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市场:外围纷纷调整,周末利好兑现,下周怎么走?
外盘纵览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5%报33869.27点,标普500指数涨0.22%报4090.46点,纳指跌0.61%报11718.12点。
本周,道指跌0.17%,标普500指数跌1.11%,纳指跌2.41%,总体是个冲高回落的走势。
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下跌3.66%,A50也下跌了0.84%,这个幅度不算小了,A50超过0.5%的涨跌幅就已经算“较大”幅度的涨跌了。
资金面
周五,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33.7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3.38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0.37亿元。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近30亿元,仍连续13周加仓A股。
宁德时代连续23日加仓,今日获净买入3.95亿元;浪潮信息、中国平安分别获净买入2.92亿元、2.19亿元。
净卖出方面,天合光能、通威股份、贵州茅台分别遭减仓3.58亿元、3.2亿元、3.09亿元。
其他个股方面,浪潮信息罕见上榜,获2.92亿元净买入;三花智控2日合计增仓1.67亿元;HJT设备龙头迈为股份今日放量大跌7.59%,逆势获买0.38亿元。有市场传言称,隆基绿能前几日调研反馈,鄂尔多斯30GW的扩产路线TOPCon为主,下修了此前预期的10GW HJT技术路线。有分析师认为,该传闻预期一直存在,还需要消息面的持续验证,市场无需过多解读。
外资最近操作方向不清,金融、消费也不再是无脑买入了,反而开始小幅买入科技板块,但量能又不大;
而且虽然周四大幅流入121个亿,但之前连续4天净流出,周五再次流出33个亿,都表明外资这个位置缺少明确的进场意愿。
内资方面:
周五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21.71亿元。其中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76.46亿元;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出91.84亿元。
除了周四小幅净流入外,其他四天均为大幅净流出。
行业主力资金流向方面,Wind 24个二级行业中仅有1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Wind公用事业Ⅱ净流入4.44亿元。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超10亿元的行业有8个。Wind材料Ⅱ、Wind资本货物、Wind软件与服务、Wind技术硬件与设备、Wind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出63.94亿元、56.4亿元、54.97亿元、33.94亿元、29.4亿元。
个股主力资金流向方面,有22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C裕太微-U、南网能源、科大讯飞、利欧股份、京山轻机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入11.71亿元、2.59亿元、2.57亿元、2.32亿元、2.11亿元。
7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比亚迪、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信达证券、岭南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出7.87亿元、6.19亿元、5.78亿元、5.31亿元、4.29亿元。
内资主买的领域有人工智能和机械,但力度都不大,卖出的则五花八门,汽车、新能源和软硬件是重灾区。
消息面汇总
周五盘后最大的消息就是1月份的数据出台
央行公布的1月社融、新增贷款和M2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
新增贷款方面,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预期4.08万亿元,前值1.4万亿元,创下有统计以来单月信贷投放最高纪录。
社融方面,中国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59800亿人民币,前值 13058亿人民币。
货币方面: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预期11.5%,前值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
简单分析下:
1月社融、新增贷款和M2都增长了,而且是超预期增长。
表明老百姓和企业都开始融资、贷款了,而且比预期的增长率还要高。
老百姓贷款干嘛了?
无非就两条路:买房、买车,但我们看下1月份汽车的销售数据:
1月份汽车销售数据的产销量都是大幅下跌的,说明老百姓的新增信贷没有用于买车,那自然就是拿来买房了。
而1、2月份房地产销售数据目前还处于转折期,特别是最近1、2周,一线城市的成交量确实翻倍增长,连部分二线城市也是如此,价格还没有大幅上扬,“从量到价”需要一个过程;
其他大多数城市的成交数据仍然处于低位,但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楼市确实有回暖的可能,而且概率不小。
所以从数据看,新增的信贷是流入了楼市,而没有流入汽车消费市场。
那有没有流入股市呢?
很简单,看看每天A股的成交数据你就知道,每天多少8,9千亿,一点都没流入!
所以,要说今年我个人比较看好的行业,还是房地产,因为老百姓投资的唯一诉求就是“增值”,过去之所以房子卖得好,就是因为能增值,去年之所以卖的不好,也是因为房价下跌,而房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成交低迷,卖不动了,只好降价。
那么如果2月份地产成交量维持复苏,价格就可能开始小幅上扬,并向着更广的范围扩散,再加上上面的扶持,利好政策不断,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至少不会比去年更差,所以尽管不会火爆,但复苏可期。
为什么是房地产?
