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河南大学中国史考研复习经验

2022-11-10 17:07 作者:弘毅历史学考研  | 我要投稿



现在距离研究生初试已经过去半年的时间,距离研究生复试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目前来讲,我已经收到研究生的录取通知,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回忆并总结自己考取研究生的心里体会,也希望能给其他的人一些经验。

1 初试经验

其实我的本科所学的专业是是经济学,之所以要学习历史学,主要是因为自己很喜欢历史。在高中时期自己学的就是文科,对历史有很大的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去做、愿意去做的事情,就是再难自己也能够将它克服,反之如果去做自己不太愿意或者不情愿的事情,遇到困难也会觉得很难,自己比较容易放弃。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考取历史学的研究生,目标明确,动力十足,才能让自己坚持下去,而不会导致最后自己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研究生的考试。接下来我将会通过政治、英语、专业课的复习来介绍经验。

1.1 政治

考研政治一共分为马原、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修法基、形势与政策以及世界经济与政治五部分。在考研政治的资料中,用的比较多的是肖秀荣、徐涛和腿姐的资料,我个人认为这三个人的资料,选择一套吃透就可以了,就是要以一套为基础,可以把其他人的一些资料拿来使用(辅助)。比如我,在复习考研政治的时候,我是以肖秀荣老师的资料为基础,视频用的是徐涛老师的,至于背诵的小本,我也是以肖秀荣的为主,看徐涛的小本,将一些有益的内容补充上去,帮助自己去复习,在临近考试需要背诵大题的时候,我也是用的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当然我也是关注了肖秀荣老师和徐涛老师的微信公众号,经常看一些他们发的知识点总结和题目,课下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做笔记,尤其是哲学部分,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要熟记每一个知识点,对于文科生来讲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对于理科生来讲就需要提前去准备。另外就是在做题的时候,我做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我会着重做哲学部分,我做了三遍,将自己做错的题目认真去做分析和总结,要找出自己的失分点,这样自己才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总而言之,我觉得复习政治就是选择一套书,然后坚持不懈的去学习,做好笔记和总结,重复的去记忆,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去背,形成自己的思想脉络,不能去依赖别人给你做好的框架,要自己去做,这样才会有收获。

1.2 英语

在英语的复习中,我用的是恋恋有词这本书,跟政治一样,我只选择一本书,然后坚持下去就可以了。我认为在英语复习中,单词是要一以贯之的,每天都要学习,不能中断。因为我本身的英语基础并不好,所以我每天都需要1-2个小时去记忆单词,然后在手机上去检验。当然,跟许多人一样,我也看了许多网课,比如刘晓燕老师的,其实在复习中,我并不去追求自己去每天刷多少题,而是去背单词、学习语法,从最基本的做起,从开始复习一直到考试前夕,我都是这样去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看了很多的解题技巧和写作技巧,但是我发现自己的基础不行,那些技巧对于我来讲是另外一种负担,所以我觉得如果自己的基础不好,就把语法和单词准备好就行,适当去做题,不要去讲求每天做了多少题,而是在意自己每天学到了什么,做完题有什么总结和感悟,慢慢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在考场上发挥出来就好了,这是我的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我不仅看了刘晓燕老师的网课,还买了一本田静老师的语法书,一点点看,一点点读,将每个句子都读透,在复习语法的同时,我每天都会做一到两篇阅读理解(当然这是在十月份以后),让自己保持做题的感觉,以免生疏。还有就是我买了一些英语作文资料,每天读一些或者背一些好的句子,让自己慢慢的去储备作文的素材,要将一些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保证自己熟读并且记住。单词、语法、做题等是自己每天都做的事情,长此以往,积少成多,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因为英语都是在下午考试,一般我都是在下午的时候去背单词和做题,让自己在下午的时候就养成一个习惯,保持很好的感觉,这样会帮助自己进行考试。

最后我还想说一些自己的考试经验,建议进考场之后,拿到卷子,首先写的是翻译和作文,然后再去些其他的内容,就比如今年,英语一的阅读理解比较难,我读完之后整个人都懵懵的,我很庆幸自己首先写了翻译和作文,如果首先去写阅读理解的话,那今年肯定是考不上的。

1.3 专业课

由于我是跨考生的原因,所以我选择的是历史学统考,在此之前我查了相关的资料,最终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出的统考九本,很幸运的是我买的是弘毅考研所出的参考书和复习资料,对于一个跨考生来讲,真的是非常得好。我在去年四月初的时候决定要考历史学的研究生,五月份的时候所有的资料就已经买齐了,而且弘毅考研还会组织一些考上的学长学姐来分享他们的经验给我们,说实话,对于我来讲,是非常有用的,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不仅如此,还建立了很多群,大家在群里每天可以问老师问题,老师也都会积极地给我答复,祛除我们心中的疑惑,大家也可以在一起讨论,学习氛围真的非常好,除了参考书以外,弘毅考研还有相配套的高分辅导笔记、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在最后的三个月,还有督学班、微信公众号和最后八套卷,里面有很多的政治、英语、专业课的题,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去复习,能够督促自己,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在复习过程中,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参考书是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书本,辅导笔记是工具书,不能只依靠笔记,不仅如此,每看完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要进行总结,按照大类进行总结,同时还要有一个框架图,方便自己去记忆,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考试之前始终保持知识点的连接。虽然去年考试的大纲发生了变化,名词解释的题型被取消了,但是我能感觉到这个题型的内容被放在了选择题和大题当中,尤其是论述题当中,我很庆幸的是在此之前我已经将名词解释过了一遍,并且自己在背诵论述题的时候也会去把名词解释过一遍,加深记忆,帮助自己更好的去背诵论述题。所以我觉得名词解释还是比较重要的,应当予以重视。专业课的考试和政治一样都是在上午,因此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上午一般都是复习政治和专业课,尤其是在考试的时间段,让自己做到真正的心无旁骛,锻炼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考试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被其他的事情所干扰。

专业课的复习我觉得应该是多读、多背、多写,要将整个历史连接起来,有一个整体的理念,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将历史学学好(个人观点)。

1.4 总结

其实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我所用的时间要比别人少,因为自身的原因,我没有与别人比时间,更多的是比效率,因此,我觉得如果自己能够更多的去克服自身的毛病和缺陷,结果应该会比这个好,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所以我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找到相应的办法去克服,现在难受一点、痛苦一点,总比考试过后后悔要强,这是我的一点个人建议。

2 复试经验

在查到初试分数后,我就在QQ上找到了河南大学历史学的考研群,在群里面找到了很多去年学长学姐,向他们咨询了一些问题,并且我也看了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研究生网,看到了复试所需要的资料,在网上就买了,平时就是看看书,在网上找一些导师会问的问题。在复试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老师都很好,不会特意的去为难你,你只要放平心态,心平气和的去跟老师说就行了,还有就是不要不懂装懂,不会就是不会,诚实就行,还有就是不足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上研究生干嘛,所以要保持好心态,不要过于紧张。


河南大学中国史考研复习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