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务员和国企员工有什么区别?

2022-01-06 09:46 作者:初心公考  | 我要投稿

公务员和国企员工最大的区别在于编制,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而国企员工并没有编制,身份的差异带来了种种区别。


1、二者编制不同

国企虽然由于性质的特殊性,和党政机关藕断丝连,但实行的是市场化管理,正式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劳动法》进行管理,本质上属于企业职工。

最新的《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才使用编制。换句话说,我国的编制只有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种,并没有所谓的“国企编制”。

当然,国企和私企不同,不能随便招人,每个正式员工都要登记在册、报国资委备案,名额是固定的。所以,国企的正式员工也被叫做在册员工,实行员额管理。

但是,员额管理不等同于编制,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而公务员属于国家干部,使用行政编制,不用签订任何合同,而是转正的时候办理公务员登记,填写《公务员登记表》。


2、二者的招考方式不同

公务员目前实行逢进必考,除了国考、省考之外,常见的还有公安联考、选调生考试。其招考是由组织部、公务员局统一组织的,是目前最为公平的考试之一。

而国企的自身规模不同,招人方式也比较多样化,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校招,是指面向应届毕业生的统一招聘,主要以央企为主,其流程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也有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环节;另一种是社招,主要以地方国企为主,流程相对简单一些。总体而言,国企的招聘由自己组织,是否录用的决定权在国企自己手里。


3、二者的收入有区别

公务员的收入是非常透明的,主要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组成。其中,基本工资是全国统一的,津贴补贴和奖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挂钩。

总体而言,公务员的收入比较平稳,同一地区、同一级别的公务员基本没有差别,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属于小康水平。

而国企员工的收入差距非常大,既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挂钩,上海的国企好于福建的国企;也和所在的岗位挂钩,领导层与普通员工有明显的差距;还和企业的规模挂钩,央企的收入高于省属国企,高于市属国企;更和企业的效益挂钩,效益越好,收入越高。

总体而言,垄断型央企的员工收入会比公务员高不少,但也有部分县属国企的经营状况不良,濒临破产,连员工的工资都难以保障。


4、二者的政治待遇有区别

公务员由所在地区的组织部、公务员局进行管理,根据职务职级的不同,享有不同的政治待遇,例如干部管理权限不同、文件阅读权限不同、办公用房面积不同、出差补贴标准不同等等。

而国企普通员工属于企业职工,管理权限在企业自己,谈不上政治待遇。

但是,国企领导班子成员的管理权限在地方党委,其政治待遇和公务员领导差别不大:一方面,都由地方党委进行任命;另一方面,能够参加所在地区的重大会议、重要活动;再一方面,文件阅读权限也基本相同。


5、二者的社保缴纳有区别

公务员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不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而国企员工缴纳的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是否缴纳看国企自身,大部分国企员工退休后的养老金比不上同层次的公务员。但是,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其他险种是必须要缴纳的。

而且,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报销比例比国企员工要高。


6、二者的交流方式有区别

根据政策规定,公务员和国企员工之间是可以互相交流的。

但是,公务员想要转到国企工作是比较方便的,被称作为正向交流,只要愿意放弃行政编制,在程序上是没有限制的。

而国企员工想要成为公务员是比较麻烦的,被称作是逆向交流,必须要办理调任手续,一般要求市属国企领导班子成员以上才行。


7、二者的未来前景有区别

能够提拔的公务员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只是一个科员,但如果有志于仕途,公务员还是首选。

而国企员工想要走仕途,难度会非常高。另外,很多国企领导班子成员都是由公务员转岗而来,限制了普通员工的上升空间。



公务员和国企员工有什么区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