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喜欢的是穿越,而乡愁却变越来越淡漠
为什么现代人喜欢的是穿越,而乡愁却变越来越淡漠
2022-01-27
这两天说到回乡过年的话题,感觉到现在年轻人的乡愁越来越淡漠了,可以说是没有乡愁的一代。哪怕居住环境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不至于没有吧?
现在的小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一直在一个地方,那种记忆。
就是你童年,比如说一岁到五岁这段时间,相对稳定的一个地方呢,它会提供一个你整个人生的幸福代码。现在小孩子很可怜,三五岁开始读幼儿园,就不那么快乐了。但是在以前,比如说工矿子弟,就算有个幼儿园,那也是没有任何教育的。放在那里,父母上班,让你吃个饭,然后就回家了。大概有五岁到六岁之前,你就是在田间,地头,就在火车道旁边,就在工矿企业,反正就是任何一个山包、土堆,就在那玩,也没有要求,也没有作业,什么都没有。
所以一棵树,甚至是某个地方的一株草,今年长,明年长,你会看得见。它都跟你像伙伴一样的关系。所以鲁迅的那个散文里头,很有名的两句话,“我家的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这样写出来,很传神,小时候有时候我就盯着一棵树,真正看半天的,坐在那个地方。它已经完全嵌到你的那种记忆当中。
而现在小孩的记忆就像电子产品一样不断地在升级换代。

他变的混乱了,他就没有固定的一个记忆的一个锚点,就是抛锚的那个锚点没有了。它就不停的在变幻、变幻这种各种各样的场景下,它就没有源头了,就那样一种状态。现在的小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在空间上经常迁徙的嘛,他不像我们在农村过去那种状态里头,一直就是封闭在那种状态里头,你像现在春节在哪儿过,又一会北京,一会广州,一会三亚,一会又亚布力滑雪去了。父母也带着去了。对他来说不断的切换那种场景的时候,就没有一个说,独特的说这个地方就是他的根基的东西,其他的是次要的地方。没有,对他来说,他是散点透视,没有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记忆变得碎片和散点透视,在时间上也是这样。
穿越得厉害。
现在小孩穿越变成一种越来越时尚的、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时间观念,像我这种老男人看穿越剧总是觉得别扭,怎么那么随意的,就觉得不可信,反正就是投入不进去。但是现在的小孩穿越是他们常规的思维方式,一会到唐朝,一会到五代,一会到清朝,步步惊心。他觉得,在那个里头感受的东西,跟现实是一样的。其实这也正说明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没有一个锚点,没有一个源头,所以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某种紊乱。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它的幸福感,是和某一些记忆相关联的。比如说,如果小的时候,每一次你都经过努力,你很开心的时候你吃了一个苹果,和每一次都是父母逼着你打着你要吃这个苹果,当你长大的时候,你闻到苹果的味道,你会唤起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前者你是充满幸福、感恩,后者你充满焦虑、挣扎。
这就是所谓的幸福的底层代码。现在有个对新一代的人的一个巨大的威胁就是,他的幸福缺少底层代码了,它是各种各样的歌,各种各样的气味。又是麦当劳,又是肯德基,又是披萨饼,各种各样的……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