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Layout 的历史》讲义(三):第三次讲座的提问集

简介:
《Layout 的历史》是日本动画人协会(Japan Animation Creators Association,JAniCA)举办的,面向动画业界新人的系列讲座,由演出家笹木信作主讲,目前已经举办了 6 次。原定于今年举办的第 7 次讲座因新冠肺炎而终止。
本次翻译的是 2019 年 8 月第 6 次讲座的资料。从这次起,该讲座与其他讲座合称《パース・レイアウト講座》,原讲座在其中组成了『历史篇』。因此本次的资料不仅有讲义本身,还包括了之前历次讲座的参考资料、现场问答等,是目前各次讲座资料中最为详尽的。
这一段是第 3 次讲座的事前提问集(第 2 次似乎没有募集提问)。
翻译阵:
翻译 阿栖
校对 rocefactor
编辑 daicon
特别鸣谢 三牛老师
屋顶-群青七号楼社群提供联合协助
主讲人介绍:
笹木信作,演出家。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1990 年加入吉卜力工作室,参与了大量《幽灵公主》的原画工作。在《魔法少女小圆》系列中有突出的表现,担当了 TV 动画第 4/6/8/10 话和《叛逆的物语》全篇分镜。
目前暂时还没有担当监督的作品。近期较为出色的工作有《强风吹拂》第 21、23 话等。
下面针对募集的问题进行回答,请阅读讲座前的参考。
Q:『虽然说如果想要把 Layout 画好,进行大量的实际绘制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关于这种手感』,还是想尽可能地在这里传达给大家。』希望能请您详细讲解一下这里提到的这种『手感』。
A:好的,会尽力传达的,请多关照。
Q:望远镜头和广角镜头的画法区分。
A:关于这个,在《透视的基础讲座》中有理论性的解说。
与实际的摄像镜头相关的内容,则在《Layout 用的摄像机讲座》中。
然而在《实践透视讲座》中,并没有怎么触及到关于画法区分的内容。
在《给想要深入了解透视的人的透视图法讲座》中,则是用更深层的理论内容做出了回答。
《Layout 的历史讲座》中,我们则希望观察动画中取景角的表现方式的变化历史,将从日本动画是如何吸纳摄像机镜头的表现方式以为己用的角度,来进行解说。
但最终『学会画法区分』,果然还是缺不了实际多画,不过这个就需要长期地钻研了。
本系列讲座仅包括在有限时间内能够进行讲解的理论,或者说是以理论性的内容为主。还请大家平日里多多努力实践,来积累这方面的钻研。
不过在这样的过程中如遇不顺时,本系列讲座中讲过的内容能派上用场的话,就太好了。
(如果与期待的回答不一致的话,十分抱歉)
Q:分镜中连续使用近景特写(バストアップ ,bust up)时的处理方式
A:这个......不好意思,这个印象内容比较具体,有点难这个问题。
...这里给出印象里有连续使用近景特写的,且效果还不错的 CM 的链接吧。
有两条,都在最后一段使用了四个人连续相接的,相同近景特写的镜头。因为短时间内显得特别明显,所以让我印象深刻。
(不过,这种处理出现在实拍镜头中时,因为画面内的信息更丰富,才比较容易区分辨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XPbOFzDRg(本链接已失效)
如果是在动画中,最后两人画面的取景角度和脸的大小都差不多的话,会有一种『粘连在一起』的感觉,有点吓人...
...这样的回答不知道是否合意...
如果有错误的话,还请见谅指教~
Q:为了应考今年的原画考试,想学习关于 Layout 的知识,因此来参与了。
A:这可真是...感觉责任重大啊...好的明白了。
这次讲座以信息量较大的理论讲解为主,如果是初学者的话想必很难全部接受,也没有必要讲求一次就完全理解。不过我们会按照有利于初学者去熟悉的顺序来解说,并给到资料,把对当时的自己而言比较有必要的知识逐步理解下来就可以了。
Q:想要知道关于多重透视的使用方法,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才是比较有效果的。
A:关于这个在去年的《透视基础讲座》的 Q&A 中有过类似的解说,请参考一下那里的内容(是有附插图的那部分解说)(如果提问者所说的『多重透视』与这部分相符合的话)
去年的《透视基础讲座》讲义
http://janica.jp/course/perspective/basic01_handout.pdf
多重透视的例子除了在上附的链接中有展示以外,历史讲座中的影像资料里也有,我个人是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资料去进行说明的,不过资料不一定能来得及准备完善,如果没能来得及展示的话也还请原谅。
Q:望远镜头和广角镜头的画法区分上完全没什么头绪,想请教一些窍门。
A:类似的问题上面也有过呢,可以参考一下。
虽然说得有点重复了,不过对于实际的习得和熟练而言,大量的手头绘制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正如提问者所说,这个讲座就是为了让大家学会一些『窍门』而开设的,应该能够有所帮助。
Q:虽然从事的是背景,不过修正 Layout 也逐渐成为了自己工作中的一环,因此非常想参加学习。
A:这个真是...十分惶恐。作为开设 Layout 讲座的人,不如说我反倒非常希望能够向背景·美术老师请教关于 Layout 修正的话题。这次可能不一定能有就这个问题交流的时间,但也希望本讲座的内容多少能有一些帮助。
Q:因为大学学习的是法律,所以对绘画方面不太熟悉,希望能够弥补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来参加学习了。
A:了解了。对初学者而言是信息量比较大的讲座,也没有必要一次性全部理解,也会为大家派发讲义资料,届时把对当时的自己而言,比较有必要的知识逐步理解下来就可以了。
Q:按照透视画也还是画不出满意的画面,除透视以外,能让画面变得出色的要素是什么呢?
