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耳边评测】DITA Dream XLS:奢华之梦

2020-07-23 23:26 作者:耳边小公举  | 我要投稿

散人按:

高端动圈耳塞所带来的声音效果一直为动圈党奉为圭臬。专门开发动圈耳塞的DITA,在新旗舰Dream XLS上,将动圈独特的宽松自然的特点很好地呈现出来,让听者借由塞子回归到音乐本身。

-设计、包装、配件质量均属旗舰级优秀水准;

-动圈耳塞味道特有的宽松舒展;

-对器乐、古典交响等曲目的演绎自然而迷人;

-潜力较大,适用于中高级便携前端驱动。


【曾经——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被称作"非生活必需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让我们在很多领域的消费品类中接触到奢侈品的存在。


而HiFi圈本身就是个"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领域,这也催生了许多满足"独特、珍奇"特点的品牌与器材出现。仔细想想,HiFi圈内有一些品牌器材,眼看很出众,耳听很强大,价格则很奢侈。这并非所有高端器材都自带的属性,从"高档"到"奢侈",多少还是要有一些品牌的积淀的。


这也是我对DITA AUDIO一直以来的认知。DITA家的塞子以往推出新品的频率不算很快,但设计、工艺、声音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烙印。


只专注于动圈耳塞的DITA,2019年推出了新旗舰Dream XLS。2019年8月香港音响展,我第一次接触到XLS展出的正式版本,一见面觉得精致,再试听印象深刻,而后再问价格,又不得不感叹"这很DITA"。随后好几次展会,XLS都是烧友们排队试听的"重点安排对象",实在来不及再听一回。


特殊时期前前后后听了不少耳机,偶然也想起去年的惊鸿一瞥,终于还是找机会蹭来了这一条塞子好好听,听一个华丽而迷人的Dream。


【重逢——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当初在香港展,看着正式推出的XLS连带着装满配件的包装盒放在我面前时,由于关注点都在展出的耳塞上,没有把盒子翻个底朝天。


这一次我打开XLS的包装盒整个过程中,处处透着一种复杂的典雅:

方形的礼盒外包装通体是黑色,用烫金字在正面印上了大logo。打开盒子,首先是DITA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致辞。致辞纸板下方,就是关于XLS的一切:上半部的长条内盒中,耳塞本体连着线材嵌入在海绵凹槽中,盖着线材的是一盒服务内容指引。正式的配件全都在大盒子的下半端。




仔细盘点一下——


服务包之中有一份厚厚的手册,以及一张带有编号的不锈钢光面售后服务卡;


耳套除了塞子预装的一对以外,标配DITA标准耳套4对,同时采用了final旗下TYPE E系列耳套4对,总体涵盖了SS到LL总共5个尺寸、多种不同导管的搭配;


耳塞导管的滤网为可替换设计,备用滤网配置了4片;


皮质的收纳盒,皮革表面光滑、质地硬朗,用一个扣子扣紧,既可以用长皮绳将盒子穿起来,也可以直接扔进自己的背包里,足够坚硬,不用担心挤压变形;


软皮的收纳包,料子薄、手感光滑,空间较小,没有扣子,相对而言硬盒会更实用一些,不过这一包一盒共同的缺点是不密封、不防潮,在湿热的广州,我有点担心发霉的问题;


耳机标配的是DITA旗下的OSLO油浸线,用的是更配合耳塞颜色主题的黑色线版本;OSLO自带可更换插头,这一次依然配齐了3.5单端、2.5平衡、4.4平衡三种插头;


外加细柔清洁绒布1条;


在盒子底层,一大张XLS的主题贴纸衬在所有小盒子之下,翻过面来,详细地将大盒子如何作为礼品盒、小物件收纳盒的方式用图示画出来,简直是收纳爱好者的福音。






整个开箱的过程中,眼睛所接触的都是大面积的黑色与点缀的金色,这和耳机本体主题颜色一脉相承。有别于科技数码行业常用的风格,XLS加入了不少皮革、植绒等元素,制作工艺手感着实让人感受到不同寻常的品位,从整体到细节无不讲究。


【端详——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熟悉DITA家的耳塞的烧友对于这家塞子的设计语言一定不会陌生。除了Project 71之外,其他耳塞大体相似的轮廓以及背板上一目了然的D字logo,辨识度极高。但细看XLS,还是可以看到整体设计上的不少升级。


