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令师渊享受的,是久违的再次用合格的厨具、食材来烹饪,流浪的时候可没有这种条件

2023-03-21 19:48 作者:思想家工会  | 我要投稿

哨颈短矛,整杆长度与民兵短矛无异,都是一人高出头,而矛头部分更细长一些,矛头与木杆的连接处是一根短铁管,钻了一排小孔,类似铁笛子,称作“枪哨”。

这样特制的短矛,在出手时根据角度和力度的不同,会发出各种凄厉之声,或许有震慑敌人的作用。

别的实际功能就没有了,而且造价偏贵,还不好保养,为了防锈要经常在铁管内侧擦煤油的。

帕曼得意地在头顶打耍短矛,使枪哨发出成串儿的咻咻声:“但是能把人唬住就很管用了,你看我俩站这儿这么久,那些村民都不敢过来。”

“这有什么好处,调查不就是要多和村民接触吗?”师渊抱胸问道。

“谁说的?用武艺把他们都镇住,祭邪神徒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这是我提出的‘耀武扬威’计划。”

“‘耀武扬威’,具体要怎么做?”师渊其实已经明白了,帕曼有力气和胆量,但比起调查,他应该更擅长打架。即便猜到了,师渊还是要问。

“要说也简单,我就经常差遣民兵队的人来村里巡逻,我还经常亲自带队,但那群懒汉不太容易催得动,听我指挥的很少。”

师渊表示很赞成这个方案,确实应该调动民兵接管村庄,只靠调查员是不够的,民兵缩在镇上只会让周围的祭邪神徒日益猖獗。

帕曼:“但是阿乖阁下和霍兰阁下一直不赞成我这个法子,他俩各有自己的路数……阿乖阁下总是在镇上向旅行商人打听祭邪神徒的消息,根本不亲自出马!还总说我这个俏老头的主意馊,打草惊蛇之类的。”

原来那个叫阿乖的矮小女调查员是这样做事的啊,其实在师渊看来不失为一种办法,师渊问:“那霍兰·克里斯托平阁下又是怎么做的呢?”

呵!那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啊。帕曼感慨,很赞许的样子,说霍兰总是假扮外国商人,装出一副根本没听说什么邪神祭坛的样子直接去跟村民谈买卖。霍兰自称没见过墨鹊也不认识民兵队的人,祭邪神徒给他讲鬼话他一点也不抵触,甚至装出一副想入伙的样子,一来二去连神使祭长讲课的日子都套出来了。

“啧啧,属实是个人才,只有真正舍生忘死的义士才办得到。”师渊嘴上也很赞叹,心里却止不住惋惜,此等俊杰若是还在世,一定要约来喝两盏茶才行。

不对?刚才的对话里好像藏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师渊感觉这几句话有重要的联系,特别明显,然而就是无法把握住,就像地上的影子,肉眼可见但是捡不起来。

“啊!这不是帕曼老哥嘛!…这一位是?”就在师渊试图将这些句子整理清楚时,两位民兵扮相的人凑到了身边。

师渊的思绪被打断了。

“哟!”帕曼一手提着短矛,挥舞另一只手向两位民兵打招呼:“你们也没偷懒嘛!喏,这个少年是你们新来的师渊队长。”说罢拍拍师渊的背,将师渊推上前去。

那两个民兵仔细打量了师渊一番,喊到师渊小兄弟好,然后对帕曼说他俩要接着往北去蜡松北二村巡视了。

“咱俩也要去北二村,一起呗!”帕曼提议,“人多气势足嘛。”

师渊赶紧举手:“我现在走不动!帕曼阁下,我今天连早餐都没吃呢。”

“什么,你没吃饭就来了?”帕曼特别震惊。但是师渊饿也不是装出来的,从蜡松镇往北到村子里这么远的路,即便乘着坐骑聊着天消耗也不小,他是真的饿了。

帕曼托着下巴想了想办法,吆喝那两个民兵找一户跟祭邪神徒没有往来的清白农家,“去替你们师渊队长借他家厨房。”