A:提问者的这个疑惑是非常正常的。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在思考透视问题之前,先去考虑平面构成(画面构成)才是一个标准的顺序。如果当前这种平面构成无法使画面产生好效果,那么即使用透视去弥补空间,也常常无法解决问题。
一般所说的『透视』,具体是指『向深处集中的透视线』。这个『向深处集中的透视线』会引导观众的意识,确实有着为画面加分的效果。出于这一点,在动画业界中也常有『画了透视线就会让画面变好,就能有空间表现力』这样的误解。
推测提问者是不是对这样的现象有疑问,所以提到了『平面构成』这一点。关于这一点,在《历史讲座》和《给想要深入了解透视的人的透视图法讲座》中,有一些讲解。
Q:作为演出,应该如何对待 Layout ?大致的方向就可以。
A:就结果而言,我认为应该是判断『Layout 的表情、氛围细节,是否符合这个镜头想要表达的内容』。
实际上,主要会忙于进行一些空间统一性上的修正。这是因为『将运动的角色和背景相统一』是在绘画技术层面上比较难实现的一件事。
本讲座将通过影像资料来回顾动画 Layout 的历史,此间也希望就这一点进行讲解。
...不知道是否解答了您的疑惑?
Q:希望通过学习历史明确绘制 Layout 的意义,因此前来听讲。想学会好看的画面构成。背景和角色合到一起时没法表现出空间的效果,变成了扁平的画面,为此十分苦恼。请多指教。
A:了解了。您所疑惑的问题也是本讲座想要解答的内容。同样也请多指教了。其一,关于『背景和角色合到一起时没法表现出空间的效果,变成了扁平的画面,为此十分苦恼』,首先请确认一下自己所画的角色,『是否有好好按照被空间包裹着的状态去描绘的』,这样试试如何?
在讲座中也有过讲解,对于大部分动画师而言,第一步应该是从这方面去考虑。
这个链接里,倒数第六个 Q&A 有对同类的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解答,可以的话也请参照一下。
去年《透视基础讲座》的讲义资料见上文
Q:在画分镜的时候,应该怎样意识着 Layout 来画呢?另外对于自己的意图,应该如何通过分镜或直接口头描述,来传达给动画师呢?如能解答十分感谢。
A:嗯...这个稍稍有点偏离讲座的意图了,不好意思,我尽可能简单地回答一下吧(^^:)
分镜一般需要尽可能地考虑氛围细节和空间的整合性,以成为 Layout 的有效参考为目标,来进行绘制。不过一方面,也要留心不要画得过于细致。明确在画分镜时到底需要考虑多少 Layout 方面的问题是一件挺难的事。比起『考虑超过作品要求或自己能力范围的额外效果』,实际上还是应该尽早完成才对。
无论是分镜上的演技说明,还是指导演出时的口头表达,都应该适当控制一下对氛围细节的说明,大部分时候能把内容的作画顺序传达清楚就已经很费劲了。
在这一点上,宫崎骏先生的分镜中有大量的氛围细节,只是读着也非常有趣。那种情况下,也常常能够在后期配音等环节中,为声优的工作提供参考。
不过对动画师做过多的氛围细节上的说明,反而常常容易引起迷惑,仅需要集中说明氛围细节的关键点,更多地以作画步骤的说明为主体,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这么做。
Q:不论是从年龄上还是从经验年数上看,恐怕都已经不能称作是新人了。跟 20 多岁的年轻人在一块儿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如果有参考书籍一类的,能否介绍一些?又或者有没有进行视频讲解之类的安排呢?
A:感谢您的参与。参加者也不一定非得都是新人,所以没关系的(^^) 。这方面不用顾虑太多来参加就好了。
参考书籍一类,之后会提供书单。
另外视频讲解的话,非常遗憾目前并没有安排。目前可以作为举办方将来的一个目标去考虑。
谢谢。
以上就是开讲前的 Q&A 部分!
那么,让我们在正式讲座上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