XLS的整个外壳用钛金属打造,通体黑色,呈圆柱体状。正面,蓝宝石面板覆盖在黑底金色logo之上,稍稍凸出于腔体之上,边缘围绕着一个金圈。侧面,边缘接DITA自家标准的2pin接口,让整体的形状看起来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哨子。腔体腰部一圈金色的分层,通气孔就设置在金圈的旁边。内面,平整的腔体表面斜向伸出耳塞的导管。腔体的设计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与耳朵接触的内面,边缘稍微作了切削,打磨也比较光滑;而在接线口的位置,边缘线条就十分刚硬了。


钛金属质量轻、强度大,用于耳机腔体是非常合适的;但随之而来的加工难度、精度要求之高也很考验技术水平。仅从外部的结合处做工来看,XLS的做工严丝合缝,浑然一体。




总体来说,XLS的设计语言还是以硬朗为主,佩戴时比不锈钢、黄铜材质的耳塞要轻盈得多,对我自己而言也没有刮耳朵的不适感。


不过,XLS高端大气的外观设计依然有一点小的瑕疵。内表面的平整设计注定了耳塞佩戴时和外耳道不能完全贴合,此外,我手测XLS的腔体横向直径已经到了17mm之长,对于外耳比较小的烧友来说佩戴问题可能更明显。由此带来的不隔音、不舒适之类的问题,就有些影响体验了。


【初闻——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为了找回旧时的听音记忆,这次听XLS最先试用的前端是和当初在香港时一样的凯音N8,后续也陆续用了其他的播放器进行参考。


宽松,自然,舒展——这是我从开始试听XLS下来脑子里一直盘旋的三个印象。


低频力度、量感、弹性都不算突出,但当有表现的需要时,XLS并没有让我产生很严重缺失感。比如The Chainsmokers和Coldplay乐队合作的电子乐作品《Something Just Like This》,每一个低频节奏点都踩得很重,但力度没有强到直锤胸口,泛音没有让耳朵觉得氛围感丰盈,但下潜够深、能量集中,依然可以感觉到是优秀的低频表现。一首曲子下来,没有为之摇头晃脑的紧张感,倒感受到了多一分的宽心。


中频的表现称得上一大亮点。密度并没有拥挤,却让人觉得言之有物;位置不和高低两端抢镜,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人声的位置没有到舔耳的水平,甚至算不上靠近,但清晰的轮廓营造出一种舞台空间感,听感更显得自然。


高频的处理方式,像是刻意做出不讨喜的选择。弦乐上的演奏细节得到较为完好的保留,没有很明显涂抹的痕迹,顺滑程度也仅限于不让人以为在锯木头,亮泽上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往上的延展很有空间,令人意犹未尽。于是,试听一首小提琴曲如《Diabolus in Musica》时,细节呈现得很精彩;换做Scorpions乐队和柏林爱乐乐团合演的《Hurricane 2000》,乐团的高频在乐队开始演唱后似乎就有点不那么抓耳了。


XLS的三频能量基本处于均衡的状态。此外,XLS的音染比较少,让三频脱离了干枯的问题后并没有增添过多的感情。整体听下来,我不怎么从XLS三频的表现上感受到紧迫或是压抑,听着听着,整个人也随之变得放松。




【细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XLS"这三个字母简单好记,但是实际代表的意义可能许多烧友不会去关注。DITA对其定义是"Xtra Large Soundstage",即超大声场的英文缩写。这当然是相对于原版的Dream所描述的,但即便不以两个版本进行比较,XLS的声场也是让人一耳朵难以忘怀。


其他素质方面,结象边缘并不十分明显,交响曲目之中或许有微微的重叠,但不过多影响整体听感。同时,瞬态的表现也是令人满意之处。


不过,XLS声音以动圈的自然舒展为特色,在解析方面自然就不能和动铁或圈铁塞比拼谁更暴力。此外,动态方面虽然足够大,想要给人"气吞山河"的波澜壮阔感似乎又差了些魄力。譬如听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各个声部的演奏细听可分辨出诸如弦乐演奏时的抖动这样的细节,但若不仔细去辨别,则感觉浑然不刺激;复杂的叙事所带来的变化非常丰富,乐曲演奏强弱转换的不断发生,XLS将这种变化演绎得比较到位,将细腻的弦乐和紧张的管乐所带来的反差良好地表现出来,但并没有如瀑布般急速落下的震撼。


