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京东健康发力TOB企业业务,打的什么算盘?

2022-06-18 09:40 作者:鹿鸣财经  | 我要投稿


作者  / 金德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6月14日,京东健康举办线上发布会,首次发布了其面向企业客户的“企业健康战略”及企业员工健康服务解决方案。

京东健康“企业健康战略”整合了“检医药管险”五大能力,为企业客户构建了“健康管理”与“就医诊疗”两大服务产品体系,提供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的、定制化、数智化员工健康解决方案。

目前,京东健康的收入主要由C端业务贡献,而做企业健康是B端业务,京东健康此举,打得什么算盘?

01 B端业务,京东健康为什么要做?

目前我国共有8亿劳动力人口,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近年来,劳动者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以及企业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暴发后,不少企业与员工都面临诸多经济压力与精神压力。在此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员工健康管理,提升员工健康层面的强保障和抗风险能力。

毕竟,对于企业而言,关注员工健康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控制员工健康风险,避免过高的医疗费用,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次,京东健康的线上发布会,联合21新健康研究院发布《2022企业员工健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在企业层面、员工层面以及行业层面,对我国劳动者健康管理问题做了比较完整的论述,具体如下。

首先,从企业层面来看。

《报告》显示,有54.72%的企业管理层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认为,目前企业提供的体检项目不够丰富,部分机构体检项目的科学程度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此外,《报告》显示,当前,企业愿意为员工支出的健康管理成本在500元至3000元范围居多,员工健康管理主要为普通体检等范畴。基于员工健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愿意为员工开展更深度、高端的健康管理服务支付更多的费用,上升空间约在30%左右。

其次,从员工层面来看。

《报告》显示,以往完成体检之后,检后服务对员工健康有重要作用,但企业员工认为,部分机构解读不详尽,对于后续体检后的跟进服务不及时,无法进一步提升体检服务价值。

此外,员工对于企业健康检查也有更多的期待,比如心理健康等问题。《报告》揭示,超过90%的员工需要心理健康管理,他们希望拥有日常、快速、便捷的心理干预工具。对于日常心理健康测评与自动分析报告、线上或者面对面心理咨询、相关心理干预服务等存在需求的员工占比超55%,其中心理健康测评与自动分析报告需求最高,比例达65.99%。

最后,从行业层面来看。

《报告》显示,目前的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以能够迅速完成、快速应答需求的形式为主,未形成与员工健康深层次绑定的长期服务;提供一般体检项目、健康测评、健康教育服务的占比超过50%,而药品供应(购药)、极速线上问诊、家庭医生、专家会诊等深层次需求仍未能得到较好地满足。

同时,面对员工的一些新需求,比如心理咨询、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等,员工与企业都希望能够尽快将这些管理服务落地,但目前行业依旧难以集中落地执行。

所以,综合企业、员工与行业这三个层面,员工健康管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员工有明确的期待,企业高度重视并愿意为其付费,但行业却存在诸多痛点与问题。

而这种“断层”也让京东健康嗅到了其中广阔的市场机会。

京东健康具体打算怎么切入这块B端市场?

此次发布会上,京东健康表示,基于检、医、药、管、险等五大能力,为企业客户构建健康管理、就医诊疗两大产品服务体系,提供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的、定制化、数智化员工健康解决方案。

其中,“检”是指员工的健康体检,京东健康和国内主要民营体检机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合作,可为企业客户提供员工体检服务;“医”是指急速问诊、专家问诊等医疗健康服务;“药”则说得更细致,包括给企业定制小药箱、线上药械商城、慢病用药、中药代煎等;“管”是依托2020年8月发布的京东家医服务来做员工健康管理;“险”指健康险相关服务。

同时,发布会上,京东健康已经与伊利集团、民生银行、太平金融服务等企业进行了战略签约。

02 B端业务,京东健康如何“一石二鸟”?

从京东健康的发展轨迹来看,要回溯到2013年京东试水健康板块,以销售滋补品、营养品等非药品类零售进入大众视野。

从2014年起,健康类商品作为京东一个独立的品类开始运营,此后进入医药电商领域;2017年,京东首次推出在线健康咨询服务;2018年京东在银川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2019年,作为京东集团的子公司,京东健康开始独立运营;2020年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上市。

