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框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素材

2022-08-06 12:21 作者:讲历史的齐老师  | 我要投稿

一、文字、图片资源:

  资源一

  【主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内容及形式】

  展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程”,探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能审议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六、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八、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九、其他。

  【目的】

  认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进而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教学使用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图,图中呈现(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系,(2)人民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进而讲清楚,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运行。

  资源二

  【主题】“民主集中制”初探

  【内容及形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疫”在全国打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根据习近平主席指示和李克强总理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1月20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湖北省等有关地方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探究问题:在疫情期间,中央统一部署,湖北省等有关地方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中体现了什么?

  【目的】

  理解民主集中制在国家机构中的表现,感受民主集中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使用建议】

  1.此部分用于“民主集中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并清晰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

  2.在学生对民主集中制有了以上理解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组探究: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国家机关在哪些具体事件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并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小组讨论后,进行分享交流。

  资源三

  【主题】规范权力运行——权力行使的法定程序

  【内容及形式】

  材料一:

  行政执法人员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严格遵循以下程序:

  1.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人员身份;

  2.告知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

  3.听取当时人的陈述和申诉;

  4.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写明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行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5.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材料二:

  公安部举办了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主要围绕刑事、治安、交警等几种在现场执法时遇到的具体问题,统一视频演示了执法的规范与标准。

  

  规范指出,人民警察证是人民警察执法证件,民警执法时应随身携带。便衣民警应该主动出示,着装民警可不出示人民警察证,但在执法对象要求出示时应当出示,民警现场查验居民身份证时,对于执法对象出示身份证并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的要礼貌放行,出示身份证件并接受查验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如果拒绝配合并与民警纠缠,民警可以采取口头传唤、强制传唤等措施。规范要求民警要有效使用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固定证据,要向围观群众表明身份、说明情况、争取配合,对于暴力抗拒或阻碍民警依法履职的劝告无效可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公共安全的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民警执法时,面对群众的围观拍摄,规定要求,在拍摄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民警要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在镜头下执法,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

  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进一步研究细化执法情形和执法规范,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中,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探究问题:为什么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遵循法定的程序?

  【目的】

  理解法定程序可以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从而保障公民的权利。

  【教学使用建议】

  1.查阅资料。可让学生课前查阅几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的规范性程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并简要说明这些程序设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观看视频。教师提供有关“教科书式的执法”视频,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法定程序怎样规范了权力的运行,并保护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二、活动资源

    活动一

  【活动主题】我们该怎样管理?

  【活动形式及要求】

  完成图示。请同学们根据班级管理的方式图,补充完成管理国家的方式图。

  

  【目的】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的联系实际生活,类比理解国家如何组织国家机构,使学生对宪法、对政治生活有更加直观、真实的理解。

  【教学使用建议】

  可用于本框题的课堂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如何组织国家机构,

  活动二

  【活动主题】“权力与腐败”初探

  【活动形式及要求】

  课堂微辩论:正方—“权力必定滋生腐败”,反方—“权力未必滋生腐败”

  将学生分成正反两部分,确定辩论规则,如轮流发言、每方发言时间不超过30秒等,各方由一名同学总结发言,陈述最终观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辩证看此问题,深入探究理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目的】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权力,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造福于民,用不好贻害无穷,引出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通过课堂微辩论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参与的积极性,并能深入认识和思考问题。

  【教学使用建议】

  1.课前进行微辩论准备,进行正反双方的抽签,并根据代表的观点,进行材料的学习和选取。

  2.明确微辩论的要求:首先把控辩论时间,由于此活动是课堂中的一个小环节,建议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

  3.教师提前搜集正反双方的论证、论据资料,对辩论主题进行提炼性的总结和提升,并能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错误观点或表达及时进行纠错。

 


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框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素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