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口译上岸经验贴(附一战总结及北外初试真题回忆)|2022翻硕(MTI)考

——零一
序
零一是一个和我比较熟的学生。因为她长期使用某男歌手作为头像,让我一度以为她是男孩,头像是她本人。
一开始我们的接触只局限于瑞译考研群,后来某位学生拉了一个小群,把我和她都拉了进去了,我们也就是时不时在里面一起吐吐槽,品品社会,聊聊人生。
考完初试后,他们邀请我一起玩线上剧本,为了寓教于乐,我提议必须要用日语进行游戏。零一表示她不太敢说,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玩了(不知道最后对她复试有没有帮助)。
后来又帮她做了模拟面试,我觉得还是很好的,虽然她一直觉得自己经历平平(她的本科虽然是所谓的“双非”,但其实是知名外国语大学,所以她的基础不错)。
我感觉零一是那种有上进心,但又不想太累的人,她总是散发着一种悠闲的气场。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她应该是被这个时代裹挟着而考研的——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也许并不想考研,或者并不想那么累。但就业环境不佳,且身边人都在考研,自己也不知道前进方向,索性大家一起卷,都很累。
虽然她的个性如此,在“研途”上也一直很忐忑(我算一个见证人),但最终还是努力坚持了下来,最近又恢复了她的那种悠闲感。
我不鼓励所有人都没头没脑地挤进来考研,有些人根本没想清楚为什么考研,但如果你下定了决心考研的话,不妨拼一把,累那么一段时间,因为最终这都将成为一笔财富。
最后,祝愿零一在读研期间取得更多的成绩,你很优秀(有点晚了,写东西脑子有点不灵光了)。
唯斯
前言
大家好~我是零一。2021一战南京大学笔译失败,2022二战上岸北外口译(这个人择校好怪啊)。由于南大经验贴很少,且我的一战经历给二战打下了很多基础,只写二战经历参考价值可能不大。
所以决定把两次的经历一起分享出来。大家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尽相同,我的成绩比起诸多大佬可以说是平平无奇,建议同学们多方参考,尽早着手,以求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和方法。
基础情况
毕业于某双非外国语大学 日语专业
2021一战:只有 N1(131分)
2022二战:N1 150分,专八合格,CATTI三笔(全是裸考,啃了一战攒的本)
平平无奇女大学生,没有留学经历,没参加过专业比赛,考试成绩得过且过,躺得很平很舒服。(没有鼓励大家躺平的意思不然我怎么二战了这就是报应啊)
2021一战南京大学笔译
一、择校
我似乎没有想过大学毕业就工作这件事,我的能力也并不能支持我做对口的或想做的工作,考研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选择。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实在不是搞研究的料,读学硕必会极其痛苦,而跨专业对我难度较大,最终选择了MTI。
我的N1听力一直都是最差的部分,而口译复试大多要考听译(还没过初试就想复试),就选择了笔译。加之我是一个在北方上大学的北方人,没在南方长期生活过。出于此类简单的想法,最后选择了南京大学。
2021年南京大学日语笔译统招5人,南大官网上往年报录比、分数线等信息较全,甚至还有公布一些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查询。
二、时间线
3、4月开始看学校、选专业、搜集信息。
7月下旬租了自习室开始正式复习。每天八点多到自习室,9:00开始学习到21:00,中午休息2小时。
9月返校之后松懈了大半个月才恢复状态。每天早8晚11,中午直接趴图书馆睡20分钟左右。
12月变成9:30起床去吃饭,然后洗澡(因为学校澡堂十点开门)。中午再去图书馆开始学习,这样时间不会被切割开。
我不喜欢逼自己早起,如果睡眠不足导致学习时打瞌睡,我就会非常生自己的气,反倒影响学习状态╰_╯。二战时我的作息也比较松散。大家可以多方参考,在实践中慢慢找到自己舒适的节奏。学多少个小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到多少东西~
三、复习
一战成绩 380/500,大概第十名左右。
【政治 69/100】
徐涛的课+教材+预测卷+20题
肖秀荣1000题+肖四肖八
7月开始,听课的时候就每听一节做一节1000题,并且手动整理知识框架。听完所有课后,再一边复习一边二刷,最后再复习一遍错题。
大题我跟了徐涛老师公众号的50天带背,肖四和徐涛的考前20题也都背了。
经验教训:
折在了选择题,印象很深有一道我错过两次的题还是选错了,还有几道写对改错的……这科高分很多,我的成绩平平就不再赘述,总之希望大家重视选择题。
【翻译硕士日语 80/100】

