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威医生讲解:手指再造发展史

手指再造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 ,初代手术只是重建简单的挟持功能,而且手术成功率不高。经过一个多世纪发展,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进步,手指再造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初代再造受限于当时的技术科技水平,主要注重再造指体的成活,但随着人们对手指功能即美观度的注重,不再满足于指体成活,于是手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手指再造的发展经历的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就是腹部带蒂皮瓣,皮瓣移植后的血运暂时完全由蒂供应,移植后,皮瓣与植皮区建立新血运关系,待皮瓣能从植皮区获得充分血运后,方可将蒂切断。但腹部带蒂皮瓣手术需要用到的组织量太大,待恢复后手指色素沉着严重,美观度低,且需长期制动患肢,会导致手指关节僵硬。


腹部带蒂皮瓣手术
手指再造的第二个过程“脚趾搬家”,手术专业名称叫做“足趾移植拇指再造”。顾名思义,就是用与手指结构相似的脚趾替代缺失的手指,以达到重建手指功能的目的。而移殖到手里的脚指头不仅短,外型也不好看,作用也是缺乏,脚趾也破损,因而该方式也慢慢淘汰。

于是,3D全形手指再造技术性应时而生,但很多患者不明白3D打印技术在手指再造上面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另一只正常的手的成像,通过3D技术,1:1的打印出需要再造的手指模型,雕刻手指的过程中进行参照,根据手指缺失的大小和外形等实现精准再造,使得手指再造手术的精准性和美观度有了质的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