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试炼】国家竞争,终归是文化的胜利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物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都是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又赤条条的走,不带走一丝云彩。
这个地球曾经生活过1150亿人,能够名垂青史,流芳千古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不管多伟大的人,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都是有限的,只有文化才是主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只要文化不断根,这个民族就会永远存在。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有他们的使命与担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亡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没有了,国家亡了还可以复国,可文化要是亡了,国家再也复不起来了!”
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从本质上讲,人都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每个人的肉身最终都会消亡,但思想文化却能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从微观上讲,基因的使命是生存和繁殖;
从宏观上讲,人的使命就是传承思想与文化。
......
古往今来的一切历史都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经济强弱不是决定的因素,强兵利器也只能统治一时,真正的决定因素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所构成的意识形态。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终归是文化的竞争,文化胜利则国家胜利。
......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它醒来时,全世界将为之震动,它还在沉睡着,感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中国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家组成。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有《易经》,《论语》等经典著作,既入世,又治世。讲得是"仁义礼智信";
释家以慧能为代表,有《六祖坛经》等经典,既入世,也出世。讲得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道家以老子为代表,有《道德经》,《南华经》等经典著作,既入世,也出世。讲得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中国文化自成体系,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而且比西方文化更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备强大的包容性跟同化能力,与西方侵略性文明,强盗文明背道而驰。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明遭遇过三次危机。
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这次衣冠南渡保存了汉文化的延续,而鲜卑族的汉化改革又使得北方恢复了过去的局面。
第二次是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等族南下,宋朝偏安,最终被蒙古族所灭。不过这些民族最终都不得不实行“以汉治汉”,使得汉文化继续延续。
第三次是满清入关,由于满清较早地接受了汉文化,除了改变了汉族的服饰和头饰以外,汉文化基本没有遭遇破坏,很好地保留并且得到了发展。

中华文明能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受到很多外来民族的入侵,但无一列外,外族都被中国文化同化了,教化野蛮文明的特性,注定了中华文明的源缘流长。
《天道》里丁元英说: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那中国文化是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呢?
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为例,看上去弱势,其实是强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为例,显示了中化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面对强敌,临危不惧”是一种勇气,“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是一种智慧。
“时来天地齐努力”,吾辈当自强!
从个人而言,强者与弱者的区别是,强者制定规则,规则能长久,必合于“道”,只有灵活自如的运用规则,务实的发挥自身最大优势,则自胜者强;弱者期望不劳而获,更多的喜欢去依靠他人,不遵守规则而蒙头蛮干,自欺者弱。
从国家而言,国家竞争是科技与技术革命的竞争。当今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竞争,整体全面领先的国家,就只有中美两国,突破不可避免,比如:5G,人工智能,石墨烯等新材料,可控核聚变,基因工程,量子技术等。
......
美国有个总统叫尼克松,他写过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在那本书的最后部分,有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但只要还有中国人在学习传统文化智慧,还能保持民族自信,就不可能被文化殖民。
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笑话,“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因为它可能有大杀器。美国为什么不打俄罗斯,因为它真的有大杀器。”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解万年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