这科题量非常之大,考场上我一直写到最后一秒。单词语法方面我背了两遍N1红宝书,三遍N1蓝宝书。阅读是我比较擅长的部分,并且练翻译也对阅读有很大帮助,所以没有针对性复习。此外练习了三四篇真题作文,有找老师修改评价(但是我忘了21年有没有考作文……)这一门主要还是做了淘宝买的真题,其他没有特别花时间。
经验教训
①我当时没背专八单词和惯用语,但是这俩很重要,尤其是惯用语一定要背。
②语法造句是突然出现的题型,不过都是一些基础语法所以影响不是很大。近年来很多学校题型都在变,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复习时除了夯实基础外,最好各种题型都练练手。
【日语翻译基础 124/150】

最开始学习翻译我用的是苏琦老师的《汉日翻译教程》。可能有同学跟我一样刚开始学习翻译,尤其是做汉译日时感觉无从下笔。我个人经验是在跟着教材练习基础句子翻译的同时,先输入大量译文(就是背)。
我当时背了一本《翻译必携》,这套书已经被推荐过无数次,虽然材料比较老,但胜在质量高,作为前期输入非常有帮助。CATTI官方三笔教材我也练了一遍。还练了一本天声人语。(当时还不了解瑞译,所以用了国内已出版的旧内容,如果要练可以参考瑞译的更新~大佬们翻得超级好)。由于南大往年会考文学翻译,我还练了一点旧版catti二笔教材。不过2021年文学翻译在100分那套卷子里考,分数占比大大降低了。
经验教训
①翻译我写得比较快,第三篇文章(一篇比较短且简单的日译汉)全部划掉重写了一遍都还剩好多时间。我平时做练习没有掐过表,有余力的情况下建议同学们稍加斟酌再下笔(如果本来就慢,那就着力提升速度)。
②第二篇文章里有个单词没想起来意思,有个惯用语我没背过,虽然没太影响整体,但都是很基础的内容,回想起来有点可惜。还是要重视基础单词和惯用语~
③印象很深的是,第一篇翻译(日译汉)的第一句话就是个很长的句子,正式打铃前在脑子里理了好一会儿。
【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 107/150】

往年考察热词较多,我背了两遍买的热词词包和真题。每天大概背20个左右,并且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先划出关键点,多读几遍,然后盖住答案自己讲。其实热词都是我们平时在网络上能看到,且复习政治时也会出现的一些名词或概念,比较容易记忆。考前一周左右我在网上搜了一些应用文模板,大致记了要点。汉语作文则是用纸条app整理了挺多素材,但没咋动笔(好孩子不要学)。这个app很好用,不过现在好像有许多收费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经验教训
①南大百科是所有语种一套卷子,我的词包买得有点贵,建议大家去英语mti相关的地方找找词包以及经验贴之类的,他们更有经验且价格比较划算。
②大作文,一定要,动手练!!!我就是汉语作文过于拉胯而一失足成一战恨。
当时考完初试我就记录了一些回顾,现在稍加整理分享出来。作为失败谈,希望大家以我为戒,绕过我踩过的那些坑。关于真题回忆的部分,听说2022年考研南大也有许多新的变化,建议大家多多参考,不要完全以此为蓝本。
2022年二战北外口译
一、择校
得知落榜之后,我并没有消沉太久,因为两门日语的成绩还不错,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些信心。其实一开始我是打算继续考南大的,毕竟已经刷过一次“全真模拟”。最后更换志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星号代表重要程度):
①2021南大招生简章说明MTI不提供宿舍。****
②通过一战复习觉得自己确实没什么文学天赋,文笔实在一般,性格上比起笔译似乎也更适合学习口译。****
③我的朋友们都在北京工作或上学 **
④得知北外22年扩招 *****
⑤看了北外经验贴,觉得难易度比较合适 *****
⑤我追星了我要为爱发电给ta做翻译 ?????
(有点离谱,但确有此事)
二、时间线
还是7月开始居家复习。整体来讲,二战期间我大概每天8:00左右起床,午休1小时左右(如果起晚了就不午休了,这个比较灵活),平均学习时长大约7h/天。
此处有一些小插曲。决定二战时觉得就是再学一遍的事,但实际学习之后才发现心态其实大受影响。起初我受大佬同学的诱惑,其实有那么一、、、想考北大,但并没能下定决心,于是先以北大的难度为目标复习,等瑞译精修班结束后,我咨询了老师对我的评价,参考了一些择校经验,最终选择了北外。
当然,两所学校无疑都非常优秀。但仅从入学考试的难易度来看(题目难度,以及竞争对手水平等),对我而言选择北外确实更靠谱一点。在没有选好目标的这段时间里,我的复习状态非常差,甚至曾经因为dream 北大又觉得自己无法全力以赴而大哭过一场(இωஇ)

