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佩里诺M1908重机枪,弹板供弹机枪的巅峰之作
长时间里,弹板供弹机枪都是机枪界的二流货,本身型号就不多,能拿得出手的优秀型号就更少了,尤其是歪把子和鸡脖子,这两个蹩脚货直接拉低了弹板机枪全系的好评,不过当在工业实力雄厚的欧洲地区,弹板机枪也曾有过几款可靠型号,意大利佩里诺M1908就是其中一个。

当马克沁机枪问世之后,在欧洲展开了它的“巡回演出”,许多国家虽然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一方面被高昂的价格吓到,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如此国之重器要完全依赖购买,研发自己的机枪迫在眉睫。
1901年,意大利枪械设计师朱思皮.佩里诺自行研发了一款重机枪,为了规避马克沁的专利,这挺机枪采用了弹板供弹的特殊结构。

该枪为导气式自动原理,水冷式枪管,枪口有一个笼状的消焰器。该枪虽然为弹板供弹,但是和其他同类型又略有不同。它的供弹模式和哈奇开斯轻机枪类似,有一个巨大的弹药盒承载弹板,使用25发一板的大容量弹板(和某游戏中不同),弹药盒一次可以安装5块弹板,发射时从最下方的一块弹板开始抽取。

与歪把子等不同,这款机枪因为结构设计可靠,弹板用料扎实,在使用中故障率很低,加上弹板容量大,射手只需要专心的瞄准射击,弹药手能够不慌不忙的往弹药盒子里放弹板,论火力持续性比马克沁机枪还强,后者打完一条弹带还需要更换。

该枪还有一个重型三脚架,有俯仰和方向结构,脚架前二后一布置,粗壮的后脚架上还有一个小型坐垫,射手可以坐在上面操作机枪。
该枪问世之后,受到意大利军队的关注,对其进行了射击测试。测试的结果让军方很满意,虽然射速较马克沁略低,但是在可靠性方面完全不逊,还有助于精确点射。意大利给了M1908的序号。

然而当时意大利军队已经装备了一些机枪,并不愿意再花钱购买M1908替换,当时仍然将其列为国家最高机密,进行了少量生产,用于秘密实验。
意大利当局这种过于谨慎的措施,原本是想在未来大战中保留技术实力,然而却导致机枪无法大规模量产装备,后续型号也没能得到继续研究,基本没什么变动。等到一战爆发后意军想再大规模装备该枪的时候,却发现生产什么的都跟不上了,一战后该枪已经开始落后了。

佩里诺M1908机枪属于典型的第一代重机枪,它有着水冷套筒和重型硬式三脚架等标志配件,如果意大利能不把它雪藏起来,而是及时装备服役,没准还能在一战中发挥不小的作用。
与一些射击游戏中不同的是,该枪的尺寸和重量都不轻,需要一个6人组伺候它,其中一人背负三脚架,一人背负枪身,一人背负水箱,其余3人背负弹药;游戏中那种一人抱着机枪“突突”,还要自己上弹板的操作,恐怕连施瓦辛格那种体格也难以驾驭。

或许正是M1908给意大利开了一个好头,直到二战时意大利都延续了弹板供弹,但是一战后机枪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新的思路,轻重机枪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气冷结构也被证明完全可以满足射击需要,M1908机枪原本是个王者,是弹板机枪的优秀作品,然而还没来得及发挥就黯然退场,以至于今天该枪的资料都很稀缺,网络上能找到的图片也同样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