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野传说闲考--其一

2023-01-30 00:12 作者:樱礼大法好  | 我要投稿

    我父亲是个有着奇特宗族荣誉感的人,但凡说到同宗的话题总是滔滔不绝。也难怪我会从他那儿经常听到下面这个乡间传闻:

    说是在明朝的时候,我们村里一个读书人上京赶考,与此同时,一条蛟蛇类的动物也在村边蜿蜒爬行。蛟蛇所经之处都下凹成溪,不知不觉,在村中绕出了九十九道弯。远在京城的读书人也金榜题名,官封广东布政,衣锦还乡。这时,乡间耕作的一位农夫撞上了蛟蛇,一锄头下去把蛟蛇扑杀了,布政使也死在了返乡途中。据说,若蛟蛇不死而可以绕出一百道弯,读书人便能高中状元。

    这故事多少有点经不起推敲了。因为我听来不清楚是蛟还是蛇,便用了复合词。但如果是蛟,被农夫一锄子敲死,也太过辱没蛟了;如果是蛇,经过之处变成溪流,也太神通广大了。不过蛟蛇且不论,后来我有些历史常识后,才想到,进士及第的人不可能直升布政,至少得先在翰林院供职。此外这则传说也鲜有可考之处,毕竟,后来,这九十九道弯的溪流,被村人填垦殆尽。村里的族谱不知所踪,村中也文风衰败,武德充沛,成了十里八乡除了名的械斗赢家。以至于后来但凡有女孩子嫁到村里来,亲友都会以入了狼窝的眼神看着她。

    但我一腔闲心没处摆放,还就想一探究竟。宗祠年度开放祭祀的时候,挂出了两张先祖的图像,当然,不是开基祖,而是族中有过功名的两位祖先,图像底下还写了名字。

    幸好府志修得十分完备,很轻松就查到了相应的记录。

    第一位是景泰七年登科的举人蔡靖,后任增城知县。我一边看一边感叹增城可是个富庶地方啊。         

图一,漳州府志选举二

                                     

    这个任职可以在广东通志中找到相应的记录(广东通志卷二十八-职官志):成化十六年任增城知县。从景泰七年到成化十六年,中间候缺时长也太长了,虽然不排除中间这些年内有任其他官职的可能性,比如有个教谕,通判之类的。

图二,广东通志卷二十八

图三,广东通志卷二十八

 

 

    而另一位祖先在府志中的记载则更为详细:


图四,漳州府志人物四
 图五,漳州府志人物四 
 图六,漳州府志人物四 



    想来,这位登进士科的祖先就是传说的主角了。我把这段图转成文字,断个句,可能不一定准确。



    蔡澄,字嗣清,龙溪古塘人。弱冠登万历壬子(1612年)乡科生年当在1592年左右,弱冠中举还挺年轻的,又十二年,天启乙丑(1625年)成进士天启乙丑科榜上有名,很好找,最后一个就是,想必国子监里的石碑是可以找到他的名字的,如果是三十二登进士科也很厉害了啊。主闱者,方以依附权珰得相可能是顾秉谦,施凤来,张瑞图等人之一,澄心非之,虽受知,未尝私谒,循例守部应得京朝官,念堂上二人老,而阉壬焬政,思有以避之,愿补南曹,以便假省。明守部南选者,自澄始虽自此始,但大明也差不多要完了。崇正元年,请急归,旋丁内艰服。阙补北京职,方司主事,升员外郎,出为肃州兵备佥事闯王一起兵,前线缺人缺成这样啊,没啥经验的文职员外郎都给调去当佥事。方是时,疆域孔棘,羽檄交驰,澄熟览形势,谨斥候,核戎籍,修器械,多方设备,不开边衅,有事则攻守并用,适合机宜,屡奏捷书,一方赖之。转参议,调甘州,甫五月,而父讣音至,归。既终制,改补湖广参议。先是杨嗣昌以夺情为黄道周,何楷所劾。澄抵任,嗣昌已先出剿楚寇,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知澄与道周同里閈,素相厚,又为楷姻。遂啣之,令伺隙,弥年无所得。抚军陈睿谟重澄才,番夷蠢动从陈睿谟处推断,可能是崇祯九年发生的临蓝矿夫起义,农民起义罢了,为何称作番夷,实在不懂,辄令提师弭之。晋广西按察副使,李仲熊明亡仕清,呵呵,后任广西巡按,澄门下士也。闻流寇逼京师,檄各部入援,而澄输粤饷以济,未几,国变,解组去,势益孤。福王建号弘光(1644-1645),澄私冀半壁江山,或得如东晋南宋之例。每宣读命书,倍加寅肃,以塞觊觎,安反侧。旋升广东参政,俄而南都不守1645年,天命遐终。闻变却餐,得病,逾月,卒于惠州官舍,年六十有一按此推论则生年为1584年左右,则前文弱冠为虚指,或者岁数有误,应为五十有一

可见,传说多有不实,这位先祖(严格来说我可能并不是直系后裔,毕竟不是同一个房头的,不过应该也可以这么称呼吧)会试得中后,先任职于留都南京,丁忧后往北京任职,之后转任甘州佥事,肃州参议,随后再次丁忧,改补湖广参议。在这之后才升任广西按察副使。而广东参政(也非布政使,只是布政使的副职)是在弘光元年升任的,此时已属南明,他不久后便绝食而亡,可能还没来得及知道隆武建号,他的同乡黄道周陡为阁臣的消息,不过也不用烦恼之后隆武小朝廷内斗的一堆破事了,如果知道了,可能就不止绝食了吧。

仕于明末危亡之际,东奔西走,最后忧郁而亡,却被乡里传成衣锦还乡的路上死去,真有点感慨。

其他相关资料也找了一些,打算以后再写个扩充包。


乡野传说闲考--其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