击】视为附有富甲:摸一张牌。
〖逆斗〗
当被你抵消过的牌结算后,你可以获得之,然后对使用者使用之并令之无视次数。
☆官方的SP姜维不伦不类,困奋的契合暂且不谈,既然姜维在魏国有过反杀诸葛亮的高光事迹,又为何非要刻画他困境中投降的画面?到最后还是获得挑衅和普通姜维同质化。为此我基于上面的姜维,将蓝姜维整体重做。
☆识玄的技能名来自诸葛亮的感叹“识吾玄机”,用红牌转化也是突出和诸葛亮的对应与不同,不过姜维毕竟不如卧龙神算鬼谋,每回合只能抵消一次。富甲效果既是作为添头补强,也是表现姜维的“初见杀”,在优势时能自如应对诸葛亮来袭,一旦内部被攻破以后便徒有一身气力也难以挽回战局了。
☆红姜维的逆斗是反杀郭淮,蓝姜维的逆斗就是着眼于反杀诸葛亮了。演义中的姜维将计就计,利用诸葛亮的计谋反杀了蜀军,也正好能够契合“逆斗”的效果,这个技能的延续很令我满意,可以说是非常妙了。由于转化无懈的效果,两个逆斗所逆的东西并不相同,那个主要逆杀,这个主要逆锦囊牌,利用同样的技能效果打出不同的操作。但红牌普遍较为珍贵,加之限一次的时机,使得识玄的发动需要仔细斟酌时局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台词设计
识玄:维自幼博览群书,军略兵法,无所不通!/若无维在,明公中计矣,我郡亦危矣!
逆斗:天水姜伯约在此,汝等已身入瓮中!/此番将计就计,汝尚然不知耶?
阵亡:维本一片忠心,明公为何害我也?

战功卡


姜维多次主持北伐,成功向北推进战线,与魏军相持不下。但在朝廷压力下,姜维被迫放弃北伐屯田避祸。后魏军五路伐蜀,姜维坚持抵抗,刘禅投降后仍企图利用钟会复国,最终事泄被害。

你们绝对想不到这胡子一开始是管文聘借的
HAN161-3 孤麟 姜维 2/4 汉
〖绝命〗锁定技,
①你不能于回合内使用实体非增益类即时牌;
②当你造成伤害后或进入濒死状态时,你摸一张牌。
〖绝伐〗
出牌阶段每个牌名的牌限使用一次,你可以弃置一张未于此回合弃置过的花色的牌,视为使用一张【杀】或非增益类奇策牌。
〖绝略〗限定技,
出牌阶段结束时,若一号位于本局游戏中进入过濒死状态,则你可以选择两名其他角色,失去所有技能并将所有手牌交给其中一名角色,令其与另一名角色拼点:赢的角色对没赢的角色造成1点伤害。
此次拼点结算结束后,若双方仍满足拼点条件,或没有角色因此伤害而进入过濒死状态,则双方重复此次拼点结算。
[注]若〖绝略〗拼点中双方平局,因为不存在“赢的角色”,则不会造成伤害。
[附]奇策牌的概念见总起文,包括本系列牌堆中共十二张用于泛转化类技能的锦囊牌。

☆我心心念念的老姜维!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这个老姜维其实是我两年半以前在后三国的神姜维的重铸版本。这次我有意限制了神将的名额,新服的神姜维没有被我收录,因此作为补偿单列了个老姜维出来。
☆绝命限死了老姜维的出牌,取自老姜维北伐后期得不到支持的艰难事态,进则穷兵黩武,退则前功尽弃。而魏军伐蜀后又遭逢陛下先降,独举汉旗的姜维军更加进退维谷。此等困境之中只能靠打出战果搏得生机(打伤摸牌);绝境中的弟兄们也不愿轻言放弃(濒死摸牌——神赵云的精神续作x)。
☆除了北伐的这面大旗,朝中人人反对的姜维一无所有——有了绝命的究极限制,姜维只能通过绝伐的方式主动出牌,能出的牌也限死在了武侯留下的这面大旗(奇策牌)之中。奇策牌的万能转化为重重限制之下的姜维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让姜维存在不可小觑的定点爆破能力。同时非增益类奇策牌加上普【杀】正好九张,在数字上也正好对应起了“九伐”。
☆限定技则是完全承袭自后三国的神姜维,表现姜维的最后挣扎,想表达的基本都在效果里了。从游戏性上,主公进入濒死状态的条件使得这个技能注定只能后期发动,而给敌让敌两败俱伤还是给友稳定杀敌也是一个要考虑的元素。额外要说的一是牌多抗揍的钟会(我打算保留这一点)无疑是给牌的理想对象,而除非能一举干掉,否则通过失去牌获得增益的邓艾(我同样打算保留这一点)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拼点对象;二是失去技能意味着国亡后的姜维终于失去了出牌的限制——但国亡了,北伐又何从谈起呢?

