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傀儡师》[挪] 乔斯坦·贾德
一年多以前,2020年的夏天从时间符号跨度来说都已经是前年的事了,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看完了乔斯坦·贾德最知名畅销的作品《苏菲的世界》,一个非常奇幻有趣的哲学世界,或许这还是许多人对哲学世界的兴趣起源。
之后我一直想看看乔斯坦·贾德的其他作品,可无奈与没有机会,最后我还是在图书馆无意间发现了这本《傀儡师》,也算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
我,雅各布·雅各布森在写信给你,讲述了十几年来我参加过的葬礼上发生的事。
这些故事的串联点或是奇特之处在于每次葬礼上,我都能遇到某个家族的人,由葬礼串联的缘分。
书中有两点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是每次葬礼上都能遇到同一个家族的人,听起来很是奇特但也未必不可能,像北欧国家人口相对较少葬礼婚礼撞上认识的人可能也是稀松平常吧。我想到冰岛雷克雅未克,在那里的人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环境里,于是男女交往前还要确认对方是否是亲戚。他们还会在报纸上刊登讣告,有意者也可去参加葬礼,这也算是文化的不同之处了。
二、主人公在葬礼上与人谈论的内容,都是一些关于语言学词源学,语系语族语支什么的,还有什么北欧希腊神话宗教历史等等,这些部分应该算是本书的重点了不过我没有认真阅读这部分。在别人的葬礼上讨论某些学术问题会不会很奇怪呢?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去参加过葬礼了(这样说出来感觉有点大逆不道),小时候经常参加葬礼,那时候面对这种生死交替,不禁想到会是因为我的诞生与成长才迫使他们的离去吗?也未想过他们为何会离去而又去往何方,只是知道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我从未在葬礼上哭过,大人们叫我哭,但我不想哭,大人们说我还不懂事,我不知道哭也算是懂事。那时候的葬礼上也没有人会讨论某种学术问题,或许有而我不知道,相反他们会在葬礼上打牌,还会搞一些习俗活动,他们说这是喜丧,我不懂,但每个人脸上都是平静中带着欢乐,而眼神里却是某种空洞。
现在,我想这就是不同的地区习俗文化差异,带来的某种欢乐与痛楚。至于傀儡师我还没有想到是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