目前,整个京东健康分为医药及健康商品供应链、医疗健康服务、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数字健康解决方案。

其中,医药及健康商品供应链,和医疗健康服务,主要是直接面向C端个人用户的服务,经过了多年的沉淀,在商品上已覆盖了药品、医疗器械、营养保健等全品类,包括B2C、O2O等模式。目前京东健康与超6万家优质品牌达成合作,并已覆盖90%以上全球500强药企。

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健康2021年全年营收为307亿元,较去年同期193.8亿元同比增长58.3%;分业务来看,2021年企业商品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56.1%; 服务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72.7%。

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23亿,相比2020年活跃用户数净增加3356万,其用户结构从年轻人为主向更大年龄范围延展,从城市居民向农村居民延展。值得一提的是,其在线问诊服务2019年-2020年医患沟通轮次平均为6-7轮,这一数字在2020年-2021年增长至约8轮。

医疗健康服务资源来看,截至2021年底,京东健康连接覆盖全国超过1.5万家医院;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已有超过4.5万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级别医生入驻,拥有27个专科中心。

所以,如今的京东健康,已经拥有多年服务C端用户的经验,并在供应链、医疗服务、数智化技术等领域积累了能力和资源,自然对于做面向企业用户的B端业务,拥有较强的自身硬实力。

所以,京东健康的C端业务可以帮助B端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但更值得一提的是,B端业务也可以进一步反哺C端业务。

一方面,B端业务在为企业客户提供员工解决方案、打造数智化健康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对C端用户的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B端客户所覆盖的C端用户规模巨大。京东健康进入B端市场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融入京东健康,感受到并习惯于使用京东健康所提供的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并将转化为京东健康的个人用户。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个新模式的市场教育速度加快,增加京东健康的高质量粘性用户。

也就是说,京东健康可以依靠自己多年服务C端的竞争优势,顺势布局B端业务,同时B端业务不仅自身发展空间巨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动C端业务。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模型。

因为,布局B端业务,对京东健康来说,无疑是一个一石二鸟的选择。毕竟做B端业务对京东健康来说,有能力有优势同时也能撬动企业实现全产业发展,触发与实现更多市场空间。

03 布局B端业务,京东健康价值几何?

2015年,“互联网+医疗”模式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动发展方向之一,在政策利好以及资本加持下,我国数字化医疗健康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如何评级京东健康的行业价值?一方面,需要看行业的想象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看企业目前的基本面情况。

首先,行业来看,据普华永道2021年8月数据,中国大健康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3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而另一方面,目前数字健康渗透率仍比较低,未来行业渗透率提升机会较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中国数字健康渗透率为4.3%,预计2030年将提升至24.0%。

随着医疗服务线上渗透率的提升,中国数字大健康市场规模也将快速扩大。

据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预计中国数字大健康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人民币3,14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42,230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9.7%。

由此可见,数字化医疗健康的市场空间足够广阔,并且行业的快速发展期也近在眼前。

对于京东健康来说,如何高效迅速抢占市场,显得至关重要。回到此次B端布局上,或许也再次印证了京东健康在市场环境激烈的当下,快速占领用户心智的明智之举。

其次,京东健康基本面来看,企业财报数据显示,目前京东健康在营收、净利润、用户数、医疗资源、仓储配置等方面都具备较强优势,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在经营状况、行业地位尚好的情况下,加快业务布局,企业无疑是正为后期发展按下了快捷键。

在过去的20年,互联网技术颠覆了无数传统行业,让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如今医疗健康产业,也正在成为下一个被技术所改变和重塑的领域。

虽路漫漫,但已是大势所趋,也更考验各玩家的实力和打法。

京东健康发力TOB企业业务,打的什么算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