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阻尼设置方法
今天把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减震器阻尼调节方法分享给大家。
阻尼器调节分两种工况,分别为通用场景和极限场景。调节的顺序为先设定通用,再设定极限。调节之前,先将减震器阻尼环调整到中央位置,不偏不倚。
然后开始通用场景调节:选择一段连续破损路面,感受一下减震的效果颠不颠。如果觉得太颠,就把阻尼环向增大阻尼方向转动一节。就这样一节一节的调节,直到你感觉颠簸可以接受,而且减震器表现出满意的韧性为止。
接下来进行极限场景调节:极限场景为过减速带。个人建议摩托车过减速带的速度不超过20码为宜。单人可以稍高一点,载人则不要超过这个速度。为什么减速带是极限工况呢?因为减震器在过减速带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遭遇两次大的冲击压缩:一次是车轮冲上减速带顶部、一次是车轮重新接触地面。
设置减速带工况的目的是避免打底。所以你需要在通用工况调节完成之后进行补充调节。如果你感觉到减震器打底了,就把阻尼调节环向阻尼减少的方向转动一节。因为需要减震器在首次压缩之后以足够的速度恢复可用压缩行程以迎接瞬间到来的第二次冲击,所以要减少阻尼、加快弹簧的回弹速度。也是一节一节的调整。直到找出过减速带不打底的最低调节量,以保证通用工况的最低舒适度指标。
这样两种工况调节下来,你就能找到减震器既保障了使用寿命底线、又保持了一定舒适性的平衡点。中庸之道显然是最符合大多数人需求的。
这就是我的经验,我认为减震以避免打底为主,因为这关系到减震的寿命。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选择了合适磅数的减震器,并且不要让你的骑行方式轻易突破减震器的极限:比如高速冲过减速带或破损路面。
祝大家都能安全、愉快、而且舒适的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