帕曼:“你们两个什么时候来北一村的?也还没吃的话就一起吃呗,正好我也该吃了。”帕曼请那两位民兵一起吃饭。

现在其实都下午了,换谁都饿,只不过出任务的人为了节约时间会压缩餐次,一餐吃很大分量力求一顿饭管一天,也挺不健康的。这种冬日热量消耗大,一餐吃得再多也不管用。

趁民兵去敲门的时候,帕曼又转过来对师渊很关切地说,往后出任务无论多紧急都要先把饭吃到位了,须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民兵们说服了一户人家,帕曼领着师渊进那院子。

不远,也在村中心,离水井就几步路,民兵将两头驴从水井旁解开,牵到院子里。

院子挺宽敞,中间几座小屋,当家是个弓背阿伯,揣着手,眼睛睁不开似的,杵在厨房门旁边。

“打扰了,借你家厨房一用,谢谢阿伯!”师渊向当家致意,但是此前买豆子的时候就撞上了低调的祭邪神徒,所以村子中心的富裕农户也不见得都能信任——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这次他身边可是有三个拿着短矛的人呐!这样的四人小队在村里已经很有威力了。

进了厨房,两个民兵便是一通翻箱倒柜,掀开锅盖、打开米缸找食材。师渊意识到这完全是流氓习气,便打发那两个民兵,让帕曼带着他们先去客厅坐下。

师渊朝门外那阿伯喊,用掉的食材都会付铜币的,叫那阿伯也去饭桌边等着。

把他们都安排明白后,师渊打开碗橱数了一下碗。如果连阿伯的兄弟儿女那份也要做,这里的碗是不够用的,但是很明显阿伯在民兵去敲门的时候就让家里人从屋子后面跑出去了,所以这里的碗完全够五个人用。

但是,师渊发现厨房里的食材少得可怜,米缸里尚且有些小米,墙角有一坛酸菜,门后挂着一串干辣椒。其他就只剩一些无需具体查看的调味料了,装在灶台上的瓶瓶罐罐里。

这当然是不合理的,住村中央的富农,家里人丁兴旺,不该只有这点存粮。何况连佐料都有这么多,却没有能充当主菜的食材?师渊断定,阿伯的家人跑出去的时候把香肠和腊肉之类能带走的全带走了。

这下就很难办了,师渊挠了挠头,只用小米、酸菜和干辣椒怎么才能做得出一顿饭?光是想想成品的味道,师渊就觉得难以下咽。这时候一个民兵端着铜质大脸盆进了厨房。

那民兵笑嘻嘻地让师渊看他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师渊低头往盆里一瞅,嗬!原来是烘干的湖鳟鱼,已经在水里泡着多时了。

湖鳟鱼,那不就是北方冰湖族的特产嘛,他们会捕捞这种鱼,烘干然后卖到蜡松镇。现在对市镇断了供应,没想到北一村的农民家里反倒有。

师渊有些惊喜,问那民兵怎么找到的。民兵回答:“刚才我们往饭桌前一坐,看到桌上有水渍。抬头一看这盆子就在房梁上哩!”他的语气颇为得意,看来这阿伯知道端着水盆跑不动,就踩着餐桌,把鱼藏在房梁上了。

提前泡起来了,说明这家人今晚本来就打算吃鱼。既然如此师渊便向民兵示意要将鱼买下,让他回帕曼那边。

如此便有了可以制作主菜的食材,师渊一合计,刚好可以做个辣口的酸菜鱼汤,再拿米缸里的小米焖一锅,就够五个人吃了。于是便里里外外地忙起来。

凭借娴熟的厨艺,没多久便做出了令他满意的一饭一汤,师渊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掀开锅盖一闻真是香得不得了,拿起汤勺尝一口,咸淡也正合适。在雪天喝这种辣的鱼汤,能驱散寒意,实在是一种享受!

而更令师渊享受的,还是久违的再次用合格的厨具、食材来烹饪,流浪的时候可没有这种条件。

陶醉得差不多了,师渊将热腾腾的饭和汤端上桌。他看到那阿伯在餐桌边弓着背,神色蔫蔫的,便宽慰阿伯说吃完会数铜币给他的,叫他别客气,一起吃——哈哈,来客反请当家的别“客气”,说出口之后师渊才觉得怪怪的。

帕曼搓着手,朗声笑着夸师渊手艺真了得,说刚才就闻到香味了,迫不及待想要尝尝。

 


#20令师渊享受的,是久违的再次用合格的厨具、食材来烹饪,流浪的时候可没有这种条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