台词设计
绝命:我等唯愿死战至最后一人,断不可拱手相让汉家江山!/拼上我七尺之躯,坚守此仁义之世!
绝伐:先帝、丞相之志,三十余载,维未有分毫忘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绝略:将军英才盖世,维故甘心俯首,而怎可与匹夫同列!/此事若成,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也。
阵亡: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懿册杂谈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
良禽择木。他本是魏国小吏,而诸葛亮的北伐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身为降将的他“但有远志,不在当归”,在层峦叠嶂的西川发光发热,为蜀汉付出了一生。
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将遇良才。他被武侯相中,深得这位千古一相的信任,而诸葛亮的身上也让他看见了天水郡中从不曾有过的光芒,让他决心同他一道奋斗终身。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
傲雪凌霜。他从未见过先帝,却将先帝百折不挠的韧劲和理想主义精神贯彻始终,成了九州大地上最后一个坚持先帝之志的人,成了“最后一个大汉人”。
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功垂竹帛。姜维失败了,随着他的丞相和先帝一道完成了这篇名为蜀汉的哀歌,成为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榜样。君不见文天祥在大都牢狱中慷慨就义之时?君不见李定国于滇缅密林中百折不挠之日?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名为季汉大将军姜伯约的影子。


(图摄于剑门关)

战功卡


李丰(?-?),南阳郡人,季汉官员,李严之子。因曹真计划伐蜀,诸葛亮将后方的李严调往汉中防御,李丰接替其父屯驻江州。李严被废后,诸葛亮亲自写书劝勉李丰,对李丰仍然照常任用。

HAN162 承任安辎 李丰 3 汉
〖输粮〗
①每名角色的出牌阶段限一次,若“粮”数不大于5,则其可以将一张牌扣置为“粮”;
②一名角色的摸牌阶段,你可以将任意张“粮”交给其,令其多摸一张牌且本回合手牌上限+1。
〖继业〗
当一名角色死亡时,其可以将所有牌交给你。
☆简简单单的人肉马车~ 5的上限其实可以对应“五谷丰登”。

台词设计
输粮:
移出牌:粮秣乃军务之本,万不可懈怠分毫!/丰当恪尽职守,以报丞相恩信。
交给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辎重已到,后方安稳,诸将官无须多虑!
继业:丰必将尽诚竭节,继先辈未竟之业!/丞相放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阵亡:此生守正奉公,能赎先父之罪否?

懿册杂谈
诸葛亮把李严贬为庶民,但却丝毫没对李严的家族进行加害,反倒是继续让李丰当了官,还亲自教导李丰要好好的。苟且偷生的李严也一直吊着一口气,天天等着诸葛亮会有哪天想起他。
乍一看仿佛没什么,但放眼望去——这在一废废全家、一夷夷三族的魏晋时期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诸葛亮在努力拉高这个崩坏时代的道德水平,奈何他的老对手是毫无节操的司马家。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能流芳百世,司马懿却只能作为负面形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战功卡

☆手杀老梗。

谯周(201-270),巴郡人,季汉大臣。自幼饱读经书、通晓天文,成为蜀中大儒。曾率先前往吊唁诸葛亮。力主放弃北伐以保全民生,在邓艾入川后又力排众议劝得刘禅投降,获司马昭赏识。

