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首次展出!就在福清!
日前
得趣天真·野腔无调
——黄道云艺术作品展
在福清侨乡博物馆展出
这是本土艺术家首次在福清举办瓷画艺术展也是第一次以福清山水人文风光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个人展
此次艺术作品展展示了黄道云先生山水、人物花鸟画、瓷器艺术等作品共180余件
艺术家黄道云,出生于福清江阴镇,幼年喜爱绘画,青年时期考入福建省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在文化馆工作的他,遇到了出国留学的浪潮,一次跃身,即在异国他乡浮沉十多年。期间,他脚步遍布世界三十多个国家,游历世界各地体验异国风土人情,仍不忘写生画画,这段经历为他后期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瓷画,又叫瓷板画,是以在瓷器胚胎上作画,然后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画在瓷上,瓷在画中。”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黄檗山万福寺、石竹山、东关寨、瑞云塔等福清特色景点跃然于瓷板或瓷器上,雄浑古朴的苍茫气势扑面而来,给人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瓷板画的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与纸帛等材质的绘画作品相比,瓷板画具有独特的细腻质感,其平整光洁的形式更显出高雅纯净。此外,瓷板画材料性能稳定,不怕潮湿和霉变,若保管得当,能保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鲜艳色彩。
不过,瓷板画在烧制过程中
还面临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瓷板画在烧制的过程中容易翘、容易裂,容易变形,裂了的话,这幅画就不能要了,因此烧制难度十分大。”黄道云介绍,瓷板画烧制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方才成型。成型后,还要再经历如瓷板的釉色、平整度、光滑度等多重严苛的挑选标准,成功率极低。
一个作品的背后
往往凝结着艺术家的心血
瓷板画从创作、到烧制
就是“把一切交给运气”的过程
“釉里红,不容易烧制,它这是窑变出来的。窑变讲究的就是‘入窑一色,出窑千彩’,进窑的时候颜色是一样的,出窑的时候,自然变色,这个运气交给温度,温度来决定它烧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很偶然性的。”在现场,记者巧遇了黄道云的学生林子,她向记者认真介绍釉里红瓷画。
一次次的创作,一次次的烧制
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尽管如此,多年来黄道云先生依然坚持瓷板画创作
“很多艺术家年龄大了可能固步自封,不愿意再尝试新的创作方式,黄老师虽然年龄很大了,但是他不局限于某种艺术表达形式,勇敢迈出福清文化艺术向瓷画领域探索的第一步。”林子说,黄道云先生曾孤身一人前往景德镇、德化,对土质、釉质、颜料以及烧制工艺,做了一系列严谨的探索和尝试,经历数年,创作了有个人艺术语言的青花瓷瓶、青花瓷板、彩绘瓷瓶、彩绘瓷板……黄道云先生身上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激励着后生们在艺术之路上坚韧向前。
陶瓷是文化的结晶,承载在陶瓷之上的创作更是艺术的精华。此次作品展,是福清本土艺术家将瓷器文化与传统国画艺术完美结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黄道云先生的艺术思想得以在陶瓷工艺上绽放和抒发,融合出独具特色的画意风格,使瓷有了新的艺术内涵,他的艺术创作之路,也因创新而致远。
我的家乡很美!我就是想把福清的好山好水画出来,通过瓷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这种艺术形式传播开来,让福清文化源远流长。
谈起家乡文化对于自身绘画创作的影响,黄道云形容,家乡是他创作的源泉。用画笔,让福清的好山好水走向世界,是他的孜孜追求。
在一抹抹妙手丹青中在一缕缕翰墨清香里黄道云先生以心为笔、以情为墨诠释了一位老艺术家对自己故土的热爱
本次展览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福清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福清市博物馆、福清市美术家协会、福清市侨乡画院承办。
接下来几天
小伙伴们还可以到现场观展哦展览将持续到3月15日
活动地点
福清侨乡博物馆
温馨提示
▼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早上9点-下午6点(周一闭馆)
总投资1.269亿元!福清这所学校顺利封顶!壮观!25万尾“鱼宝宝”在福清这里安家啦!生死救援!福清这场演练超“硬核”!
精彩视频推荐
壹福清
,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