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鹏博士,财报里的假动作

2023-11-23 23:44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11月12日,阿里云出现故障,导致全球使用阿里云服务的平台大规模宕机。除了阿里系的淘宝、钉钉等常用软件无法使用外,阿里的大客户们也都受到了影响。

          

星空君参与的一个涉及亿级用户的平台也挂了,被迫连夜加班处理。

          

这个平台做了南北分中心双活,可以实现北京分中心挂掉的情况下,秒级切换到南京分中心。然而万万没料到的是,这次故障是阿里云的一个组件,只要用阿里云,无论在哪个物理位置,都会受影响。

          

于是,跨云双活成为很多大平台的刚需。

          

对于绝大多数传统企业来说,缺乏互联网基因,跨云(如阿里云、华为云同步部署)的开发难度非常大,一些IT企业会承接类似的业务,协助企业顺利部署云端业务。

          

比如,鹏博士。

          

公司原本是一家宽带接入商,近年来开始提供“智慧云网”服务,自称开始了新的业务转型。

          

一、翻翻旧账

          

2018年(当时尚未发布半年报),星空君研究了鹏博士的2017年年报,大吃一惊。

          

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分析鹏博士的衰退。

              

          

有意思的是,2017年的年报显示,公司的净利润达到历史新高,一幅欣欣向荣的样子。

          

然而,星空君发现,公司进行了会计估计变更。

          

2017年9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变更会计估计。

          

中国的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最频繁的时期是供给侧改革的时候,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进行了会计估计变更。

          

因为那两年对钢铁企业来说,利润压力巨大,而资产负债率动辄超80%的重资产状态,每年的折旧是沉重的负担,赚的钱甚至不够折旧的。

              

鹏博士为什么变更会计估计呢?

          

其实主要也是利润的压力。

          

最好笑的是,某些机构,竟然出了“会计估计还原真实利润水平”的卖方研报。

          

鹏博士进行了折旧年限调整,带来了2017年年报中超过3个亿的账面净利润“虚增”,当然这是合法的,是会计准则允许的,却并不代表真实盈利能力提高了。

          

二、转型“假动作”

          

公司官网显示:

          

一方面,鹏博士不断升级与头部云厂商的合作规模,先后与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移动云、华为云升级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利用自有智能网络产品、行业解决方案、优势产品,为客户提供多云应用,不断加持中立云运营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鹏博士继续打磨云服务市场关键产品,自研的融合云运营平台与同类竞品差异明显,突显行业核心竞争力及产品优势。据介绍,融合云运营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多云接入运营能力、异构的资源管理服务、提供可视化全景图、自定义服务编排设计、高标准运维保障及监控、定制化方案绘制”等六大核心优势服务,在多个垂直行业实现突破,标杆案例持续增加。

          

智慧云网业务的持续增长,也意味着鹏博士的战略转型进入成熟期。

          

然而,公司的财报却并不那么“成熟”。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据公司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25亿,较上年同期下滑3.78%,归母净利润9700万,较上年同期增加115%。

          

又出现了和2018年非常相似的情况。

          

在转型之前,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收宽带费。目前中国的宽带使用模式主要是预交费,所以公司账面有大量的预收款(合同负债)。这种业务模式也让公司的现金流量表非常好看,公司常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大额正数。

          

随着业务的转型,这一切发生了变化。

          

任何不带来经营性现金流正向增加的业务,往往都是“假”动作。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从历年财报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逐年下降,2020年转为负数,至今都没有好转的迹象。

          

现金流量表是一张比较特殊的报表,年报才有对比意义,尽管如此,公司的三季报能在一定程度上书名问题,如果用三季报的数据对比,公司在2022年三季报的时候,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还是正数。

          

这说明公司的转型并不顺利。

          

三、转型本质

          

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到,在强化云网融合核心能力及持续扩大智慧云网营业收入的基础上,加快对数字经济产业园和算力资源的建设和布局,推进云+算力中心+算力网络+数字经济产业园业务相互支撑和融通发展。   

          

这段高大上的文字里,主要包含三部分的转型业务:智慧云网、数字经济产业园和算力资源。

          

目前看,算力资源还没形成稳定营收,主要业务是智慧云网和产业园。

          

前者主要面向政企,往往项目工程做得很大,毛利不高(10-20%左右),并且还要垫资入场(2023年三季报中,预付款项余额高达5.7亿),有非常长的回款周期。

          

后者则是需要巨额的投资性现金流支出,带来庞大的资金链压力。

          

公司近年来利息成本激增,三季报中达到了1个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很显然,公司的资金成本非常高昂。近年来表面上看起来略有下降,但也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公司正在加大数字产业园的投入,势必会需要更多的资金。在自有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公司可选的融资渠道不多,主要是贷款和发债。

          

公司称:鹏博士聚焦“云+算力网络+算力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核心基座业务融通发展,在保持传统业务持续迭代的同时,加快智慧云网、算力网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点业务高速发展,持续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布局,促进AIGC等新技术在应用场景的实际应用,持续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这个资金压力巨大的“第二曲线”,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还是要拭目以待。   


鹏博士,财报里的假动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