HAN/JIN163 苦心铸犁 谯周 3体力 汉
〖渊通〗
①准备阶段或结束阶段,你可以卜算两张牌,然后可以摸一张牌;
②当你判定时,你可以改为先执行一次“渊通①”再确定判定牌。
〖仇国〗
当一名角色于其回合内成为牌的目标或体力变动后,你可以弃置一张牌并判定:
若点数不小于8,本轮“仇国”失效;
若点数小于8,其选择是否于结算后摸一张牌并结束此回合。
〖议降〗限定技,
当你进入濒死状态时,你可以直接进行不离场且保留你的所有牌的死亡结算,然后回复体力至1点。
若如此做,你不能使用非增益类牌,且不计入游戏结束条件。
[注1]体力变动后:回复体力后或扣减体力后。
[注2]直接进行……死亡结算:伤害来源仍视为杀死了谯周;谯周的身份翻转至正面向上;杀死谯周的角色仍照常执行奖惩;时机在死亡时或死亡后的相关技能仍能照常发动。
[注3]不计入游戏结束条件:在计算游戏结束条件时视为已死亡。即谯周发动“议降”后,内奸无需杀死谯周即可获得胜利;主忠方无需杀死作为反贼或内奸的谯周即可获得胜利。
☆同样也是从三年前我的后三国系列转生来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原稿是个共计317字的作文。三年过去,我如向宠般再次对谯周删繁就简,把三个要素多到溢出的技能全部重推了一遍,不过其中的关键风味还是照旧保留着。
☆渊通出自谯周作为大儒饱读经书,被称为“蜀中孔子”的形象。这里将之精简为卜算和摸牌的效果,表现谯周通晓天文,能占卜星象;仇国名称来源于谯周的反战著作《仇国论》。这个技能是当年的我的得意之作,在契合元素上有多方面的结合,长文预警——
于回合内成为牌的目标或体力变动的条件,让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吃桃和喝酒了。这对应了刘禅沉溺玩乐、兴建宫室(上装备也可与之对应),而谯周上疏劝谏刘禅应当遵循先帝遗德的事迹。前文的刘禅放权时有自带回血的效果,且放权本身也放弃了自己的出牌,能和谯周达成稳定的配合。
除了吃桃喝酒以外,这一触发条件指向的另一方面就是开无中和上装备了。此二者有着积极备战的含义,而谯周要做的就是打消你的积极。而成为牌的目标不仅可以是自己用牌,也会是别人用牌,比如说姜维的搦战;与此同时,体力变动的条件不仅包括回血,还有扣血,这就很容易想到决斗了。本章内的老姜维、诸葛瞻、诸葛尚、傅佥和刘谌一众“主战派角色”都有转化决斗的能力,而顽固的带投大哥谯周要做的就是防止他们进一步做出行动。同时受到伤害也再次对应了搦战姜维,如果姜维想要搏一把却被搦战弃掉的牌杀中,则能够给谯周两次发动技能的机会。
接下来的判定效果,对应演义中谯周根据星象多次上奏反战的谏言——然而得益于渊通的卜算效果,谯周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判定的结果,所谓星象无非是他进谏反对北伐的借口。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很关键的,这也是我们判断前阵子将22谯周稿件优劣的最根本标准:星象是谯周反战的手段,而非原因。一个优秀的谯周可以拥有看天的元素,但他绝不应该是个看天吃饭的将。
判定的数字选择了“8”不仅是保证发动频率,同时也是有典故对应的:谯周曾经做出过司马昭八月去世的预言。与此同时,也对应了谯周本人也是正好死在了七十岁(小于8=不大于7),让他只能操控7以内的“天象”数字;“判定”成功后的画面就好理解了,“北伐北伐,北伐个锤子,赶紧回来种地吧”,这里不再赘述。
从游戏性上来说,仇国是个会改变队友牌序的技能,让队友在使用装备和吃桃、开无中之前要尽量把针对其他角色的牌都用出去,而到底什么时候用仇国就依赖于队友和谯周间充分的眼神交流了。毕竟三张都大于8的情况还是有15%的,想要无脑发动仇国刷牌倒也有点难度。
☆议降是谯周本身最著名(臭 名 昭 著)的事迹,于我而言是不可能绕过它的。动身份的操作注定困难重重,议降作为胆创性质的技能改过了无数稿,最终敲定出了这样的效果——将谯周转换为半个“平民”(英文盗版原创身份,目标只有活下去)。归根结底,老头的目的都是保全以自己为代表的蜀中士人的利益,只要自己活下去就好,立场什么的一律无所谓。议降后的谯周变成了无害的送牌童子,如果谁都不要招惹可能就能活下去吧,终究能作为一个“中立国”留在桌上玩着,从面杀的角度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他本身的胜利条件仍未改变——如果真想硬气一把,那就只给原来的队友送牌,等待着敌人重新补一刀砍死了。

台词设计
渊通:天道不可逆,但尽人事矣。/知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仇国:夫民疲劳则搔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
议降:《易》言,圣人知命而不苟必也!/微子以殷王之昆,面缚衔璧而归武王,不得已也!
阵亡: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也。
☆突出一个正义面具下的自私自利。

