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甘肃行记:群山环绕的马家塬遗址,一眼千年的珍宝车舆

2023-08-21 10:43 作者:乌何有之乡大树上  | 我要投稿

马家塬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石器时代,此地便有人类生存。春秋战国时期,秦人与戎人在此繁衍生息,相互攻战。中国与西方也在此地产生了碰撞交流,留下了文明交汇的痕迹。2006年,沉睡千年的马家塬遗址被考古发现,成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次年1月,被列入第6批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图1 :文物保护碑)


马家塬遗址内,分布了灰坑和房屋遗迹,其中心区域发现了密集的战国中晚期墓葬分布。考古发现之时,三座墓葬已被盗掘,但仍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和其他珍贵文物。遗址内,共发现大、中、小型墓葬80余座,祭祀坑2座,车乘68辆,共出土金、银、铜、铁、铅、锡、陶、骨、玻璃料珠、玛瑙、煤精等各类质地的文物3600余件组。更重要的是,在墓葬中发现了二轮马车,以及精美绝伦的车舆装饰,包括金花饰、银花饰、铜花饰、错金铁、玛瑙、釉陶串珠、贝壳装饰、铜质大角羊、银箔质大角羊、金箔质虎等动物饰件及包金铜泡装饰。同时,这里还出土了蜻蜓眼玻璃珠、肉红石髓珠等源于埃及、地中海、古代苏米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文明的饰品,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

(图2:蜻蜓眼玻璃珠)            

(图3:肉红石髓)


如今在马家塬遗址上,已划定了文物遗址保护范围,并正在修建马家塬遗址公园,计划修建陈列馆、文物保护管理所、遗址展示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建筑。张家川县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将马家塬遗址公园建设列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址保护利用设施重点项目。目前,马家塬遗址保护性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除一个墓室后期拟作为遗址展示区外,其他墓室及遗址均已回填。

(图4:尚未回填的墓室遗址)


马家塬遗址位于张家川县张家川镇北部山上,与常人印象中西北荒漠不同,这里可以说是山峦秀丽,尤其是配上蓝天与白云,彷如梦境,彷如动漫时空。


从山上向下眺望,张家川镇尽入眼底,一览无余。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马家塬出土文物的保护和宣传,张家川县建设了马家塬车舆博物馆,整体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厅面积2700平方米。车舆博物馆位于张家川风情园内,与张家川科技馆、图书馆聚于一园。于2023年8月9日正式开馆迎宾。

(图8:马家塬车舆博物馆)


展览以“车辚马萧,西戎绝唱”为主题,以马家塬出土马车复原为主线,配套出土珍贵文物500余件(组),并布置了若干车舆的复刻品。馆藏展示的物品包括青铜器、陶器、料器、贝壳、珠宝等装饰品和实用器,更多的则是车舆的配件、装饰,以及马络饰等。

(图9:马络饰)


两千多年来,马家塬遗址一直被深埋在张家川的深山之中,虽几经盗掘,但依旧珍藏无数,尤其是大量西戎文化的墓葬遗址文物,让我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西戎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不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雄伟博大。

(图10:群山)


作为西戎人与秦人聚集地的交汇之处,或许在几千年前,双方部族在这里爆发过无数次大小战役,或许某一个戎人也曾骁勇奋战,斩杀秦人无数,被尊为部落首领,死后也被其后人敬仰纪念,留下了为数众多的车舆和珍宝为其陪葬。

(图11:车舆仿)


但时移世易,戎人的光辉已被秦人掩埋。大秦建国称帝后,也被后世的朝代不断迭代。马家塬的遗址,也被黄土和绿植层层掩盖。当年的墓主也随着时光的流逝光彩不在,化为尘埃。

(图12:遗址内图)


但是时光和尘土不能把马家塬永久掩盖,虽然几经盗掘破坏,但终是雾破云开。现如今马家塬出土的文物瑰宝,已在天水、兰州、苏州、西安、济南、杭州、上海等地展示风采,引无数参观者纷至沓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马家塬能够登上更广阔的的舞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献上一份来自两千多年前的珍贵精彩。(2023.08.10)


甘肃行记:群山环绕的马家塬遗址,一眼千年的珍宝车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