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 | 北大集电备考三个月一战上岸:现在启程,就不算晚!
start !OK!
📄 个人情况: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初试成绩:360+,复试成绩:90+。本科就读于某中游985的微电子专业,大一的时候还在认真学习,然后有半个学习在家里没有学习状态。大二的时候课程突然增多,完全静不下心来,绩点下滑惨重。大三抱着幻想准备保研,背水一战,惨遭失败。于是三个月备战考研,一战上岸(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忙实验室和各种比赛,当时是一门心思在准备保研的)。我的初试成绩不是很好,专业课也考的不是很好,复试分比较高,也算是复试逆袭了。备考时间短,也是我选择软微的原因之一。可以给大家一些短期备考,快速提分的建议。估计专业方向排名30-40名吧。
📄 院校选择:
我为什么会选择北大软微呢,和我自身情况有关系。因为当时预推免,各种面试完就已经九月中旬了,严格来说我的备考时间是87天。软微一门数电的专业课对我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然后是个人的经历,因为当时过了很多预推免,有浙大南大和清华,其实导致了我心里很不平衡,所以北大光环对我是很受用的。其次,软微的师资是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很好,考上软微也是可以选本部的导师的。而且因为软微招生人数一直较多,考研难度一直是不算太高的,所以我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没有过分的追求完美,数学、专业课或者英语政治,都只需要我们拿到一个中等偏上的分数就可以了。不需要数学一定要上130或者140,专业课也不要求一个错误都不能犯,容错率是比较高的。
发展方向上,其实就业和科研,器件材料设计,考上了大家都是可以有的选择。但是想要选到自己心仪的方向,势必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但是考上了软微是有这个资源和选择的权利,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 考情分析:
今年没有考研人数公布,但是最近几年的分数线一直比较稳定。以往的政治分数线都是55,今年降线了到了50也是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卷子的难度之类的。不过大家还是应该注重政治,注重选择题。对于分数线,我记得苏世一位学长告诉过我们,软微集成这几年分数线已经趋于常态化了,是不会有太多的起伏,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不用过于担心哪一年会暴涨,或者哪一年爆冷。然后就是前三年的专业是包含集成和电通的,所以大家在复习往年题的时候,不管是初始题目还是复试题目,都要有取舍。最后一点是今年的初试复试占比是有变化的,往年都是3:7,今年是4:6,复试占比提高,也提醒大家更要注重本科阶段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 初试备考情况:
因为是一战,我的考研地点就是图书馆了,选一个合适的固定的位置;时间就是九月中旬开始,每天9-22点。我中午不睡午觉,可能因为早上起的比较晚,要是太困了就在座位上趴一小会。

备考工具:IPAD我是很需要IPAD来听课、刷政治选择题和背单词,错题本,小刀双面胶(这些是用来整理数学错题用的)
时间安排:9-12点:数学2-5点:专业课6-7点:英语7-10点:错题整理10点-12点:背单词以及政治
实际考研我并没有这么严格按照时间表来,虽然只有三个月,我学的还是比较放松。
数学
⚪️9月中旬-10月中旬
持续看课,直接上强化课,武忠祥高数,李永乐线代,余丙森概率论。他们的这三本资料我都买了,只是为了上课方便。这样比较方便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可以节省时间。至于题目,我只把高数做完了,其余两本没有做,只是把课上完了。但是后面我发现大题总考的章节,就特意去做了做。
⚪️10月中旬之后
我原本是打算把李林880刷完来着,我同学告诉我直接上真题吧,880也就没有刷了,直接上真题。我是一个狂热的刷题爱好者,每天早上一套,觉得这一天就成就感满满。刷完改一下有个分数,就可以去吃饭了。虽然一开始刷题有很多不会的,我记得我第一套卷子才79,但是这也没关系。刷到11月中旬就差不多能上一百分了,真题也刷的差不多了,就买模拟题,李林6套卷4套卷,张宇8套,合工大共创超越5套,这些是必须刷的。还有一些别的卷子我也买了,但是最后那两个星期封宿舍加上自己又阳了,就没刷了,就一直在改错。改错的方法就是拿着错题本做一遍,对了就可以去掉了,还是错的就做个标记,看一遍解析,下次继续做。我的错题本就是厚厚一本,大家还可以把经常记不住的公式用一个本子记下来,最后两个星期就只看错题本和笔记本。