懿册杂谈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罗隐
对于刘禅的投降行为,我在刘禅的杂谈部分已经叙述过了。就算我们不提成都之乱,为进一步驳斥“保全百姓”论,这里再举个史料对比:蜀汉末期,百姓最多“民有菜色”,这句话还是吴国使臣说的;蜀汉灭亡后,被保全的百姓的处境却变成了“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在王濬上任后才得到缓解。小农经济下的百姓们连作为直接劳动力的儿子都不养了,可以想见蜀中人民到了怎样的处境!
说到底,谯周只是蜀地本土士族的一个代表,他们只会看重自己的利益,从不在乎天子如何,从不在乎百姓如何。但就这一点来看,谯周连定位相似的张昭都比不上——著名的“失败主义谋士”张昭好歹也是一个刚烈正直的人物,在孙权乐呵呵地受封大魏吴王时会愤恨地感到耻辱。谯周呢?带病也要进洛阳见大晋天子,脸都不带红一下的。
“周塞目箝口,未闻一谠言之献,徒过责姜维,以饵愚民、媚阉宦,为司马昭先驱以下蜀,国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禄;非取悦于民也,取悦于魏也。”王夫之鞭辟入里的评语足以为他盖棺定论。

战功卡


诸葛瞻(227-263),诸葛亮之子,季汉大臣、驸马。因才思敏捷而深受民众喜爱。于邓艾入川后率军抵抗,因犹豫不决而被迫退守绵竹。诸葛瞻怒斩劝降使臣,展开魏蜀最后一战,最终战死。

HAN164 死义酬国 诸葛瞻 3体力 汉
〖溢誉〗
当其他角色使用增益类即时牌时,其可以令你成为此牌的使用者,然后你摸一张牌。
〖罪论〗
结束阶段,你可以展示任意张手牌,然后摸X张牌。
若X为0,则你可以发动“战绝”。
(X为以下三项中你满足的项数:1.于此回合造成过伤害;2.展示了伤害类即时牌;3.展示了瞬发类即时牌)
【战绝】
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弃置一名其他角色至多X张手牌,然后将所有手牌当一张【决斗】对其使用。
若如此做,你于结算后摸一张牌,然后以此法受到伤害的角色摸一张牌。
(X为你的手牌数)
☆针对父荫能对应上的典故(因为民众太过崇拜诸葛亮,所以每当朝廷颁布善政时,大家都会说这是诸葛瞻所为,导致诸葛瞻名过其实)重新设计了很有画面感的添头溢誉。全队的好事都是诸葛瞻干的,逆向孙笑川。
☆罪论则参照3D5J的原稿,严格按照了“三罪”进行调整。
造成伤害代表除黄皓;
展示伤害类牌代表制姜维,寓意蜀汉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在游戏性上也正好针对了姜维的搦战;
展示瞬发类牌(闪、无懈)代表守国土,寓意防御手段充足,不惧敌军来袭。
如果三项条件均未达成,则如历史线般选择与敌人奋力一搏,打出战绝。这个技能我们留到刘谌再讲。
☆这套技能组也正好把本系列的三种即时牌(伤害、瞬发、增益)提了个遍。

台词设计
溢誉:(民众:)此番良政,定是诸葛驸马所为!是也是也!/(民众:)诸葛驸马爱民如子,武侯真后继有人邪!对也对也!
罪论:
大于0:数罪并论,吾有何面目以对陛下、以对先父?/瞻,罪人也,愧对大汉疆土,愧对大汉子民。
为0: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国土,此吾三罪也。/吾早无退路,方今之时,唯埋脚而战也。
阵亡:先父!瞻已尽力而为,奈何计穷智短,再难挽狂澜也……

懿册杂谈
五丈原的秋风吹呀吹,吹到了绵竹关。
此刻魏国使者开出了琅邪王的巨大筹码。这可是王啊,多少人穷尽几百辈子都得不到的地位,在他眼前触手可及。
他想起那天,刚八岁的他第一次穿上母亲做的孝服。叔叔们一个又一个地抹着眼泪来看望他——从那以后,他便一直背负着“武侯之子”这份过于沉重的光辉,艰难地活在这世上。
他的叔叔和堂兄弟都在东吴,他或许存在的舅舅和表兄弟都在魏国。独自一人活在蜀中的他甚至连个可以依靠的亲戚都没有,而他能见得到的所有人都对他抱有那份本不该属于他的期待。
他并没有自由,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因为别人只知道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即便初出茅庐的他面对天下名将邓艾已经首战不利,而他很清楚自己远没有他父亲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
而现在,那个公认的偏执狂,那个“冒牌武侯继承人”正在前线拼尽全力和敌军对峙,竟然打得有来有回。
那么诸葛亮的儿子,公认的正牌继承人,能做司马家的王吗?
他笑了笑。
“推出去,斩了。”

战功卡

☆


那么这一次的更新就先到这里啦,我们下半节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