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散不容小窥,一篇配置推荐让你看懂这三样的重要性
在DIY的世界里,机箱、电源的关注度明显没多高,即便是现在,仍有很多玩家对周边硬件产品不重视。很多人说,CPU、板卡、存储就像买车时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硬指标投入不会缩减,而机箱电源等周边则像车帘、胎压监测等软性投入,能省则省。

而实际上我认为该把机箱看成房子,也就是非常重要的所在,想象一下你住在茅草屋和住进别墅的感觉能一样吗?没错,我认为机箱就该是所有硬件的房子,房子是否舒适、空间是否宽敞、基础设施是否完善……都将决定所有硬件配合的流畅度和舒适感。

这款AMD锐龙R5 5600X配RTX3060的游戏机型参考价格1万出头,实际购买可能会便宜一些,AMD新一代第四代5000系列锐龙虽然产品很好,但是由于支持CPU矿场,这套平台的CPU价格不降反升。

AMD锐龙R5 5600X是一款目前热选且性价比不错的一款中端主流级处理器,无论是玩游戏还是视频剪辑使用完全足够使用,基于7纳米全新的Zen3架构设计,配备了6核心12线程,础频率为3.7GHz,加速频率为4.6GHz,三级缓存为32MB,最大的内存支持3200MHz,TDP热功耗为65W。

锐龙R5 5600X最佳搭配的主板为AMD B550芯片组,微星MAG B5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主板基于AMD B550芯片组打造,采用8+2+1路60A供电,搭配了第三代钛金电感,拥有LIGHTNING GEN 4高速接口。2盎司加厚铜强化PCB板设计,覆盖M.2冰霜铠甲及扩展型散热片。支持四根内存插槽,最大内存容量达128G,双M.2插槽,支持PCIE-4.0。

终于显卡价格有所回落,RTX3060从六千多价位降到了四千左右,不少丐版的RTX3060显卡已经降到四千层级,无疑是一大利好。我们推荐的是一款锁算力的RTX3060显卡,微星RTX 3060 GAMING Z TRIO 12G魔龙Z显卡,流处理器数量拥有3584个,核心频率达1777MHz,一键超频为1867MHz,配备12GB GDDR6显存,显存位宽为192Bit,电源接口2×8Pin,推荐使用电源550W及以上,采用三风扇散热,输出接口3×DP+1×HDMl。

早在DDR时代威刚的万紫千红系列内存就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游戏威龙是威刚旗下的主打马甲条系列。这款双通道16GB游戏版套条,采用3200MHz频率,支持XMP2.0一键超频,时序CL16。

微星SPATIUM M470 M.2 2280 1TB PCIe4.0 x4高速固态,采用群联PS5016-E16主控,东芝BiSC4 96层3D TLC颗粒,SK Hynix DDR4 2400MHz 512MB缓存颗粒,持续读取速度5000MB/s,持续写入速度4400MB/s,随机速度达到750K IOPS,1TB版耐久为1600TBW,5年质保。

机箱方面,微星MPG GUNGNIR 110L氪金枪2 AIR游戏侧透机箱为紧凑型中塔机箱,外观简约大气。最大支持ATX主板,共6个12cm风扇安装位置。单侧钢化玻璃设计,正面一半为非常高效的散热格栅。前面板为可拆卸的卡扣式安装,风场方便。机箱顶部与前面板为一体成型的钢板,颜值非常不错。

这款MPG系列A750GF电脑电源额定功率750W,针对RTX30系列显卡的供电设计,支持1至3个8PIN供电,为RTX30系列显卡提供不断的动力。采用日系105℃电容器,有效稳定供电。标配CPU、GPU、主板、SATA接口规格的扁平模组线,走背线自然是美妙的很。

微星MAG CORELIQUID 240R一体水冷散热器,MAG CORELIQUID系列水冷散热器由高质量材料打造,即使在压力测试条件下能保持耐用性并提供强大的散热性能。支持270°旋转的冷头镇嵌有ARGB光效的龙纹图案,水泵集成到冷排上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噪音。陶瓷轴承设计的水泵马达寿命可达10万小时。

微星G273QPF显示器不错,屏幕是无边框的(微边框)看着很舒服,色彩比较中和,看着很舒服,没有坏点,轻微漏光,几乎看不出来,各方面都不错,着重介绍一下微星显示器的暗部优化,真的是太好了,非常舒服,根本没有违和感,分辨率2k也很清晰不用一直弯着腰盯着小屏幕了。 27寸2K原生165Hz FastIPS 1ms电竞小金刚

它拥有一块27英寸IPS液晶屏,窄边框设计。分辨率达到了2K,原生支持165Hz刷新率,1ms灰阶响应速度,支持G-Sync防止画面撕裂。G273QPF平铺达到了125%sRGB / 93% DCI-P3色域,静态对比度3000:1,能够更加丰富准确地还原色彩细节。
聊完配置就该说说说为啥说“机电散更重要呢?”,就像开头提到的,你需要给自己的宝贝儿搭一栋茅草屋还是小别墅?你想要别墅的话,是要装套中央空调还是装几个吊扇?再或者卧室装空调再加几个暖气片?说好的CPU是发动机,放在家里最多也就是智能家居管理核心,那么从户外进屋的电力管理才是重中之重,不知道我这些分析是否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