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翻译】海外关于宝可梦VGC 2018赛事衰落的大讨论Part 1:关于VGC模式本身

2018-03-12 03:11 作者:FalcoLau  | 我要投稿

原文:http://thegamehaus.com/communitys-crusade-change/2018/03/11/

原题:The Pokemon VGC community’s campaign for change(宝可梦玩家希望VGC有所改变)

作者:Eric Bartlett

题记:VGC(Video Game Championships)是宝可梦世锦赛(Pokemon World Championships,简称WCS)的游戏部门比赛,VGC 2018的规则是在任天堂3DS游戏《精灵宝可梦 究极之日/究极之月》上进行的6选4全国图鉴双打,禁止使用特殊宝可梦(民间俗称的一级神)以及幻之宝可梦(民间俗称的幻兽)。本文中的海外指日本海外,泛指欧美地区。日韩选拔宝可梦WCS参赛选手的制度和欧美很不一样,不在此讨论。

这个大讨论源于一个简单但几乎无解、让部分玩家不满或者悲观的问题。这个大讨论也许会让VGC赛事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地区赛数量减少 Regional numbers down

这个大讨论最初的问题是:为什么近年参加VGC官方线下赛的人越来越少?后来Aaron Zheng(知名美国华裔VGC选手,网名Cybertron)在推特上发了一个调查,希望他的粉丝能给出一些看法:

致我的粉丝:你为什么不参加地区赛呢(Regional,国内一般简称R赛)?如果能够详细阐述你的观点再好不过!

- 8%:我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 41%:太贵了

- 15%:我只会看VGC比赛,自己不去参加比赛

- 36%:不值得为此长途跋涉

最多人选的是“太贵了”(41%)和“不值得为此长途跋涉”(36%)。Aaron这个调查引发了reddit(打个比方好比美国的贴吧)的/r/Pokemon(好比我们的“口袋妖怪吧”)上一模一样的问题。在reddit上引发更广泛的讨论后,这问题变得更复杂了。

英语阅读能力过关的朋友可以去阅读由Jen Badamo(一位北美宝可梦赛事的裁判和主办方)在/r/Pokemon上发的讨论:https://www.reddit.com/r/pokemon/comments/82knwb/why_dont_you_attend_pok%C3%A9mon_regional_championship/

不值得? Not worth it?

最多人的回答是说根本不值得为了地区赛浪费时间和金钱去长途跋涉、准备和参加比赛。以前地区赛可是没有入场费的,但是近年开始都要收费了,视乎不同的主办方,有的地区赛入场费现在高达60美元。这里要承认一点的是,老玩家习惯了免费的比赛,新玩家不知道当年老玩家打比赛的成本这么低。然而看其他的电子竞技项目,入场费一般是要收的(约40~60美元),而且参赛选手还会加收额外的费用。那为什么到了宝可梦这里,钱就成了这么大的问题?一大原因在于,宝可梦地区赛只是单纯的比赛,不像其他电竞项目有其他活动。Reddit用户ShreyasCR说道:“一进宝可梦地区赛只看到一排排的桌子,一点都没意思。地区赛和季中赛(Midseason Showdown,简称MSS,比R赛更小规模)除了参赛人数之外本质上没有区别,但是地区赛还是没有别的活动助兴啊。”宝可梦的地区赛体验实在没法很好地推广,赛事基本都是关注对战竞技的方面,让休闲(casual)宝可梦玩家感到了隔阂

讲道理,笔者认为地区赛收费是无可厚非的。在更高级别的国际锦标赛(International Championships,国内一般简称IC赛,一般是以大洲为单位,如北美、欧洲、大洋洲等)以及世锦赛中,就算是入场的观众也会感受到完整的“赛事”体验,不仅可以作为现场观众观战,还可以参加会场里别的活动(side event)。然而到了地区赛,就感觉只是单纯的比赛,不像是一个活动(event)了

另外,笔者认为宝可梦对战作为竞技项目有着最高的门槛之一。宝可梦对战不像格斗游戏或者MOBA,他们的核心玩法是能很好地过渡到竞技项目当中。但是宝可梦这个游戏,休闲玩法和宝可梦对战之间有着特有的鸿沟,对战新手只能靠自己去学习VGC的环境。(译注:在宝可梦对战中,目前最常见单打和双打两种模式,本身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但是休闲玩家基本上只会单打,就算是全世界的对战玩家也是最流行单打,双打的VGC属于非常小众的模式。)

更不用说要组一个对战队伍是多么耗时。想象一下:你要用好几周的时间去孵蛋获得个体值(游戏内隐藏数值,好比先天基因的强弱)优秀的宝可梦、来回读档(soft reset软复位,民间简称SR或者S/L,由于传说宝可梦,也就是俗称的神兽的数值在捕捉时就决定,只能通过读档重抓获得需要的数值)、训练(努力值,好比后天补正的点)、试队,结果一进比赛里八九场里只赢了两场(海外瑞士轮一般采用bo3三局两胜制)。哪怕你是投入大量时间准备以及花钱旅游的VGC的老手,碰到这种战绩也会非常失望。更不幸的是战绩不好还不一定是因为你队伍或者操作不好,运气不好(如击中要害/暴击、招式特效概率、招式本身伤害随机数浮动等)也会是让你比赛体验极差的因素,这一切构成了宝可梦特有的极差游戏体验(Pokemon’s unique quality of frustration)。加上宝可梦官方对于VGC模式的入门/教学/参考资源甚少,新手当然很难会继续去玩这个项目。

想要挖深一层的话,还可以批判赛制本身。在现在的赛制中,要获得世锦赛的邀请函,你需要到处旅游参加各地的线下赛获得世锦赛积分(Championship Points,简称CP,在不同地区要获得世锦赛邀请函需要的CP也不一样),所以早打比赛多赚积分才会获得邀请函。这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金钱,随之而来会有更多不好的体验(frustration)。笔者个人不同意VGC是一个有钱才能赢(pay to win,简称p2w,在其他语境常指课金游戏)的项目,毕竟宝可梦对战本质上还是讲技术和运气的,并不能靠金钱就能买得到。但是除非你是个常胜将军,不然为了赚CP还是要孵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说到赛制本身,在某些地方基层赛事根本是不存在的。在许多地区附近根本就没有官方比赛(好比中国大陆至今还没有宝可梦官方VGC线下赛,只有香港和台湾才有),让选手难以获得线下赛的实战经验。就算基层真的有比赛,往往也不值得为了赚CP去参加,因为Premier Challange(最小规模的VGC官方线下赛)和季中赛都有CP上限(best finish limit,每个赛季里只计算参加的PC赛和MSS赛最高的CP,比如某次规则中MSS赛的CP上限是2次,那么一个赛季只会计算你该赛季参加的MSS赛中CP最高的2次),PC赛冠军只有15CP,而MSS赛冠军只有50CP。只有参加的人多了,基层赛事才会发展好,才会让选手更好的赚到CP。

虽然笔者这里已经说了很多了,但是后面还有更多的问题……


预告

Part 2:关于赛事直播和录像上传 Streams and uploading of VOD's

Part 3:关于宝可梦官方 Where is the Pokemon Comany in all of this?

【翻译】海外关于宝可梦VGC 2018赛事衰落的大讨论Part 1:关于VGC模式本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