政治
⚪️资料肖一千(个人更建议用小程序刷题,因为用纸质版改错很麻烦,一个一个看很不方便,小程序方便很多。包括错题重刷都做的很完善,复习主打就是一个节省时间),腿姐冲刺背诵手册,肖四肖八(肖八只做选择题,肖四大题我是全背下来了)。
⚪️课程
腿姐技巧班的资料,搭配腿姐技巧班一起用。一些重要的章节和知识点会记住,包括之前数学我也是买了三位老师的强化班的书,这样听课会更方便。但是背诵手册,我也没有背完。技巧班和冲刺班的课,我只看选择题,不看大题。这样看起来很快,每天十点回宿舍,花一个多小时看一节课。然后就是用小程序刷题,先刷肖一千,一天五十道题,后刷各种模拟题,模拟题一天刷一套。我推荐所有的选择题都用小程序刷,这样改起来方便,再做错题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时间节点
政治在十月中旬从腿姐技巧班开始,每天晚上听一节课。其实听腿姐的课我是带着很轻松,听故事的态度来上的。课上完之后就每天晚上50道肖一千,然后是各种模拟题一天一套。冲刺班出来的时候我也上了课。12月会把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拿出来背专业课的知识点和腿姐冲刺背诵手册上的必背知识点,腿姐冲刺班会说哪些知识点必背,但是很多知识点是既为了大题也为了选择题,反正一切以选择题为主。最后一个星期,阳了精神也不好,题也刷不动了,就只背大题。肖四的大题我背完了,因为我记得今年考研的大题其实也有最后一套卷子的题目,我还是很庆幸我背完了。本来也没给大题多少时间,我觉得背完肖四是我的底线了。
英语
英语我要说的就非常简单,每天两篇阅读或者一篇完型一篇新题型。每天100个单词,虽然也不是每天都能做到,前期贵在坚持。至于做题,我前期也会把陌生单词记下来,但后面我发现我翻的次数比较少,我觉得意义不大。那么遇到重要的单词,建议你们可以在背单词软件上给他做一个重点标记,之后整理一个自己的单词库。如果时间不足的话就不要做了,因为有很多UP主会做一些必背的真题词汇,我当时背了很多。包括政治,很多UP主会做一些易混淆知识点汇总,也可以背一背。12月可以背一背作文模板,或者自己整理一个适合自己的模板,而且自己要找真题写个5篇左右,要熟练地使用自己的模板。
Tips:10年以前的完型可以不用做,太难了,其实后面考的比较简单。
专业课
⚪️ 9月中旬-10月中旬
我是先听了网上的网课,其实收获不是很大,有点浪费时间,所以听完课做专业课真题,觉得很困难。但是不会的知识点我会马上找到书上对应的章节去看书。其实现在网上没有特别合适的数电课程的资源,有需要的话可以报名苏世全程班。因为我当时时间很紧迫,苏世的课程包括往年题、思考题、概念题,节省了很多找资料的时间。它的视频课程,也帮我很高效地过了一遍知识点,毕竟是很有针对性的。当然我们一定是需要有一个过程,自己死磕专业课的书,然后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书彻底看了一遍,课后习题做了一遍,康华光有一个习题的书,带答案,很厚一本,直接在上面做,我觉得很快,不会的折起来多做几遍。然后就是刷真题了,一天可以做两套,做完以后专业课就已经变得非常简单了。

⚪️12月
就着重关注概念题,我把以往真题的所有概念题做一个合集每天看一遍,然后就是极尽所能地搜集每个章节可能考到的概念题,做一个总结。对于课后思考题,自己整理起来会比较麻烦。我当时自己试了一下,很浪费时间,就报名了苏世的课程。他们会有整理好地课后思考题地答案。当然12月还是需要每天一张真题卷子练练手,不能手生。一天可以做2-3套真题,大部分时间是两套。然后整理错题,还有把上午没有整理完的数学错题整理完。其实专业课一整个复习下来可以做个3-4遍,只要真题烂熟于心了,专业课已经到来120的水平了。
复试
现在讲起来比较早但是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讲一下初试之后我的复试准备计划就是,学习半导体物理,学习模电,回顾数电。其他的课我就没有看了,因为我是学微电子的,我主要的课程就是这些科目。半导体物理我推荐蒋玉龙老师的课,模电推荐郑益慧老师的课,但是这两个视频很长,如果时间来不及,建议大家看一看速成课。数电就拿着自己的笔记好好复习,也可以对着书翻一遍,不熟悉的地方着重记一下,把数电复习就放在最后来做。
Tips:希望大家不要过分关注计组,微机原理之类的课程,还是应该把自己学过的课程好好复习一下。
📄 比赛、科研和专利:
