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翻译】《TYPE-MOON的轨迹》序 + 后记
《TYPE-MOON的轨迹》
作者:坂上秋成
监修:TYPE-MOON
出版社:星海社
翻译:三咲市的地铁站
翻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有能力请支持正版。

序
TYPE-MOON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具有创造力的游戏公司,本书的目的是将它的历史和魅力传递给读者。
TYPE-MOON于1999年以同人社团的名义成立,在制作了《月姬》这一至今仍为人称道的、独树一帜的名作之后,从2003年开始商业化活动。
在2017年的现在,TYPE-MOON以制作游戏为中心,同时涉足了动画、漫画、小说等诸多领域并也取得了人气,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何TYPE-MOON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拥有那么多的魅力呢?
这用单单一两句话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但的确,TYPE-MOON有着他人无法随意模仿的、原创的且仍在不断扩大的世界观。这是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第一个接触的TYPE-MOON作品是上文中提到的《月姬》,在玩这款游戏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由TYPE-MOON的主要作家奈须蘑菇编织的独树一帜的剧情,担任原画师的武内崇笔下诞生的栩栩如生的角色,以吸血鬼和杀人魔为主题的世界观,再加上音乐和演出效果等等,这所有的一切使得在这一部作品里能够容纳下许多不同的故事。
这和小说、电影、漫画不同,是只有以文字为主、以音乐图画为辅的视觉游戏才能够表现的艺术。这个艺术以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展现在那时的笔者面前。
作品的质量之高无疑支撑着TYPE-MOON这个品牌。而在作品外,也有很多事情彰显着TYPE-MOON的魅力——奈须和武内从中学时代就开始的友谊、持有共同理念的工作伙伴、一步步使品牌变得出名的励志故事、为了使用户和读者满意而不断努力的姿态……
但仅仅依靠这些,整理出过去的作品清单和年表,并附上作品销售的份额,完全谈不上是他们一路走来的轨迹。
传达他们这种“把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用尽全力创造出来”的信念,记录他们把整个作品创造出来的过程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轶事,一个个道出每个作品的魅力。把TYPE-MOON从开始到现在的一切都向读者展现出来。
这正是本书最大的成果。
下面请允许我将整本书的构成简洁地介绍一下。
第一章以他们自己的介绍为基础,叙述从奈须蘑菇和武内崇中学时代的相遇开始,到TYPE-MOON成立这一段时间的事迹。
第二章将介绍TYPE-MOON的处女作,同人游戏《月姬》的制作经历并带大家走进那独特的世界观。
第三章讲述的是TYPE-MOON成员成立有限公司Notes后,发售的第一步空前流行的大作《Fate/stay night》的内容和Fate系统的个性。
第四章将带大家追寻《空之境界》的道路。作为TYPE-MOON成立前奈须蘑菇执笔的小说,在被商业媒体发表后,改编为剧场版动漫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第五章将介绍因《Fate/stay night》大火而派生出的众多作品,并分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TYPE-MOON的同人作品出现的原因。
第六章根据会这部和其他游戏不同的、不走寻常路的游戏《魔法使之夜》,阐述包含剧情和人物在内的,再加上视觉和演出效果等内容的重要性。
第七章将介绍智能手机专用、有1000万以上下载、并传播至美国和中国的游戏《Fate/Grand Order》,围绕它的革新性和开发团队的目的进行讲述。
然后在终章,会一边整理TYPE-MOON一路走来的经历,一边解释这个品牌的内在核心,并明确他们的信念的强大。
从第一章到终章是以时间顺序来写就的,以这个顺序来阅读的话,各位读者应该会对TYPE-MOON的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需要再重申一遍的是,TYPE-MOON是90年代后半的日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有许多粉丝在支持着他们。
然而,因为他们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制作的作品有很多,可能会有人在刚刚了解TYPE-MOON后,不知道从哪部作品入手。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将他们一路走来的道路作为一部历史来描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TYPE-MOON的过去到现在,不将时间点一个个单独挑出来讲述,而是将它整合为一体来为读者们讲述。
以这样的方式写就的本书,不仅对TYPE-MOON的粉丝,还有最近刚刚接触型月的人和想要了解月世界的人来说,都会是一份清晰的地图。
此外,虽然已经提示过了,在本书提到的重要作品中,有些地方无论如何也要穿插入有关作品核心的记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随时发生,请读者务必注意。
追寻TYPE-MOON的轨迹。
这是和读者一起,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信念和作品魅力的一段旅途。
在旅途中,读者会度过一段充实的时光,如果在这其中能对TYPE-MOON产生更大兴趣的话,作为作者的我会感到非常开心的。
那么,让我们开始旅途吧!

