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病态的大学与集体

2019-11-03 22:55 作者:Orisland  | 我要投稿

算是一则小随笔吧。


我这次想说的问题,是我上大学一年以来一直想说的一件事。

打开qq的群列表,我可以看到群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大的小的,多的少的。在大学这个相对分散的小社会里,似乎所有的活动已经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小集体活动。

即使有些活动已经结束,群却依旧没有解散,像尸体一样躺在我的qq列表里,一声不吭,一声不响。

前天我从床上睡醒,迷迷糊糊的刷牙,忽然的对话传进我的耳朵。

室友A:我先去班里了。

室友B:行,我去买饭。

明明是很平常的对话,但是一时间我忽然有些恍惚。班里?班里是哪?大约几秒之后,我才想起来,哦,班里就是教室里。但是忽然有些觉得不对劲…明明是我以前很常用的词语,但是……为什么现在我的反应却如此迟钝,以至于听到“班里”这个词语的时候,脑海里涌现的只有一种陌生感。

现在想想,这种陌生感让我觉得有些可怕。

我的经历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过了懵懵懂懂的小学,我拥有一个极其丰满而且团结的初中时光。有事大家一起做,有问题大家一起帮忙,出麻烦大家一起解决,给老师惹麻烦了全班一起道歉……举不胜举。这个无比团结的班级也铸就了一个向往团结,向往互相合作的我。在我的脑海里,初中给我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甚至影响到了我对于以后做事的习惯。

而正是由于这个极高的标尺存在,让我在接下来的高中和大学中对于周围氛围的变化感知变得尤为敏感。而正是这种敏感,才让我对于这个巨大的差距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

高中时期,班级仍是一个班级,班级里有很多的小团体,虽然有些分散,但是每个小团体都有不同的同学相连接,整个班级虽然有些分散,但是这确实是一个班级。虽然我们班总是在跑操的时候因为声音太小的问题被班主任训话,但是这仍是一个班级,虽然班级里有些小问题,但是总体看起来其实还可以。

但是从上了大学开始,这里给我的感觉就完全变了。如果说在高中的班级,我还能看到初中集体的影子,还可以在某一个瞬间找回初中的感觉。那么在大学,这道本就有些模糊的影子就已经完全消失了。四周全是黑暗的,我只能低头看着自己脚下微弱的亮光默默叹气。在这里,我看不到集体,我看不到班级,我看不到小团体。我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寝室,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熟悉却叫不上来名字的脸。一个一个小组,一个一个群组被建立,仅仅过了几天,便走完了它们的一生,一声不响的死在我的群列表,被遗忘在角落。一个完整的班级,就这样,被一张无形的大手打散,重组,打散,重组……不知道过了多少轮。一个好好的集体,就这样被碾碎,捏合,碾碎,捏合,最后甚至因为过于细碎,连捏合都无法做到了。

凝聚感,这个听起来有些高深的词汇。如果说在初中时期,我是被凝聚感和拥有感簇拥着长大的;那么在高中时期,凝聚感就已经开始逐渐走向了下坡路;而到了大学时期,这种所谓的凝聚感,已经在不经意间消失的一干二净。

和凝聚感一样的,还有归属感。归属感的强弱其实很容易辨别。

举个例子,在小学毕业的最后一天,你和小学同学见的最后一面,你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是哭的,是平静的?

我可以这样说,在小学毕业的当天,开完联欢会之后,在独自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虽然没有流眼泪,但是我眼圈是红的,我的脑子里浮现的是小学的同学,是打闹的瞬间。那段记忆值得我去记忆,值得我为之感动。

初中毕业,开完毕业典礼,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的太阳挂在天上,刺眼的阳光几乎让我无法睁开眼睛,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几乎哭成傻子,不为什么,就是眼睛酸,就是想哭。为了那段炙热的友谊,为了这极为珍贵的三年,眼泪根本止不住。我骑车回去的路上,我眼泪是顺着下巴淌下来的,整整流了一路。三年前,我孤身一人来到了学校,离开的时候我的身后站着一个班级,一个朝气蓬勃的班级。

去年,初中同学聚会。3年过去了,大家的变化都大的惊人。但是走进酒店,看着大家略有些陌生的面孔,我却找不到任何生疏感,我们亲切的打着招呼,开着玩笑,熟悉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也正是在那里,我能感觉到温暖,我可以自豪的说:呐!这是我初中的班级!super10!

而到了高中毕业典礼结束,我那张脸上却只剩下了些麻木,干涩的眼睛里也没有一丝的不舍,也没有一丝的感动和留恋。僵着脸一起唱完了陈奕迅的《十年》,拎起书包骑车就回去了。在路上我甚至还考虑是不是要买杯奶茶,脑子里空空的,几乎没留下什么东西。我独自一人来到了学校,离开的时候依旧是一个人。

而现在,我甚至可以直接说,如果大学有毕业典礼,我甚至不会抬头。我只会低头玩手机,刷刷b站,看看贴吧,在游戏qq群里和群友们斗斗图,瞎聊聊。你会觉得这样做很不合适对吧?但是我找不到抬头的理由。面前的这些人没有给我留下任何东西,空空荡荡的心里依旧是空空荡荡。甚至,在我的眼中,这些人只是一群分散的个体,一群匆匆从我面前经过的路人罢了。这种只有在逛街的时候才能感觉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现在却如烈酒般强烈。然后,我想快点结束这个无聊的毕业典礼,安心坐火车回家,在火车上面不改色的删掉一部分大学同学的qq。

看,这就是差距。巨大的差距。简直天壤之别。而正是这个如同瀑布般的可怕落差,让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是病态的,是不完整的。让我逐渐从那个需要协作的社会中脱离了出来,变成了一只单走的独狼。

写到这里,不禁有些感慨。回顾这翻天覆地的几年,发生的事情太多,我火热的心肠也不知道何时渐渐冷却了下来,现在剩下的温度也只有烈火的余温罢了。

这个大学,这个集体病了,病的很严重。如同一道失去了主函数的程序一样,根本无法通过编译,更别提运行了。这种到处都是错误的废品程序最后的下场就是被拆分,有用的融入其他程序,没用的直接删除,甚至连丢垃圾桶的资格都没有。


我的故事讲完了。我想说的也就那么多。全文2000字左右,扯了一个小时的样子,只说了大教室,没提到寝室,寝室要是说我还可以说2000出来。但是已经没必要了,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发臭的东西也没必要拎出来再闻一遍,自己闻着难受,别人看着也难受。

以上。

请珍惜每一个团结的集体。

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贵重的无法想象。


病态的大学与集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