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是985科班,有两篇论文,四篇专利和六个比赛的奖项,所以我的简历是比较好看的。如果大家有这个兴趣和精力,同时你们的学校有鼓励你们参加比赛的资源的话,我会建议你们打打比赛。你会认识很多优秀的人,你自己也会变得更有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寻找一下你自己喜欢的什么方向,其实找到自己喜欢什么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这样等你初试过了,个人陈述里填写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时候,也不至于不知道填些什么。
给大家推荐几个比赛: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这个集创赛是我们专业最对口的比赛,虽然我自己没有打过,建议大家报名试一试,肯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这个比赛更我们有一点关系吧,虽然不是很对口,但是他在很多学校都是A类比赛,认可度很高。我就是参加的这个比赛,我是软件手,其实可以学到很多Verilog的知识。
FPGA创新设计大赛:这是个小赛系,但是很有用,有机会可以参加一下。
蓝桥杯专业技术人才挑战赛:虽然近几年对它的评价不太好,但是毕竟还在高校排行榜里面。我参加的是单片机赛道,如果大家想参加的话,就把B站小蜜蜂老师的课上完,基本上就是省二以上的水平了。当然他还有一个EDA赛道,也是对我们专业很有用的。听说比起单片机赛道,拿奖率更高。
我前面推荐的都是和我们专业比较相关的比赛,我觉得参加比赛要抱着学东西的心态去参加。我以前就掉入了拿奖的怪圈,参加了很多不相关的比赛,浪费了很多时间,后面对于找工作或者复试作用不是很大。
对于科研:
我们微电子专业,就分材料器件设计三大块,我建议大家在找实验室之前就选好自己想去的方向,在此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材料:最好发专利,论文的方向;器件:好发论文,专利地方向;
设计:没那么容易出成果,但是能学到东西,以及未来的薪酬待遇都是有目共睹的。
温馨提示:对于专利,我特别强调一下,你不是一定要有非常成熟的数据,它可以只是你的一个想法。一个idea你就可以发一发,毕业之前你肯定拿不到授权,但是有一个写专利投专利的过程,说明你也具备了一个能力,他会一个星期之类给你一个申请号。
📄 写在最后:
有很多学弟学妹问过我就业的问题,我也去找过工作,结果还不错。实际上我们都是辛苦学习考上来的,软微、上交或者别的学校的硕士已经可以满足你过所有公司简历的初筛了。就学校这一块不会成为你的阻碍,甚至会成为你的加分项。后面就要看你自己的专业课笔试过不过硬,还有你的项目你的能力了。也不能指望考上软微就可以摆烂,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最后的焦虑困境其实更多还是自己的努力造成的。
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别人给我们加油呐喊,我觉得我们需要的是快乐乐观的朋友,我有一个很乐观的同学,他是复习的比较久了,所以他有一种松弛感。其实和这种同学在一起学习我是比较放松的,我有一些代入感,代入他的心态。他没事就和我们出出政治题,讲讲笑话。我希望大家能做一个开心放松的人,如果你们觉得自己比较容易焦虑,就找很乐观,心态很好的朋友聊一聊天,这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法。我一直都相信人是有一个能量场,这样的朋友应该是所谓的旺友的正能量场吧。

⬇︎⬇︎⬇︎⬇︎
其实我的考研历程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对于苏世的课程分享,对我个人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1.节省找资料的时间,往年题、思考题、概念题,我当时时间比较紧迫,可以节省很多时间;2.课程分享可以帮我再过一遍知识点,查漏补缺。当然我们一定是需要有一个自己生啃课本,课后习题和往年题的痛苦的过程。苏世的课程可以当一个辅助,而且我当时还有一个最大的需求是能有思考题的答案帮我补一补概念题。而大题还需要同学们自己理解,这个不难,我对大家有信心。
3.模拟笔试包括后面复试的模拟面试,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我们自己也需要拿着往年题来模拟考试2次以上的。然后你们过了初试,也需要自己和同学在模拟面试一下。所以我当然是希望能够花小钱办大事。以上就是苏世的课程给我留下的比较印象深刻的地方,大家也可以自己考虑一下自己的需求。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祝各位同学都能如愿以偿,我们软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