后记
——本书的企划由一通怪电话开始。
2017年4月某日凌晨1点,我的手机开始振动,屏幕上显示着星海社副社长太田克史的名字。
我不知道他找我有什么事情,在困惑中接通了电话,结果太田一句寒暄话也没说就直接向我倾诉他对TYPE-MOON的爱。
话题朝着各个方向不断延伸,过了30多分钟也没聊到主题,而我则只勉强理解了一件事。
——必须要有某个人能将TYPE-MOON的历史记录下来。太田极其严肃且认真地向我传达着这一点。
而我也无法置身事外。
今年年初,我采访了奈须蘑菇与盐川洋介,问了一些有关《FGO》的问题。在那之中,我得知了在《FGO》玩家当中,玩过《Fate/stay night》的玩家大概只占1成。那时我的心情,和现在太田的心情大概是一样的吧。
我并不是想要否定那些新入型月世界的玩家们。但我认为,必须要有人将过去奈须蘑菇和武内崇完成的伟业传达给他们。
谈话暂告一段落,这时我问太田:
“太田先生的热情我感受到了。”
“那真是太好了。”
“但是,我到底要做些什么呢?”
“当然是让你去写啦。”
“所以,要写什么啊?”
“TYPE-MOON的历史,由坂上先生写。”
我立刻接受了这份工作。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
我不仅是TYPE-MOON的老粉丝,也了解如今的型月,在今后也将一直注视着它。将一本联系过去与未来的书传递给世人,这个想法充斥着我的大脑。
那之后的日子过得非常辛苦。
与太田克史一同访问和TYPE-MOON有关的人并进行采访;多次在凌晨三点接到工作与其他琐事的电话;一章一章地整理写作大纲。
这就仿佛是像本书中介绍的《FGO》一样,往各个地方进行灵子转移(=坐电车+徒步)。接触并认识新的人,了解新的故事。这是这样漫长的旅途。
同时这也是一段不断深入了解TYPE-MOON——特别是了解奈须蘑菇作家侧面的旅途。
阅读过去的采访、尽可能地将过去的作品重新玩一遍、直接与本人见面并请教。如此一来,曾经没有发现过的作品的细节、制作作品的过程、作品的内涵等被我渐渐了解。
而结果,就是本书。
通过执笔本书,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TYPE-MOON是如何成为一个这么伟大的存在。
可与此同时,我似乎又什么都没理解。
自认为记录下了真实的事件,但也有种使用了虚假的语言的感觉。
但是,这种事情也无所谓了。
本书的目的,说到底只有一个。
——向读者们传达,由奈须蘑菇和武内崇开始的TYPE-MOON的轨迹,是如何变得像如今这般璀璨的。
如果能够达成这个目的,我将无比高兴。我尽我所能写下的文字,相信能够让读者们的内心有所触动。
所以这样就足够了,我觉得。
————————————————
本书的完成,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立刻接受采访的ANIPLEX代表取缔役执行役员社长岩上敦宏先生、UFOTABLE代表取缔役社长近藤光先生、动画制作公司TROYCA取缔役青木英先生、DELiGHTWORKS内担任创意总监的盐川洋介先生、COMIC ZIN商业志部门负责人塚本浩司先生、以及向我分享了许多重要情况并担任监修的TYPE-MOON的武内崇老师与奈须蘑菇老师,在此致以诚挚感谢。
若没有他们的支持,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本书中使用的所有没有引用源的发言,全部都是在撰写过程中收录的他们的采访。
此外,也承蒙星海社编辑部的各位照顾。和我一同去采访的冈村邦宽先生、作为副责任编辑为我严格管理行程表的石川诗悠小姐、以及责任编辑并永远保持热情陪我一同不断向前的太田克史先生。对以上各位我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
————————————————
——但愿,笔者对TYPE-MOON的热爱与珍视,能通过本书传达给各位读者。
2017年10月某日 坂上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