综上,我真正以北外为目标专心复习,是九月的事情了。前期的摇摆不定对我的复习节奏造成了很大影响,在下面的复习部分会有提及。
三、复习经验
二战总分395/500,初试排名第四,总排名第四
【政治 74/100】
还是徐涛的课+肖秀荣的题,与一战完全一样的程序,但省略了手动整理框架。因此有了更多时间刷题。
经验教训
①21年我选择做得不好,今年我就多花了一些心思在选择题上面,相比去年有所提高。but考试结束前我大手一挥,改错了4分的选择题,除非100%确定大家真的千万千万不要改答案!!!
②今年许多人吐槽肖老师大题没压到,但是我周围高分依然不少。我两次考研政治大题除了肖四外,也都全程跟了徐涛老师的公众号带背和预测20题。投机取巧、等待所谓“押题”的心态不可取,把基础打好才是最重要的。
【翻译硕士日语88/100】
感谢猴土豆同学提供的真题回忆:

相比南大,北外这门的难度和题量算是比较温柔的。单词语法方面我刷了三遍N1、N2真题,两遍专八真题的词汇语法部分。用anki背了大概3/4的专八词汇书(绿色那本,听说错误很多,我就边查边背,太多了实在没背完,后面重点背了惯用语谚语部分)。每天可能光背单词就要两个小时……语法的敬语题刚好也是我复习时错过两次的,印象很深刻。阅读部分也是用N1、N2真题进行的练习。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篇阅读里有一个词“会”互译里的单词レトリック,该词作为关键词贯穿了一半篇幅,并引出主题,当时很庆幸自己认真背了否则真的后果不堪设想……日语作文大概练了三四篇。

经验教训
①很多同学有点害怕阅读主观题。其实我也并没有针对主观题做过专项练习。阅读、翻译、写作三者本就是融会贯通的,翻译练习本身就是先阅读理解,再组织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阅读和写作能力本就可以得到很多锻炼。况且比起对错分明的选择题,主观题怎么也能得到一点分的~
②上文提到我一开始以北大难度为目标,所以直接开背专八词汇,后面又不想半途而废就一直复习着了。后期想复习一点红宝书但是时间太紧不得已作罢,个人建议单词部分以N1、N2内容为重中之重。(意思是先打好基础再背专八)
③一个tips:北外官方是不公布真题的,只有一些考生回忆形式的真题。大家买资料要擦亮眼睛,因为我就被骗了嘻嘻。
【日语翻译基础125/150】
再次感谢猴土豆同学提供的真题回忆~
一、词汇互译x30
1.汉译日x15
实锤、密接、躺平、外卖、元宇宙、航天员、残奥会、碳达峰、经济复苏、文明互鉴、零和博弈、直播带货、道德绑架、微信朋友圈、车到山前必有路
2.日译汉x15
WHO、SDGs、絆、急ぎ足、叩き台、中途半端、岡目八目、買いだめ、歩み寄る、打たれ強い、知的所有権、フェミニズム、クリエイティブ、魚心あれば水心、渡る世間に鬼はない
二、日译汉
①


②是一篇日本选举相关的文章。
三、汉译日
①出处(有修改): https://m.gmw.cn/baijia/2021-11/12/35305607.html

②(出处如下,不完全相同)