总体来说,XLS的素质是万元级旗舰耳塞应有的水准,这是其偏向自然的声音风格吸引人长久听下去的素质基础,追求的是舒适,而非暴力的感官刺激。




【风格——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以我过往的听音喜好来评价,"自然宽松"的风格往往意味着相对的杂食,往好的方面说是耐听,往不好的方面看则存在听大部分风格音乐"不够爽"的无奈。具体到XLS身上,我个人对于舒适自然的听感比较喜欢,但如果拿XLS和其他音乐偏好有所专攻的耳机对比,差别就明显了。


因此,尽管我个人用XLS听得非常舒服,还是不得不说,这条塞子听器乐的表现会比人声更好一些。适合器乐的理由从三频表现以及素质强度来看不难理解。人声方面,由于位置感不算近、音染没有过多渲染感情,对于喜欢听极致人声、尤其是甜美女声的烧友来说,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碰巧你也秉承着"自然平淡才是真"的听音观,XLS可就对味了。


另外,在人声方面,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玩法是把XLS用于听一些配乐比较简单、靠歌手自行演绎的乐曲,比如一些民谣乐,以此来感受歌手独特的音色。比如马頔的《南山南》,提琴、吉他、钢琴的伴奏掩盖不住歌手厚重的气息所传递出来的悲怆,到最后的尾声部分,童声与男声的对比更把这种感情推向顶峰。




【搭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22欧阻抗、104dB灵敏度,XLS看着不像很难驱动的耳塞。但如果推力够大、能赋予其足够的压摆和电流,会发现XLS的潜力并不小。


除了N8之外,我这回试听用的前端里,属旷世QPM用的时间比较长了。相较于前代QP2R,QPM整体中性偏暖,与高冷风完全说再见,但又继承了过往的细腻,素质上也在推力方面得到较大的升级。


用QPM单端口驱动XLS,相较于N8,风格上最大的改变是整体更为鲜活,细节上细腻、有感情。人声的粗糙感减轻了很多,听起来更显轻柔婉转。比如Hayley Westenra版本的《Walking In The Air》,在女中到高音段的演绎显得楚楚动人,声音线条感非常出色。


换上QPM的4.4平衡口驱动XLS,调整到和单端时一样的声压。还是以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来试听,平衡口驱动XLS对比单端口,声场优势更明显,结象形状更加清晰,分离度也更高一些。不过,平衡口驱动下不播放音乐时底噪是比较明显的,在音乐播放起来的时候会被遮盖住。这一点其实也容易理解,QPM的平衡口推力已经可以把一些头戴耳机推得七七八八,用来推XLS其实是探寻到了塞子的潜力空间。


整体而言,QPM推XLS对其素质表现得不错,QPM自身铿锵有力的特点也对XLS形成了听感上的力度补偿,但还是没有让人感到过度的刺激性。跃动的旋律和节奏,对于流行乐的演绎则赋予了一丝鲜活的属性。从QPM对XLS的驱动效果,也可以感受到XLS这条耳塞在不同前端驱动下的可塑性。




【别后——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前些年有句网络用语叫"低调奢华有内涵"。其实在烧友看来,一条XLS戴在耳朵上肯定是低调不了了,但黑金配色的设计、优良的做工、自然舒缓的调音风格,又的确不能算高调了。最重要的是,XLS所要表达的就是一种轻松无负担下的听音感觉,这样的一种调音语言,又是有着明确的内核理念的。


关于Dream XLS,在烧友群中有一个有趣的情况:一般一个器材出现之后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事关好坏优劣的议论,有时候甚至会产生喜好界限分明的场面。但XLS出来之后讨论的情况温和得多,展会上各路烧友试听都很认真,称赞其声音表现的自然不少,即便是更喜欢个性化风格表达的器材的烧友听过相对"佛系"的XLS之后,也少有给出很负面的评价。


私以为对于烧友们来说,HiFi器材的表达是建立在让自己能好好听音乐的基础之上,而后才是各自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再演绎。XLS非但完成了"让人好好听音乐"的基本任务,更朝着这个目标又走了一大步,让人把注意力就放在音乐本身,不去追求过多的刺激。


此前曾看到DITA官方将旗下三个产品的系列名用一句英文串起来:"It's been our DREAM to find an ANSWER to the TRUTH."虽然这种文字游戏有点讨巧,但说起来,好的HiFi器材本身也成为了造梦的机器。


而XLS这个Dream,来得如此奢华,去得又多么自然缓和,一梦过去,沉醉其中。


以上。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耳边评测】DITA Dream XLS:奢华之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