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提升思考力的几点建议

2023-07-16 00:00 作者:考研保研直通车  | 我要投稿

是全盘接受现象本身或者别人的观点。质疑之后是整合分析信息,从质疑点切入到深度思考,深度分析。最后是自己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建立质疑和整合分析基础之上的独立结论。

 

2.思考的三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将“一时的想法”当作“思考”。

思考是有套路、有流程的,而不是什么“灵机一动”。

 

比如技术架构师在设计架构师,绝不是上手就整。而是要从业务分析,人员分析,技术选型,团队现状入手,并且大部分架构师要具备足够强的抽象思维,分层思维,分治思维,演化思维。

 

然而,大多数人在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时,往往是单纯地把一时的想法拿来做解决方案。这种时候如果别人问你一句为什么,你就很可能拿不出更多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尤其如果是团队的领导人,更不能拍拍脑袋就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没有智慧作为前提的果断只是鲁莽罢了。

 

第二大误区:把“假设”和“结论”混为一谈。

比如,作为产品经理,在分析了分销系统后,可能会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用户都爱占便宜,因此分销系统是能快速提升销量的方法。整个逻辑推演看似流畅,但是如果前提“用户都爱占便宜”不成立,后面的推演就没有意义了。

 

这个前提在没有被证明之前,其实就是一个“假设”。如果假设为真,那么推出的结论也是对的;如果假设失真,那么那就是在胡扯。

 

推断现象之后,我们可以提出假设,假设经过证明以后才能拿去推导结论。你的假设是否正确,是需要收集数据并且分析论证才行。

 

第三大误区:搞不清楚“现象”和“原因”的区别。

在许多问题中,往往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其他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有时候,原因导致的现象,又会引发新的变化,这种时候就看我们能不能追本溯源找到最本质的原因了。

 

比如,公司销售业绩不佳,在调查原因的时候,发现公司的销售人员工作时士气低落。然后,我们就觉得已经找到了业绩不佳的原因,于是各种团队建设活动搞起来。

 

但是如果根本的问题是产品质量不佳,让销售团队团建有用吗?士气低落很可能也只是现象而已。士气低落的原因,也许是经过努力仍然没能卖出产品。而产品卖不出去,原因可能是产品本身的设计有问题。

 

如果头痛医脚,那么只能一直病着。有抓到了问题的本质,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3.提升抓问题本质能力

思考力的本质是打破思维常规,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

 

那么我们如何训练抓问题本质能力?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问题的核心关键

 

思考之前,我们首先要明晰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到底是否具有价值。有时候问题本身可能不是问题。

 

第二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当你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关键是什么以后,就需要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自己能否调动哪些资源,掌握哪些信息,挖掘事情的本质。这个时候,之前的经验,直接的信息收集,或者从其他人那得到反馈都是深入分析的方法。

 

第三步:假设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当问题思考到某一深度时,往往你就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这还不够,你还需要运用头脑风暴法或者运用其他逻辑思考术,去找到其他更多的假设方案。并且这个过程要不断尝试打破定式思维。

 

第四步:对不同的假设深入分析并推演

 

把假设的解决方案放在一起,分别做分析做推演,找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假设。

 

第五步:排查和验证,执行,并获得结果

 

最后就是对解决方案进行排查和深度思考,当你的方案能够被验证时,你就能获得一个可执行的结果。得到结果后,你的假设就会得到验证。

 

第六步:复盘及沉淀方法论

 

在问题解决后,有了结果,对前五个步骤做复盘并沉淀方法论。这步很关键,能让你获得更大的认知上的提升,给触类旁通提供经验支撑。

 

拿提升产品留存举例。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现阶段产品的留存现状,收集行业产品平均留存和竞品平均留存,得出结论:是否要重点提升产品留存。

 

接下来我们需要收集产品目前的留存低的原因,分析途径有用户调研,数据分析,竞品分析,头脑风暴等等。

 

做完留存低的原因分析之后,开始假设各种解决方案。简化用户路径,改UI交互,产品价值点露出,新功能研发等等都是解决方案。然后分别分析这些解决方案是不是目前最核心的关键。

 

最后是开始执行推进,并用数据验证结果,并不断复盘得到产品洞察。

 

其实无论你是产品,技术,运营还是其他岗位,都可以尝试用这六步法来提升思考力,让你的日常工作不再是简单的习惯性的输入输出。

 

4.发掘提升思考力的训练机会

这点很关键,思维力的提升首先取决于你工作范围内的事情。除此之外,你需要发掘训练机会。比如做技术的,除了本职工作的成长,需要看专业书籍,或者去github上看其他人写的代码。光看还不够,需要思考你自己做怎么实现,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找到其中的本质。

 

做产品的,可以多看竞品或者其他产品。不要只看这些产品长什么样,要思考这些产品面对的人群,如果换你做你怎么做,这些产品还有没有可提升的空间。如果有,你怎么做,甚至做推演预测这些产品的下一步改进方向,把你的判断记录下来。过段时间观察这些产品是否做了这些改动,再来验证你的判断。

 

平时我们上班在地铁上或者公交车上,可以看到大量广告。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思考这些广告面对的人群是什么,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是你来操刀你怎么做。在头脑里做推演沙盘,是一个迅速提升思考力的途径。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提升思考力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提升思考力的几点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