北外考题风格大致就是社会新闻、政治类讲话这些。
翻译这门我全程都在跟瑞译。词汇互译部分买了词“会”互译的打卡,整理到anki里天天背。还有就是前面提过的专八惯用语。
上考场后发现绝大部分都背过。没有专门背过的词也蒙对了几个。
文章翻译部分我先学习了上半年翻译训练营的录播,又报了8月的精修班,最后跟了冲刺班。我是一个自制力不强的人,这也是我报班的重要原因之一。翻译部分基本上就是被课程进度拖着往前学,事实证明跟课程学翻译比我自学效率高很多。
而且上课的素材质量也都很高,自己很难获得这样高质量的学习材料,非常值得反复练习。通过点评环节可以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有时候作业写得好被表扬也会动力upup。除了上课之外,我还精读了一遍政府工作报告,但没来得及完整复盘,就把笔记多朗读了几遍留印象。也泛读了一些人民网和人民中国的中日对译文章。
经验教训
①这门我的成绩不算很高,上面提到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人民网和人民中国公众号的文章,建议同学们有选择地精读并记忆。由真题可见,北外翻译题的风格就是政经社论这些,如今回顾复习过程,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08/150】
感谢猴土豆同学的真题回忆x3

今年北外百科题型从25个名词解释变成了10个,每个词条5分。但出题风格没变,还是中国文学文化为主,大大减少了考场上的书写负担。北外的百科题目也是各语种通用,市面上有许多北外英语MTI机构的资料,大家可以自行比较选择。我把看过的每个词条几乎都手动分点整理了一遍,反复熟读,再尝试复述。大作文部分充分吸取去年教训,认真写了六七篇,有冲刺班的作业,也有往年的真题。应用文也是记了冲刺班和一些网络上的模板,不熟悉的题材手动抄了几篇随时翻看。
经验教训
①上文提到我完全以北外为目标专心复习已经到了9月,所以百科词条我背得很仓促很痛苦,甚至没来得及刷完一遍,最终分数也一般。建议大家这一部分一定要尽早开始,一本资料如果能过个两三遍最好,有时间的话四五遍也不嫌多。

②一个词条变成5分后,个人认为“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等等这类套话最好别写,北外官网公布的样题答案是分点回答的,一个词条要有五个干货要点最佳。
官网样题节选如下,详细内容可自行查询。

③汉语作文很考察语文功底,文学素养一般(比如我)的同学一定要尽早着手练习,不求一鸣惊人但求不拉后腿。
复试部分
我的复试准备强度很低,练了一些但没有系统总结过,复试成绩也一般。这里就简单分享一下一丢丢建议。
①7-10月每天都会听早7点的NHK并且做影子跟读,后来因为百科太焦虑就没听了。建议同学们最好保持这个习惯,对后期准备复试很有帮助。
②我报了瑞译的视译听译课和复试课,如唯斯老师所讲,1-3月是视译听译练习的重要时期,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阶段着手练习,即使不参加复试也能去考CATTI。
③跟瑞友组队开视频练习自我介绍和问答,大概练了有近20次。自我感觉我的自我介绍和问答练习成果都很nice。
④和瑞友一起练习视译听译,自己也练了几篇三口真题,总之就是不要停止练习。
⑤建议这段时间好好复盘之前的翻译练习和政府工作报告(众所周知北外爱考政经),不要停止笔译。我这点就做得很不好,导致很多基础内容都忘记了qwq。
⑥准备1min、2min、3min三个版本的自我介绍。
今年北外一改往年作风,复试时间大提前,如果感觉能进复试,就一定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认清现实放弃幻想。我复试前一小时紧张到上吐下泻,进了候考室之后反倒毫无波澜,十分平静。如果有跟我一样一紧张就恶心的朋友,分享一个我个人的有效缓解办法:薄荷糖。自从高考开始,每次大考我都会嗑很多劲爽薄荷糖……提神醒脑你们懂的~
我经常在自信和自卑之间反复横跳,脱产二战也经常emo。很感谢我的家人一直无条件地支持我读书,好友们也给了我很多有形无形的鼓励和帮助。
二战期间在瑞译认识了很多大佬,超级感谢瑞译的各位老师,还有鹿信田子苏苏兔兔果果小7小黑橙子熊猫喵喵猴土豆友理艾楼小金ho桑sophia……等等等等众多瑞友在考研路上的陪伴(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如果忘了我向你大声说一句:对不起!!)还有一直在北京支持鼓励我投喂我的pp小la和黄姐~期待和大家在北京相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