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注意事项
专利申请是技术成果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得专利权的必然程序。专利申请从提出到申请完成要经过非常多的程序,过程也是相对复杂且繁琐,在申请专利的时候有不少小伙伴会进入一些误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专利申请都有哪些误区?
1、自主研发产品无需申请专利就能获得保护
有些创业者或者发明人认为,只要是自己研发的产品,无需申请就能获得保护,甚至认为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就表示拥有了该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专利是一种垄断权,以在先申请为原则,如果不申请专利,就无法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一旦出现侵权行为,该项自主研发成果是无法获得法律保护的。
在中国专利申请采用先申请原则,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谁先申请,专利就授予谁。所以发明人如果不及时申请,而被他人抢先申请并被授予专利权,就无法追究他人的法律责任,甚至会让自己成为被告。。
2、专利申请前不做任何检索
有些发明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没有做查新检索,对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如何不确定,根本不知道其技术方案有没有公开过或公开使用过。
检索工作在专利申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他人已经就某一技术方案申请过专利或者在相关文献中公开,你没有做检索也去就这一技术方案申请专利,那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了。
3、一个产品仅仅申请一项专利
有些申请人或发明人觉得一个产品只要申请一个专利就可以,甚至有人认为发明专利就是有外观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其实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种,这三种专利保护的重点都不一样。
4、专利产品的改进不需再申请专利
权利或发明人中有很多人认为申请了一项或者几项专利后,就能永远获得保护,并且忽视后续研发或者申请工作。即便开发出了新产品或有了新改进,也不用再申请专利。这种想法会限制专利的延伸和专利保护,特别是,如果他人针对已申请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并且获得了专利授权,就会影响原专利价值的发挥,甚至会导致原专利权人变成侵权人。现在很多行业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如果没有及时跟上专利申请的进程,就会落入这个误区陷阱。
5、创意没有成型的产品或者投入生产,无需申请专利
有些权利人或者发明人认为,专利一定要有实际的产品,或者投入生产的工艺流程,才能申请专利,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产品或者工艺思路被公开后,就可以申请专利,即便获得了授权,侵权人也会以专利申请之日技术已经被公开为由进行抗辩,有些专利无效就是针对这种创意或者设计产品被提前公开进行的。
只要你的专利有切实可行的想法,甚至是只有设计图纸,或者思路,符合专利授权的三要素,就可以申请专利。
6、担心一旦申请专利就会泄密,甚至会被盗用
有申请人认为,将专利交由代理人办理或专利被公开,就会存在泄密的可能。其实如果你是找代理商帮你申请专利,只要找到合规经营的代理商申请,一般都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毕竟这是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而且这样做对代理商也是没什么好处,等于是拿石头砸自己的招牌。
而专利公开会导致致泄密的问题,就要看申请人是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了,专利本身就是以公开换取保护的,如果不公开是无法获得保护的,只能描述功能,但是没有具体实施方式的专利是无法获得授权。如果涉及到一些特别的配方,专利局是允许给范围。对于必要性的关键技术,你是可以通过商业机密来保护。
7、严守“技术保密”,技术方案不清晰
有些申请人在提交专利申请文件的时候,描述的非常简单,甚至有些只用了几句话描述,技术方案没有完全的交代清楚,这给专利代理人制作正式专利申请文件造成很大的困难。
当撰写人员要求发明人提供更多的技术方案时,他们会以技术保密为由拒绝。事实表明,发明人对于保密与公开的度掌握不清,自以为的保护行为只会导致专利申请的效率降低。如果一件专利申请被审查员以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为由而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则这件专利申请很大概率会被驳回。
8、获得了专利证书等于有效的专利权
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认为获得专利证书了就代表自己真正拥有专利权。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是不进行实质审查的,即使在申请之前已经有人用相同的技术方案申请过相同的专利,该申请仍可能会被批准,也就是说能获得证书。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你的专利还是有效的,但是一旦有人对你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那你的专利就有机会被无效,失去专利权。发明专利权国家知识产权局虽然会进行过实质审查,但是也不能完全保证发明专利审查部门对世界范围内所有相关的文献资料都检索过,也是会存在被无效的风险。
9、自行申请导致材料被公开但无法授权
有些申请人为了节省成本,自己撰写申请专利,提交专利申请,但是专利撰写申请涉及的问题比较多,自己撰写会存在材料不足,出现多种缺陷,这样的材料递交上去后,审查员会以多种形式或者实质审查予以驳回。但是因为此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已经被公开了,当你再一次撰写提交的时候,就会因为之前已经公开或者申请过,失去了在先原则,没有新颖性,无法再次申请,失去了授权的机会。
10、先发表论文或成果鉴定再申请专利
有些发明人取得了研究成果后不去申请专利保护,而是先去发表文章或成果鉴定,而这样就不可避免要公开技术内容,使专利申请失去新颖性而得不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