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就让我来冒犯你!当我们谈论脱口秀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




笑的点不一样:
1.谐音梗本身
2.这么烂的梗还笑, 讲的笑话很失败
3.演员的人设, 模仿这个人设的角色,并且自嘲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一层, 哪里好笑了.
脱口秀表演要有对象感
如果你把观众设定在道德程度比较高,
内容露怯,不痛不痒
如果你把观众设定的过于心理阴暗
大家都是装的,
表演猥琐油腻
冒犯带来反思
男性都是自大固执,听不进意见的傻子
如果你真听不进,那你就证明杨笠的段子正确
杨笠表演了一个进攻男性的角色.讽刺.
不断变换立场,挑战观众的价值观
挑战惯性思维,就是冒犯他人.
地域歧视 刻板印象不好
如果演员只在第一层,表演一个让大家都讨厌的歧视者,观众都会觉得是在说别人,而不是自己.
安全且肤浅
让观众认同, 深度危险
不反转, 推到极致看荒谬感
脱口秀要愤怒
脱口秀的冒犯对象不是大众,而是被大众吐槽最多的对象.
比如甲方,比如风评不好的明星
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逻辑关系消失.产生紧张.
观众找到暗线,主动把逻辑连接上,而不是演员的解释.紧张释放.
暗示,表情,节奏,肢体动作
智力上的愉悦感,而不是侮辱.
深层次的共鸣, 想象力的跳跃.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因为那种虚无的荒谬感
世间万物可以任意关联,赋予意义.
那些默认的第一原理, 荒谬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