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原子物理学)知识梳理与例题选讲:§03 波动力学初步

导言

# 开篇
经典力学特点
- 连续
- 决定论

## 量子力学的特点
- 量子化
- 概率论
## 方法

关键词:
- 薛定谔的猫【波动力学(薛定谔)】
- 算符【矩阵力学(海森堡)】

波粒二象性

# 波粒二象性
## 光子的性质
- 波动性:物质体现干涉、衍射、偏振、折射现象
- 粒子性:物质体现光的动力学特性(能量、动量、角动量)【光电效应】
### 光子的动力学性质
由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能量与动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x41137dm/?p=6&t=1229]】可知:能量E = 静能E_0 + 动能E_k

注意:光子静能E_0 = 0

- 光子的能谱关系:能量与动量的关系


- 光子的质量

回顾波动性与粒子性概念

### 光子性质与相对论

极端相对论粒子:不管情况如何只能使用相对论处理

##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德布罗意

### 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与光子的性质区别

### 相对论的使用
回顾动力学关系

注意:光子是只能使用相对论表达式
### 德布罗意物质波的本质
物质波本质:不是机械振动的形式,概率分布的体现
## 例题:德布罗意波
### 例1:粒子性

- 第一小问

- 第二小问
up 主认为使用普适的相对论处理

题目的答案是采用经典理论

电子的能量性质


### 例2:微观粒子的衍射

求解

结果(可以使用相对论也可以使用经典力学)

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的意义

# 波动的表达式
- 圆频率ω:时间上,描述波动的快慢
- 波矢k:空间上,波动的传播快慢

## 物质波

注意:条件为单色平面波
### 物质波的形式
#### 自由粒子的波动方程
- 微分方程
对空间求二次偏微分目的是为了能与监视偏微分的能量E产生联系【相对论能量表达式E = E_0 + (pc)^2,非相对论:E = p^2 / (2m) (无势能)】

在非相对论下,即E = p^2 / (2m) (无势能),可得

联系对能量的偏微分,可得

注意:上式为非相对论且无势能的表达式

自由粒子的薛定谔方程为从平面单色波(特解)反推而得,其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公设
但由傅里叶变换可知,自由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具有普适性
- 算符
目的:书写方便

#### 一般粒子的波动方程

含时(间)Sch Eq (薛定谔方程Schrödinger equation),这只是一个推广

### 物质波的本质
经典理论:波的光程差导致产生干涉

干涉为粒子的概率分布——爱因斯坦

定态薛定谔方程及其求解

# 偏微分方程(PDE)
## 分离变量法
一般讨论一维问题

分离变量法的完备性

- 推导

注意:此处的函数R_n不能被约去,因为函数分子函数R_n为拉普拉斯算子∇^2的一部分

定态:能量为定值
- 分离变量的空间求解

注意E需要求解出
### 例题
#### 例1:一维无限深势阱

方法一
首先可得

其中此处无关时间因此函数ψ(x)=R(x)
求解
- 当E > 0时

- 波函数的特点

特殊情况

- 求解波函数


可得能量E(其中无关时间函数ψ(x)=R(x))

使用归一性,可得(其中无关时间函数ψ(x)=R(x))

最终可得

方法二
其为两端固定的驻波

注意:驻波条件(主要应用于求能量)
在非相对论下得

最终可得能量E

#### 例2:半势阱问题


概念
- 束缚态:不可运动到无穷远处,或者说无穷远处趋向0
- 散射态:无穷远处仍为波动值且不趋向0
第一问

可得


求解函数R

- 自然条件

图像

- 势垒贯穿:由量子力学处于势垒内部得粒子有概率越过势垒,而经典理论则无法越过
求解能量E
由连续性条件(a点保持连续)可得


注意上面得方程无法解开,因其为超越方程
第二问


作图法

#### 例3:狄拉克δ函数
狄拉克δ函数

狄拉克δ函数势阱


狄拉克δ函数的性质

积分后可得


求解方程


自然条件与连续性条件,得

由归一性可得

能量可得

又k为

可得能量E

函数R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 氢原子量子力学模型
## 方程的求解

注意:势能V不是量子化的
坐标转换从直角坐标xyz到极坐标(r,θ,φ)
其中径向距离r、极角θ、方向角φ

### 边界条件
- 周期条件:2π为周期
- 自然条件:波函数必须有界

### 状态的确定


#### 束缚态的定态
- 径向函数R(r)

- 极角函数Ⓗ(θ)

- 方向角函数Φ(φ)

球谐函数

- 束缚态方程解的分析

可以看到氢原子能量E_n与玻尔模型解一致
- 简并: 同一能量E_n对应不同状态
球谐函数与状态
- 1s状态:球形

- 2s与2p状态:纺锤形


状态命令规则

- 电子云:电子分布概率

- 量子数n、l、m的物理关系
1、n: 主量子数

主量子数n反映了电子分布概率的最大值的距离


能层

2、角量子数 l:角动量(大小)
角动量L,与玻尔模型中L=nℏ比对


3、磁量子数m:角动量方向


回顾归一性


强行规定的球坐标下归一性

概率分布:径向函数R(r)、极角函数Ⓗ(θ)、方向角函数Φ(φ)

概率求解

不确定关系 I

# 物质波

# 不确定关系

## 符号意义
Δ:标准差

## 例子:光的衍射

### 一些解释(非严格)


最终得出

## 非严格推导

拍的过程(数学与概念上的不符合)

## 严格推导不确定关系

### 傅里叶变换(Fourier)
分别对波函数ψ(x,t)的时间波函数ψ傅里叶变换ψ(x,ω)、空间波函数ψ的傅里叶变换为ψ(k,t)
(其中k为波矢,ω为圆频率)

x的方差和波矢k的方差

归一化:x的方差Δx和波矢k的方差Δk


最终可得不确定关系表达式

## 不确定关系的讨论
空间Δx与动量Δp的讨论

能量ΔE与时间Δt的讨论

测量的物理讨论

注意:其不是指测量技术本身,而是指测量物体本身是不确定的
# 例题:不确定关系
## 例1:凸透镜
- 问题1

分析

- 问题2


** 加入介质 => 波长变短 => 提高分辨率
应用:显微镜浸润在油里提高分辨率
电子干涉与概率论

# 干涉实验
原因:电子具有波动性

双缝干涉时,概率分布需要叠加

注意:先进行波函数ψ叠加,然后求出概率P
> 干涉为粒子的概率分布——爱因斯坦

电子之间的波函数ψ不叠加,因为电子之间的相位差不确定

## 单电子双缝干涉与探测

加入探测器后

###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的答案

### 有探测器干涉的解释

电子之间的波函数ψ不叠加,因为电子之间的相位差不确定
### 双缝干涉的思考
# 波函数ψ干涉计算问题


电子干涉中波函数ψ不可区分,其为同时叠加


# 结束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