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德岛·黑蛇·切斯柏·谋善村【隔热服·说文解词】

2023-03-22 20:22 作者:Giraffowl_隔热服  | 我要投稿

《明日方舟》为我们讨论《明日方舟》本身提供了很多极具概括性的好词,如果大家讨论剧情主题表达的时候不用的话,我感觉怪可惜的。

本系列就是由解释各个关键词的短片组成。

这些关键词都是“贯穿始终”的。


本文可以被视作上一篇的延申,继续从“骑兵”与“猎人”两个概念延申出去,拓展成一套完整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应用于对《明日方舟》的理解,也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的故事、时事、和自身。



《明日方舟》的立场

《明日方舟》有反派吗?也许下意识会说,没有,《明日方舟》的价值观不是非黑即白的。

这么说有一定道理,但这样的话,阿丽娜导师的那个问题又该如何回答呢?

阿丽娜  塔露拉,我们都知道人是会变的。

阿丽娜  要是我们把自己坚持的东西都一点一点抛干净,或者换成新的东西的话,那是不是到某个时候,我们就其实没再坚持什么了呢?


塔露拉  在不断的战斗和这些事情的变化里,我肯定要改变方针的。僵化的思维会让我们变得脆弱。


阿丽娜  可你顽固的部分在哪呢?


《明日方舟》“顽固”的部分在哪里呢?

显然是有的。《明日方舟》有明确且坚定的立场。

但是这个立场并非认为A是正义的、绝对值得推崇的;或者认为B是邪恶的,必须打倒的。

用我的话来概括的话,这个立场是,赞美某些"美丽"但稀缺的东西,挑战某些"不美"但无法否认其存在的东西。


两个维度,四个类别

美丽的东西在上一篇已经讨论过了:骑兵,明确要反抗的苦暗并冲锋的人;猎人,理解集体存续的代价并自愿承担的人。

把这两者结合,可以从中总结出两个维度:

  • 立场:反抗强大的苦暗、为弱者承受代价,也就是慈悲;

  • 手段:实事求是,明确反抗的对象和相应的代价。

那么,丑的东西就是上述两个维度反面:

  • 立场:加入苦暗,转移代价;

  • 手段:活在梦里,脱离现实。

通俗地说,前者是坏,后者是蠢。但我更倾向更中性一点的说法:“恃强凌弱”和“活在梦里”。


由此,我们可以划分出两个维度,四个类别,每个类别目前都可以找到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同时《明日方舟》对每个类别的态度大致是类似的:

心怀慈悲实事求是:罗德岛(赞扬)

除了罗德岛和可以抽的干员,还有老魏(赤霄剑法)、西西里夫人、峯驰物流、爱国者、霜星、新整合运动等。

这类人并非总是其乐融融地合作的。“来路决定去路”,安多恩已经讨论过这些人之间的你死我活了。具体例子则是罗德岛和爱国者、霜星的两场战斗。


恃强凌弱实事求是:黑蛇(对抗)

除了黑蛇,还有商业联合、无胄盟、巫王、莱塔尼亚贵族、萨卢佐家族、哥伦比亚保险制度。

算上实现阶级跃迁、后来加入的,那值得强调一下两位青金和恰尔内。黑蛇不需要是制度的顶点,关键是对时势的认识,以及分清强弱之后是站在强的一方还是弱的一方。能不能爬上高位,就看运气和个人实力了。恰尔内直到死,也是黑蛇位。

放宽一点的话,可以算上天灾和海嗣。但它们属于“自然”,是人类文明外的东西,所以谈不上“坏”、或者恃强凌弱,而是单纯地弱肉强食。

对黑蛇们,主角团只能对抗、暂时打败,而不能说服、杀死。嘴炮是没有意义的,也无法一劳永逸。下一篇会有更细节的讨论,尤其是关于为什么说“黑蛇不死”。



心怀慈悲活在梦里:切斯柏(怜悯)