同时,纵观咱们老百姓可以“增值”的投资渠道,真的是除了定期存货和货币基金那可怜的2~3.5%的利率,就没有了。
股市安全吗?
理财安全吗?
基金安全吗?
所以但凡房地产有涨价的趋势,就会有老百姓蜂拥跑去买房,因为这在大家固有的观念里,是少有的可以“增值”的资产;
再加上贷款利率不断下调,此消彼长,买房的人大概率会增加,进而再次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扬。
其实这就是一个周期轮动,就好比“猪周期”一样,除非这个市场恶化到谁都清楚不可能回暖,否则周期就会一直轮动下去。
甚至大A都是如此,虽然“万年3000点”,但咱们也是见过6000点的人不是?
说回市场
周五市场,人工智能、软硬件等短线热点和小盘股纷纷调整,在上午10点左右,几乎所有题材和小票都出现了一波跳水,下午虽然跟随权重指数有所反弹,但是反弹的力度明显偏弱。
但是这个位置并不等于一定会破位下跌,截止到周五收盘为止,人工智能和web3等板块,已经形成了缩量底部并且有均线支撑,就看周一这个位置是能稳住,还是会放量跌破了。
但确实,由于近期热点短线涨幅过大,资金普遍求稳,所以从本周开始就已经开始逐步流出热点板块,并流入一些抛压不大的低位板块,比如我们之前一直在说的火电,周五逆势拉了一个中阳线,看着这个日线图形,是不是不比那些火爆的概念板块走的差?
另外,另一个我们最近念叨的板块,酒店餐饮板块也在周五放量大涨,同时,百货、家居等部分消费板块也都有资金流入的迹象。
而且近期猪肉、种业等农业板块的走势也比之前更加坚挺,脉冲拉起之后不再砸回来了。
这些都是近期核心热点题材板块流出的资金,流入冷门板块导致的。
其实A股资金就和我们上面分析楼市、股市是一样的,不断滚动。
过热的热点就会被放弃,低位的就会回流。
就好比旅游,谁都知道春节过完了,应该会跌,也确实跌了,但如果不通过技术分析,你能发现者才过完年不到2周,主力就杀了个回马枪吗?
从酒店餐饮的日线图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在去年12月29日见顶后,到本周一直处于持续调整中,但调整的力度明显缩小,且有均线支撑,表明抛压减小,所以拉起在预期之中。而最近显然没有什么关于酒店旅游的利好,所以这个上涨,就是明显的“资金低吸”导致的。
火电也是如此,每一次的缩量调整,都会出现一波持续1~2周的拉升,如果你踩准节奏,就不难获利。
反之,如果你跟随热点消息操作,由于我们消息的滞后性,几乎每次你从媒体上听到消息,都是“利好落地”开始下跌。
想想最近的一次,全面注册制的消息出台后,次日是不是高开低走了?
这次很可能也一样,虽然1月份的数据好看,但小鸭子应在本周4提前涨过了,所以周一同样要小心高开低走。
我们再说回来:
大家应该发现了,虽然热点板块有资金流出,但并没有流入到权重板块,主要原因还应该归结为内外资博弈,因为外资主要进入的就是白酒、金融等权重,那么这些板块如果内资流入的话,较大概率就会给外资抬轿子,所以外资没有选择这些板块,而是低吸一些外资没有布局的低位板块,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下周资金会怎么走,其实就两个选择:
第1种,前期核心热点,也就是人工智能再次拉起;
那么这个位置由于调整的不够充分,较大概率拉起应该是缩量的,持续性也会较弱。
第2种,核心热点板块下周放量破位;
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资金去寻找新的安全的中低位板块,如果是这种走法的话,那么就应该考虑去布局,我们在之前板块分析提到的那些中低位的板块,同时又不是外资布局的板块。
这就需要大家在周末好好挖掘一下有潜力的板块和标的了。
像周五已经放量上涨的火电这种就不要再去追了,中低位的板块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在上周五说的机场,短线也有被资金青睐的可能。
而还没有上涨的消费细分板块也有可能成为下周的一个热点。
所以大家可以在周末做两套方案;
第1套,如果资金回流热点题材应该怎么做?
第2套,如果热点题材放量破位应该怎么做?
提前做好计划,就不会在开盘的时候手忙脚乱了。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周一再和大家一起实时分析,大家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