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气球事件只是“表面创伤”,却暴露美国内心的恐惧,还真不好治

2023-02-18 14:23 作者:瞩望云霄  | 我要投稿

中美气球之争事件正在落下帷幕,但是对中国的警示却非常深远。虽然拜登声称,中美关系并未削弱,并补充说中国理解其立场。但是,一个不可控的气球引发的“神经反应”,也让中国明白自己必须理解和应对的政治现实。用新加坡原外交部长杨荣文的话说:美国的忧虑情绪和情绪化反应可能成为政治的一部分,并影响外交政策。美国政客整体上对中国有些歇斯底里,他们的内心是恐惧的。

那么,中美关系有可能出现大的滑坡吗?其实也不太可能。从美军最近不断“打球”的情况来看,似乎在强调这类情况比较多,有意在降低中国气球威胁的论点。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美在经济合作领域深度融合,美国离不开中国,就会想办法维系中美关系的护栏。


气球事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中美关系表面的创伤,需要时间才能愈合。中国承认与美军沟通气球事件,说明两国基于稳定双边关系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真正影响中美关系的,其实根本不是气球事件,而是有关于脱钩和中美芯片战争的言论,但两国的双边贸易仍在继续增长。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报告,随着中国增加大豆等食品的进口,中美货物进出口额在2022年达到创纪录的6906亿美元。

2018年,中美进出口额的历史最高点为 6590 亿美元,这也证明中美之间除了高科技行业以外,贸易规模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

之所以说美国离不开中国,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制造业超级大国,能以极低的成本生产很多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东西。拜登想在对自己有利的领域与中国竞争,在需要中国的领域与中国合作,这一点不会变。美国财长耶伦计划访华,中国方面则表示欢迎,进一步说明两国继续创造沟通合作的氛围。


虽然中美经历了一次“创伤”,也能被时间治愈。但是,美国人对中国强大的恐惧被彻底曝光了。这就带来第二个问题:这个病有办法治疗吗?

说实话,中国以后可能会想办法避免类似气球进入美国领空的“不可抗力”事件。但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已经维持了上百年霸权的国家,而且本土从来没有受到过威胁,突然要面对中国这样有实力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存在着严重的不安全感。对于美国政客而言,不能在强调中国威胁论的时候站错队,否则会被选民抛弃的,美国议会419:0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从中国的角度,也有办法帮助美国治疗这样的病,具体有两种:短期内,对美国气球进入中国领空事件进行实时通报,有来有往,给美国人一定的对等感和虚荣感。

长期内,还是要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方面超过美国,在中美军事科技竞争领域打败美军,让美国人慢慢适应中国的强大。当中国国力成就世界第一时,中国的气球对美国访问就是“和平使者”和不可抗力,美国民众也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所以,气球事件虽然结束了,留给中国人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中美都很重要,但是让美国人接受中国的强大,避免过于情绪化看待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基于追求全球霸权和绝对安全带来的焦虑,真的不好治。

气球事件只是“表面创伤”,却暴露美国内心的恐惧,还真不好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