而切斯柏则代表走错路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想要反抗苦暗,但是没有认清要反抗的是什么。在痛苦和迷茫之中,甚至会走向偏激,把希望寄托于某些超出自己控制的事物上,比如运气、盲信、战争、天灾。比如说潘乔、具体例子包括孟铁衣、早期塔露拉、潘乔、被煽动的感染者。

正如同切斯伯的遗言,没有找到方向的他们是撼动不了黑蛇们的。

切斯柏  ......还有,守在所有向理想倾注的热忱的最后,那一声高高在上的嗤笑。

……

是此时此刻或许正在某处响起的,因为我的挣扎无法将其撼动分毫,而发出的嗤笑。哪怕撞得粉身碎骨,也不会有其他的回响。 

《明日方舟》并非彻底否认这些人,从他们的结局不难看出某种温柔和悲悯。尤其是死在玛恩纳面前的切斯伯。让切斯伯被心中的英雄阻止,让玛恩纳接过他的愤怒和困惑,也算是一种温柔。


恃强凌弱活在梦里:谋善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谋善村村民、卡西米尔竞技骑士比赛的观众、叙拉古的大小黑帮,对他们的描写并不多,甚至有些一笔带过,但细看之下,他们比黑蛇们更刺眼。

他们往往作为抽象的群体出现,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共同点中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要素。他们就是“理所当然”、“向来如此”、“人之常情”,但却是丑陋的。

他们生于苦暗,他们饱受苦暗地折磨,他们成为苦暗而浑然不自知,就如一滩泥水。


或者,与其说是“他们”,倒不如说,是“我们”。

掌握、塑造时代运作规律的黑蛇们想要利用、支配、压榨我们;具备慈悲的大智慧的罗德岛们想要照亮前路,团结、引导我们。

我们是棋盘、是筹码、是奖品、也是棋子。

然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是一个个人。得道的人是菩萨,没得道的菩萨是凡人。一念之差,我们有选择:既可以成为黑蛇、也可以加入罗德岛,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运气走那么远。

所以虽然《明日方舟》没有就这个群体明确地表明态度,但我认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把他们的行为视作“丑恶”,这种是合适的。


类别间的转变

这四个类别并非固定的,很多角色的剧情其实就是在不同类别之间转化。

从《玛莉娅·临光》到《长夜临光》,霞光玛莉娅就是从“切斯伯”位转变成“罗德岛”位。或者说罗德岛干员大多如此:艾莉妮、玛恩纳、多萝西。塔露拉也算是,不过她转变的代价是最大的。

《叙拉古人》的贝纳尔多、莱昂图索父子就是从“黑蛇”位转向“罗德岛”位。出身统治阶级,但为了自己的良心或领地长远的发展,转而为弱势群体奔走的角色也有不少,维多利亚出身的相关干员是特别多的,比如天火、微风。

黑角和夜刀的过去描写很少,但这类从“杀手”、“爪牙”到“罗德岛干员”的转变,笼统地说也许也可以归类为“谋善村”位到“罗德岛”位的转变。所以黑角异格的档案才说不要追查他们的过去。


转变成“黑蛇”位的也不少,毕竟有能力而心术不正,加一点机缘巧合,就有可能发生。

假如无胄盟玄铁真如传说一般,其起点也是用暴力反抗骑士,那么或许他可以被理解为从“切斯伯”位转变成“黑蛇”位。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这并不难理解。

从“谋善村”位到“黑蛇”位的转变也许可以参考《生息演算》。这类事情在萨尔贡之类法外之地时有发生。在互相倾轧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部落的领袖逐渐变得实事求是,对整个萨尔贡的强弱关系有了更清晰的大局观,他这个王酋的位置便会坐得更稳。

两位“青金”的状况也是类似这样。这个转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只要对世界的认识变得深刻,格自然变高了。


延展:结果论

无论立场是“恃强凌弱”还是“心怀慈悲”,无论对世界的认识是“实事求是”还是“活在梦里”,这些都是哲学层面的东西,是价值观和认识论,是角色的心中是怎么想的。

但内心想法不同的人碰在一起,其结果更多是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强弱关系。足够强,才有得选;势均力敌,才有得谈。

爱国者曾在第七章说过这么一句话:

爱国者    我未曾想过,我生于,卡兹戴尔,却未感染,矿石病;等我年岁已老,却尝到,感染滋味。

爱国者    这正确吗?

