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提琴教学法的新理念-2 (造桥法)》

2020-11-18 09:00 作者:陈康洎新  | 我要投稿

 所谓造桥法的理念是二头并进,一头“前山”另一头”后山”齐头并进,双管齐下,来指导小提琴教学。一头前山犹如围绕山以人工砌石梯螺旋有序而上,后山以绳素攀爬,手脚并用,腾空而行,跳跃飞爬无序而上。时空观,是迅速改变和加速提高技术水平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一头用“前山”即循序渐进法教程,按启蒙级、基础级、初级、中级、高级划分程度,各自包含哪些乐曲、练习曲、音阶,每一级所包含的主要技巧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难点,从微观上、整体上去把握掌控学琴每一个阶段之“序”,遂级而上,换句话说就是用时间换空间,按步就班,有序的发展上升,来逐渐改变空间或增大空间,来慢慢有”序”一级一级提升小提琴的级别技能。用时间来换时空,来改变条件,改变环境,是一个渐进有序的推进过程,时间是线性的、直线的,连续的,所以要等待时机,慢慢渐进式上去。而另一头“后山”走的是”空间”用空间来换时间,因为“后山”没有铺路,走的是空间,从而改变空间、改变条件、转换环境,转移地点、或者更换条件、增加条件元素、或借力或中介来缩短时间,改变时间的长短。而改变空间,即改变观念、改变思路、改变想法、改变方法,换而言之,用”空间法”来调整思路、调整方法,用他山之石重新组合,改变组合,增加组合元素,从而来掌控时间的长度,来跳跃式的,指数级提升发展、扩大、增加、增强空间,我认为神童的出现,无疑是走“后山”的天份能力!所以有天份琴童就应该尽早接触学习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和巴赫的6首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等高难度教材和乐曲,其实走后山也不用惧怕,古人云:戒惧致福!当你爬山时不用去看山顶,而低头在先生(老师)引导下慢慢推进而上,换句话说,你走后山空间的一小段,是前山绕山走的 n圈长!其实可以换位思考,有时候练点难的高级的东西,并不是为了完成解决它!而是为了当下的练的东西能顺利通过!练点高难度的技术也是为了懂得他的思路、理念以及训练“锤打热处理“的化铁为钢的过程来对待当下,有居高临下,犹如对付当下会有小菜一碟之功效!此一举二得之法会对前山前行的困难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许,一不留心把高难度也拉下了,不就成了神童了!退一步,加快了学习进度,达到了跨越式发展的最好的方式,实现了换道超车!若能前山走走,后山爬爬;累了,停在前山,再走前山,犹如造桥齐头并进,两头前进的时空法来获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效果!

《小提琴教学法的新理念-2 (造桥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