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尝三草,不把郎中找”,“三草”是什么?
春回大地,万物萌发,肃杀暗沉的景色慢慢被勃勃生机替代,对涵养情绪、疏解郁气、调理身体大有帮助。
中医把春天调养摆到重要位置,突出“食疗、食补”手段,有句老话说:春日尝三草,不把郎中找,表明了吃对、吃好、会吃三种应季草本食物,对健康是有用的。

01
第一种:“升阳草”—韭菜
中医认为,韭菜味甘、温,很适合暖胃、温肾、升阳,能够温中行气、疏肝解郁、温肾升阳、壮胃润肠、解毒散瘀。在春天食用能发挥最大功效,很多地方民俗中,立春“咬春”,当中就有韭菜一席之地。
很多人认为韭菜“壮阳”。实际韭菜对应的“阳”字,是指人体的“阳气”,对维持人体功能、扶正祛邪、防病健体很有帮助。

肝属木,春季应时而生,韭菜蓬勃生长特点,与升肝阳、散肝郁、解肝火相呼应,被认为是春天养肝的良配。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韭菜富含大量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硫化物等,对减少坏胆固醇吸收和动脉硬化,预防肠胃疾病、冠心病,杀菌消炎有良好作用,可有效提高免疫力。
不过,韭菜在中医里归为“发物”,有旧疾、顽症的人慎用,且不能与白酒、菠菜等一起食用,孕妇不能吃。

02
第二种:“养肝草”—菠菜
菠菜在过去用于便秘、痔疮、消渴、头晕、目眩等病症治疗,助肝藏血。《本草纲目》认为其通血脉、开胸膈,可平肝明目、下气调中,是一味养肝益肝疏肝的良药。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铁元素是补血必备的物质,但菠菜中的铁元素人体吸收一般,但也比不少蔬菜要高,所以说它是“养肝菜”也对。

新鲜菠菜含有丰富的钾、镁、叶黄素、叶酸、维生素K、膳食纤维、硝酸盐等有益成分,防眼疲劳,增强免疫力,预防便秘,降血压和通血管。
不过,菠菜的短板也很明显,有两条:
1、它含的草酸成分较高,食用前需焯水,去掉涩味,草酸是引起结石的根源之一。
2、它有一串不宜同食的名单:韭菜、黄瓜、牛奶制品、蜂蜜、黄豆类制品等,乱吃可能会出现问题。

03
第三种:“灵丹草”—荠菜
荠菜是春季常见的一种野菜。民俗说: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平,入肝、肺、脾经,可凉血止血,利尿行气,清热解毒。入药可醒脾、利水、明目、止血,而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荠菜“祛陈寒”,把冬天积存的寒气赶走,防止寒邪伤正。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荠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肠胃蠕动,调节便秘,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是保护视力、解决夜盲症的好帮手,维生素和黄酮成分,对预防胆固醇堆积、骨质疏松效果较好,且能消炎。
由于荠菜鲜嫩,所以不能久煮,防止营养成分被破坏,它适用于大多数人群,但体质虚寒者慎用,便溏者不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