爱国者    我们都知道,勋爵。我们都知道,这大地上的事,不因其正确,才会发生。

所以,只考虑主观态度是不够的,在最基础的2*2框架下,还可以考虑第三个维度:强弱。


阿丽娜不可谓不实事求是、也不可谓不慈悲为怀,但她无比脆弱。特蕾西娅同样实事求是且心怀天下,但她个人实力十分强大。

切斯伯虽然活在梦里,但他的投枪威力惊人,听他调动的骑士团可以把他的幻想转变成切实的战争和灾难。方小石在《春分》之初同样和丑恶不共戴天,但那时的他很弱,什么都做不了。


另一方面,强弱也不是一切,还有一种东西叫“偶然”。

作为读者,考虑强弱关系、考虑偶然性,这样看故事的结果才算是实事求是,而不是活在梦里。


应用:谁又不是画中人?

最后,单纯提出一个框架是没有意义的。合理的框架要多少有多少,问题是用起来怎么样。

这个框架最直接的用法就是用来分析《明日方舟》的故事。立场、对世界的认识、强弱、偶然,四个要素基本可以归纳《明日方舟》中大多数角色的态度和经历。


很自然的下一个用法就是用来分析其他故事。当然不是指硬套,并不是总能套上得。而“套不套得上”本身就具有意义。借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故事讲得比《明日方舟》多还是少,表达方面重叠得多还是少。

一般来说,面向青少年的故事大多能套得上。比如说,这套框架对《EVA:终》和《少女歌剧 剧场版》是能解释出很多有意义的表达的。毕竟,成长就是抛开幻想,认清现实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坚持和调整。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这个框架也可以用来分析时事。别的更复杂的不好说,但用来分析互联网社区中各类人物、以及各种风波十分好用。

黑蛇从不缺席,想成为黑蛇的人永远不会少,他们的影响力或大或小,求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生财之道。黑蛇是不好找的,因为实事求是的黑蛇不会让人知道他是黑蛇。而且论迹不论心,在社区里也没必要搞女巫狩猎。

无论圈子大小,遍地都是村民,满口仁义道德,也盖不住吃人的本质。如果真有什么女巫狩猎,他们就是主力。

切斯伯也并非没有,他们满腔热血,是真心地高尚和善良。但迷失的骑士越是强大,成为的苦暗后影响也越大。

而脚踏实地做事的罗德岛也是看不见的,往往藏在幕后,毕竟他们在脚踏实地地做事,没空喊口号。但当然,就像耀骑士要站在聚光灯下,也不是说被看见的都不算心怀慈悲且实事求是。只是聪明的罗德岛也不会把自己的目的直白地说出来,就像黑蛇一样,他们都需要隐藏自己,才能保护自己。【什么狼人杀行为】


如果你心中浮现出了某些具体的名字,还请不要在评论区发出来。倒不如说,黑蛇们和罗德岛一般是不说话的,除非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必须发言。说话的不是切斯伯就是村民——包括发表本文的我也是如此。张嘴,便是原罪。没有觉悟还是不要说话为好。



从小字部分也就引申出第四种用法,就是自省。

无论是想加入罗德岛还是成为黑蛇,第一步就是走出谋善村、警惕内心的切斯伯,要变得实事求是。

就像《哈姆雷特》里的幽灵,切斯伯和《春分》的导演在注视着每一个跋涉路上的人——你有真实地活着吗?还是活在梦里?

