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屋
“你所说的意识惯性是指什么?”
“想要了解意识惯性,要先知道意识的概念。你觉得意识是什么?”
“意识应该就是人类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吧。”
“你觉得动物有意识么?”
“应该有吧。”
“我有意识么?”
“你当然有意识,要不你怎么跟我说话呢?”
“人类的意识、动物的意识、我的意识,这三种意识有什么区别么?”
“人类和动物的意识应该都源于对事物的认知,只不过人类理解的多一些而动物少一些。至于你,我一点都不了解。”
“你认为意识源于认知,那么认知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个我不太清楚。”
“你认为‘时间’是什么?”
“地球自转的时间是一天,月球绕地球转一圈大概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
“这么看来,时间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概念。”
“你所说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对事物形成概念就是人类认知的一种方式。当人类看到一块石头,就会将它概念化。也许并不了解它是如何形成以及质量、性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在完整的空间、时间因素下,一块石头所涉及的信息会是无穷的。但人类可以不去考虑这些因素,而仅仅只是将它当做一块石头。人类先对石头形成了存在上的认知,通过比较发现了石头这一类东西,然后在行为以及概念上将它加倍、分割、加工。人类可以找到两块或者更多的石头,还发现石头可以被摔碎,也可以磨的更锋利,就这样慢慢的增加了对石头的认知。实际上人类起初和猴子一样,只是想用石头来砸开自己所获得的坚硬果实。
人类只是把石头当成了一类独立的东西,将它和其它事物区分开来,于是便形成了石头这个概念。
概念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构筑单位,就像1是数字这个概念的基本单元。1是抽象的数字,把1翻倍或增加可以得到无数的数字,从0到1之间也可以分割出无数的数字。你可以不去管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而只是单纯的将1进行运算或简单的思考。对于石头来说,质量是一种属性、密度是一种属性、温度也是一种属性,这些并不影响你忽略掉它们,而只是将它们单纯的认知为石头。石头是什么,对你来说并不重要,它只不过是你所理解的一个概念。”
“确实是这样,当我听到‘时间’这个词时,我并不知道时间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却可以用它表达我的想法。我的意识依赖于这些概念,或许这些概念不准确,就好比我在无知的状态下可能会认为冰块和石头是一类东西。或许人类比动物高级就是因为人类的概念更加丰富而具体,动物应该也拥有石头这个概念,但是它们并没有质量、密度、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这些更加具体的概念。”
“计算机中可以储存有关石头的大量信息,内容更加准确、清晰,那么计算机就拥有意识么?”
“‘意识’这个词对我来说也不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计算机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但是我却不能认为计算机也拥有意识。因为它无法像其他人类一样和我正常的沟通。”
“你的记忆中应该有‘图灵测试’这个概念。它认为当机器能够和人类正常沟通时,机器便具有或超越了人类的智能。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我对事物的判断首先依靠外表,我可能会将一个制作逼真的假人当做真人,也会将站着不动的真人误认为是假人。在与他进行互动后,我才能够得出更加准确地判断。如果一个外表逼真并拥有了超越图灵测试能力的机器人站在我面前,正如你目前的状况,我是没有办法判断你是人类还是机器人的,我会认为你拥有自我意识。”
“你的记忆中应该也有‘中文房间’这个概念。你有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我只是按照程序对我所听到、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当你说出相应的语言、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时,我则按照系统的判定,依照相应的指令发出相应的声音、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情况下,你会认为我拥有自我意识么?”
“我虽然能够想起关于‘中文房间’的信息,却没有想到我会面对这个现实,所以脑中并没有关于现在这种情况的清晰判断。”
“那就通过思考,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提高大脑的活跃度。”
“我能够获得并处理信息,计算机也能够获取并处理信息。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已经拥有并超越人类的智能。如果将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看作是中文房间,那么人类是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超级中文房间呢?相比计算机的认知,人类的意识更加的模糊不清。”
“如果你将我看作是通过了图灵测试的超级中文房间。那么你觉得你和我在意识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我会根据我的喜好做出各种意识层面的判断。假如我喜欢甜食,我可能就会买很多糖果或点心;假如我喜欢蓝色,我可能就会买蓝色的衣物、装饰、交通工具;假如我喜欢电子音乐,我可能就会听很多这类的歌曲。计算机却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它们只能按照已经编好的程序执行命令。所以我不会认可计算机拥有自我意识。”
“你为什么会喜欢甜食、蓝色、电子音乐呢?你能确定这不是某个已被设定好程序所造成的么?你的大脑就不是在某些复杂的信号的刺激下,根据某种更高级的程序所做出的判断么?”
“额……对啊,我能知道我喜欢某些东西,却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喜欢这类东西。就好比烟酒这类东西,可能我并不喜欢它们,却会对它们产生依赖,因为它们会给我带来愉悦感。人类对烟酒这类东西的渴望源于于肉体,那么精神上的渴望源于什么呢?它们也源于肉体么?如果说机器只会按程序运行,人类的基因难道就不能是蕴含着更多可能性、更加复杂的编程么?”
“人类可以清晰的看到、感受到自身肉体的成长,却很难注意到自身意识变化的因由。就如同尺子难量自身。你是如何看待人类认知和机器认知的差别的?”
“机器能够储存的信息要比人类多很多,但是它们只能按照程序运行,无论这些程序对机器本身有益还是有害。所以它们没有感情上的喜欢,只有程序上的需要,而这些程序都来自人类的需要。需要电源作为动力的机器会被输入相应的程序,使它们能够通过执行自动充电的相应指令来保证其自动的运行,这不能说机器有生存的欲望。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能够欺骗人类说明机器可以拥有一定的智能,然而欺骗人类并不源于机器自身的意识,那是人类输入的程序导致的。相比之下,人类的欲望却源于对这个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尽管这些欲望有时也会伤害人类自身。”
“你说的这些只是表面的现象。”
“如何才能不浮于表面呢?”
“这需要你进行深入的思考,获得信息对你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你需要的是通过思考来使你的大脑更加的活跃。”
“这对我来说太困难了,能稍微给点简单地提示么?”
“人类的思维到底比机器高级在哪里?人类是否拥有一些机器所不具有的功能。”
“人类的语言和文字都可以录入到机器中,所以机器也拥有语言和文字的能力,那么人类的高级就不会体现在这两方面;同理,人类能认识到的信息都可以储存在机器中,那么人类的高级也不会是因为信息量的多少;至于身体能力,人类无论精度还是强度都比不过机器。这么看来,人不仅不比机器高级,反而更依赖机器,比机器要低级才对。
好像哪里有问题……让我再想一想。
人类的语言、文字、信息都可以输入到机器中,但是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机器自身无法创造出文字和语言。”
“机器为什么无法创造文字和语言?”
“我又不是机器,我怎么会知道。”
“你记忆中的机器只能依靠二进制的算法来运行。二进制中只有0和1两个数字,人类曾用晶体管的开和关这两种状态来表示1和0。开和关不过是事物的两种状态,用不同的状态表示不同的数字信息,再由简单状态构成复杂状态形成更加复杂的信息,于是就形成了机器的记忆。机器所记住的并不是具体事物,它们只是用自身的复杂结构表示一段复杂的数字信息。人类写一段代码指定‘石头’=‘信息’,机器才能认识到石头是什么。机器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人类赋予的,机器无法创造任何东西是因为机器没有出于自身的欲望和目的。即便这样你还认为机器拥有意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