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站写高考作文】得失之间,无论始终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其实,早已有人说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无论是起点、过程,还是终点,经历过,拥有过,就已余生足矣,毕竟人只能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又何必计较太多呢?
君不见,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坛大拿苏轼,苏东坡,历经宦海沉浮,晚年被贬至惠州、儋州等地,从此一蹶不振、一夕躺平,这里的得与失或可看成其仕途的终点,从他以后时光中所书的“倦夜”(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可见一斑。但说起另一首苏子瞻脍炙人口的大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虽亦是他被贬谪后所作,但内含气势可窥知其当时心态,是故,此处之失未必不是其后所得之起点,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君不见,人称“性灵派三大家”之一的袁枚,而立之年急流勇退辞官归故里之后,改江宁“隋园”为“随园”,“略施粉黛”以“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收江南大厨王小余于其间创《随园食单》,引得乾隆竞要来(还被他婉拒),最后还著有《随园诗话》留为佳话。要说起来,其辞官回家比人苏轼那可是更加滴主动啊,但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失之官场,收之商场”,如果没有他的这番主动致仕,哪有后来“随园主人”的名留青史。那么问题来了,袁枚,袁大家的得与失究竟算是终点?还是起点?亦或只是其人生中的一段段历程呢?
所以,还是那句话“You Only Live Once”,不管你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都是你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太计较“得”,或许有可能会得不偿失,有一句古话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说的也许就是这种情况。如果太在意“失”,那你很可能错过人生下一段风景,既把自己的心态搞糟搞坏,也可能白白丧失了做“随园主人”的机会哦。是故,对待得失,别太在意什么起点、终点,把它当成世间的一种试炼就好。生而为人,吾所得,驾鹤西去,无所失。得失之间,无论始终,何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