祝你在梦中也能保持清醒。——归溟幽灵鲨

你醒了吗,还是还在梦中?——凯尔希


局限与延申:九宫格

在分析角色的转变时,很快就会发现,这个框架是有局限的,《愚人号》的阿玛雅怎么算?《尘影余音》的女伯爵格特鲁德怎么算?第八章之后的盾卫怎么算?爱布拉娜怎么算?

并不是特别直观,强行分的话要不很绕、不然就很牵强。

所以,我们不妨在“实事求是”和“活在梦里”之间插入一个中间值:“承认无知”/“无所谓”,也就是知道要实事求是,但做不到,或者不在乎。也可以在“心怀慈悲”和“恃强凌弱”之间补充一个,“逃避”/“不在乎”。既不站在弱势群体中反抗强权,也不站在强势一方,一起压迫别人。


阿玛雅就是“活在梦里”并成功“逃走”的人。她加入了海嗣,脱离了人类文明的评价体系,随着她自我意识的消散,她会回归到更原始的“弱肉强食”。

格特鲁德也是在逃避,但她对莱塔尼亚的现状的认识更清晰一点。又或者说,正是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但又不愿屈服,所以才选择逃避,她逃避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和看得见的东西都炸上天。

姑妈佐菲娅深知骑士竞技的现实、也擅长如何在如今的卡西米尔赚钱,并非活在梦里的人,但她也没有看透卡西米尔的社会,毕竟她是竞技骑士,没有经历过战争,不知道“骑士”这个词的重量,所以无法更好地引导玛莉娅。她赚来的钱她也不在乎行善还是作恶,她只是用来帮助临光家。她是现代卡西米尔的既得利益者,也是个善良的人,并不是那么好放进2*2的框架里。

盾卫盲信着爱国者描绘的“终点”。这是一个梦,因为世间苦暗是杀不尽的。但盾卫不见得是活在梦里,他们只是不管哲学层面的、战略层面的问题。他们相信着一个梦,但并不依靠它。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在做具体的事情——保护弱者。盾卫们做的是最实事求是的事情,毕竟行军打仗,不务实的话早死光了。

巨兽的立场在这个框架下也更好解释一点。耶拉心系人类这种脆弱的生物,但她坦承自己不知道谢拉格的未来应该往哪里去。

岁兽来人类社会是为了练心的,人类的善恶真假和他们关系不大,到头来,他们要面对的是作为岁相的命题,无关善恶,只问对真心是否实事求是。所以令虽然总是在梦里,但是她很通透、很实事求是。令可以活在梦里,但你我不行。

爱布拉娜现在情报不足,可以是黑蛇、也可以是罗德岛。总体而言,我是比较觉得她是不把人命当命的,远称不上慈悲。但现存维多利亚的强弱关系框架中,就算是权力最大的位置大概也喂不饱她。她可是贪婪的红龙。也许这才是为什么她没有选择加入苦暗,而是选择推翻。从结果上来说,因而她促进了塔拉人的反抗——不管她最初想不想解放塔拉人。


值得注意的是,本节增加的中间态是不稳定的,除非那个人马上就死了。因为人生在世,又怎能不管、不选边呢?正如《叙拉古人》开篇指出的:谁能躲过空气和水?谁又能躲过这雨季?之后讨论完“黑蛇”的“不死”后,这一点会更清晰。

而且,承认不知道也是一种实事求是,不想选边不过是在逃避考问,也是一种活在梦里。把选项从两个变成三个,某种意义上算是一种为了方便解释而作出的糊弄。这个拓展也许有点画蛇添足。

不过无论如何,框架是死的,创作和阅读是活的,本文的这些内容当作参考就好了,没必要硬套。




我怎么又在写专栏……

写专栏就是最活在梦里的事情……

明明现实中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瘫倒在地.jpg

罗德岛·黑蛇·切斯柏·谋善村【隔热服·说文解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