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晨宇 2015年10月 时尚先生|残酷真人秀(节选)(小腹黑一下,依然认真解释)

2019-06-25 11:33 作者:乌鸦像写字台么  | 我要投稿

(节选了华晨宇外加许晴的某些片段。)

      ……

     三个月之后(指花少结束,许晴在酒店痛哭整晚过后三个月),许晴坐在我们面前,大眼睛望着你,不谙世事的模样欲言又止:

――“有些事不能说。”

      但还是说了一些,比如,

――“那句话之前是什么,大家没有看到。”

      又比如,

――“但镜头也可以说谎,到底真实内容是什么,到今天来看,已经不重要了。”

     连续两年参加真人秀,许晴像跳进了旋涡。节目组最初来邀请时,她“没有准备”,满怀自信想要展现“最真实的自我”,颠覆那个“大众情人、高贵女神”。

――“有点调皮了。”许晴笑着说。

     坐在身边的经纪人纪翔纪翔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金牌经纪人之一,师从经纪界堪称教父的王京花。――百度则紧锁着眉头说:“还是那句话,这拨60后艺人,没有经过残酷的市场,那个年代不需要抢夺,机会全是你的,你躲都躲不过来。可是后来人多了,机会就少了,当然得争。许晴那波艺人,怎么跟现在的去抢?”

     掌权的“50后、60后”正在老去,观众却是“永远的21岁半”。新人类、自媒体、真人秀。

――“一觉醒来,世界全变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紧迫感,纪翔让许晴参加第二季《花儿与少年》。

――“你今天还想在市面上成为流通货币,而不变成纪念币,就得适应游戏规则,这规则得用百炼成钢。  ”

     没想到第二季反而加重了许晴的负面形象。但纪翔说:

――“这些事才能给你打开另外一扇门,这扇门直接通向90后,甚至整个社会。”

――“你需要这扇门吗?”我问许晴。

      她迟疑了一下,似乎有点拿不准。

――“我没觉得需要,可是既然来了,我就要迎接它。”

晨宇

Q:你并不介意节目剪辑中过分放大你的某一面?

    华晨宇:我能理解,也正因为性格的无限放大,节目才变得好看。我觉得“花少”并没有像一个真人秀,我甚至像一部剧在看,每一个人性格都能一瞬间接触,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标签,我也从来不排斥标签。

――“现在没事了,已经完全适应了,我所有的困惑,我自己也解决了。我找到了一个方式,如何乔装打扮。”

    和许晴一起参加了第一季《花儿与少年》的华晨宇说。他没有看《花少》第二季,

――“她(许晴)肯定是有点孤单。”

    华晨宇说许晴可以“一瞬间”分辫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如果是假的(关系)就维持不下去。

――“她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小孩儿,但她也是一个很成熟的人。”

――“那个年代她们想做好演员,向往的是仁义,活得很开心,很自由。”纪翔说。

――“我进入这一行时,竞争就开始了。需要团队、需要打仗、需要做新闻的,这一代才代表中国整个文化工业的新面目。”

     他提起了小燕子,提起了李字春,提起了《捉妖记》。

――“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破解的密码,它是一种神秘现象,一打开整个世界就变了。真人秀就是新时代的密码之一,中国的(文化)工业在往前走,这些都是信号,关键的信号。”

――“无非就是巨婴来巨婴去嘛,但巨婴这个词多酷啊。我希望五六十岁还有人这么说我,”

      华晨宇吐了口烟,一脸不在乎。

     《花儿与少年》最受争议的那些天,他边吃盒饭边刷手机。

――“我可开心了。一个人明明不了解你,却以为自己全天下最牛最聪明,一眼就把你看透,说华晨宇就是个傻子。其实他什么都没搞懂。

    这个感觉,就像我设了一个局,他在局里面,以为自己解完了这个局,其实没有,他不知道游戏外面还有几个游戏。我才是游戏的主宰者。”

    但他还是解释了。比方说,第一次见到大海,海水是咸的吗?他尝了一口:

――“我不是因为傻,而是从小习惯性去质疑。”

      总是掉队

――“其实我很有分寸,我一直盯着姐姐走到哪儿了,只是没剪出来而已。”

    凡此种种,争议不休。可作为“湖南台培养出来的人”,他说自己理解节目组的剪辑,也理解那种标签化的需求。

――“不就是娱乐吗?实在不想被娱乐,那就不要在这里,退出好了。”

     可在娱乐圈摸爬15年的纪翔却表达着真诚的困惑。

――“许晴真的有原则性错误吗?她只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不懂得掩饰。”

    而“网络暴力”就是这样的,刚开始有人黑,黑多了就“鱼龙混杂”。对于四面伏击的“黑”,他们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原来的方式是只要搞定一百个人可以统治整个行业,现在有十万个点,我可以搞得动吗?满地都是坑,你填得了吗?行业开始革命了,开始颠覆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许晴打碎自己、颠覆自己,因为她必须接纳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来了,你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是它发生改变,完全改变。所以她只能接受,还能怎么办呢。”

     慢慢地,许晴走出了低谷,也对那个看不见的群体有了理解:

――“因为太压抑,太不美好,他(指观众)看到这样一个人,会想凭什么她就这样。他需要一个出气筒。”

     纪翔的看法是:“80后和90后所处的年代,中国变化很快,价值观很模糊,像地壳板块,中间会有些东西让大家不知所措,人们模糊是非对错,这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的分歧。”

     抵触和反思之后,许晴更加相信自己了:

――“我太知道镜头是什么了,可表演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这是让我骄傲的东西。”

    后来,她又回到土耳其,在那个哭得撕心裂肺的酒店拍了套写真。

――“将来大家会知道我的行为是正常的。”

      许晴说:

――“我真实,坦荡无比。这是真人秀的精神。不成又怎么样呢?不成是为了大成。真人秀一定有成的一天,我相信不只一个许晴,肯定还有张晴、王晴,我们是一个同类。一定会有那一天,而那一天那个舞台一定有我。

    我一点儿都不后悔,它让我在泥潭里挣扎,让我有那一个晚上的痛。我人生没经历这个痛,我让它痛到极点,可只要想拔出来,分分钟的事。我有那个开关。

    然后七点了(许晴痛哭的那晚她在第二天需要参加一个颁奖典礼),我告诉自已必须关上开关。领完奖我是跑回酒店的,我穿着高跟鞋、礼服,在大街上,那快乐呀。我爱真人秀。

    有一天真人秀一定会超越所有的形态。在酒店大哭的那一整晚,我在想,要是有个镜头就好了,要是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就好了。”


                                   end

华晨宇 2015年10月 时尚先生|残酷真人秀(节选)(小腹黑一下,依然认真解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