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小说(十)小说的本质

相隔了好几个月,虽然我的祝福晚到了一些。但还是想对大家说声:新年好!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吧。

今天,我们将会围绕小说基础的基础,也就是小说的本质,开始我们的课程!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这便是官方对于小说所做出的解释。
对于我来说,小说无非只分两种,那就是网络小说和实体小说,网络小说主要围绕网络平台进行宣发,而实体小说则要经过编辑社和出版社的层层选拔,才可以出版。
这两种概念非常模糊和不规范,但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读者所做出的两大分类。
为什么说它模糊呢?是因为网络小说如果被出版社看中,有大量的粉丝保证,或者文学底子过硬。出名的网络小说也会一跃成为实体小说,有着周边、漫画和动漫等周边产品。
但是,网络小说还有一个双刃剑,那便是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小说,大大地增加了读者的选择困难,一个新手如果想要走进大众视野,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
这便重新回到了小说的本质,也就是,小说究竟怎么写才能让读者喜欢上它呢?
相信我,每一个写作爱好者还是职业写手,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你写好了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出去回应的人却寥寥无几,你就会开始担心,是不是我写的不合他们的口味?还是我的文笔太烂表达不出他们想要看的东西?

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于是我开始询问那些留言的网友,想要知道我有什么不足之处。
等我稍微有了些写作经验后,我才发现,按照读者所指出的错误而无限制修改的话,很有可能会变成火锅。
比如有读者抱怨,说你的小说里面没有打斗,不精彩,可是你写的是青春小说啊,要打斗干什么?或者是建议你把玄幻写成科幻,在你的小说中加上一些爱情元素,接着指责你的节奏不符合口味,不满你所设定的剧情。

为什么呢?因为读者是不会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文章的,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和性格,有自己喜欢的小说元素。
什么是读者?读者想要在你的小说里找到什么?才是他们看书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比如放学回家,在地铁上打开手机,匆匆忙忙地点开一部新的小说,最想要看的便是能在短短的时间中,为情节积累期待,或者去释放这种期待。

如果理解不了的话,那么就换一种思考方式吧,比如我读的书中的男主正在湖边漫步,男主一边抒发自己对远方情人的思恋,另一边旁白又开始营造意境。
我将自己带入角色,身临其境,体会一个虚拟人物的各种感受。
这便是读者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平时接触不了的事情、物体、世界观,也就是刺激。
为什么我之前要提网络小说?因为网络小说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便是,他们很擅长给予读者兴趣。
比如我是一个妹子,那么我肯定会对爱情和帅哥感兴趣,于是言情小说中的霸道总裁、温柔帅哥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又因为我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事情,我想象不了那种画面,于是我便很享受地去看别人所写的世界观,然后对我想要期待的东西来回比较。
比较地越吻合,那就说明你越喜欢这部小说。
很多人就会惊讶了,原来我看个小说还有那么多弯弯绕子啊。
但事实上,很多网络小说作家都会这样思考一个中心问题:如何取悦大多数的读者?注意,是大多数。
他们思考的往往是多数人的阅读体验,也就是普通人的观感。
如果文笔可以用数字来形容的话,世界上最好的文笔就是100,最差的文笔就是0,换算成比例的话就是0%~100%,按理来说当然是100%的小说能吸引最多的读者,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还记得我前几章所说的“炖汤”理论么?也就是小说不是混搭就可以成型的东西,它的框架、元素、人物、剧情都要进行配合,选取适当的调味料才能熬成最美味的汤汁。
同理,每一个人的口味都不会相同,虽然这个数值的浮动很小,但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写作如果赋予了目的,那么数值就会显现,你的作品就会被赋予一个固定的数值。你将会被拉入下一个理论:数值概念。
数值概念的核心并不是你作品所占的百分比,而是你在读者眼中的百分比,是不是符合你计算下的百分比。
简单来说,比如我写出了一部86%的作品,如果读者心目中的百分比是85%,那么就很符合你的作品,对你的小说也就会更加认可。
但如果我心目中的比例是55%,那么就说明你的作品对我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自然也就不会去看了。
那么读懂的人就会问了,这个比例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呢?
比例的多少其实并不代表作者的实力,只是代表你想要写到哪个数值那里罢了,你做出了妥协增添了一个卡哇伊的人物,数值就会下降。你减少了一个你所认为不必要的人物,数值就会增加。
很抱歉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我只能提出一个说明的概念,说到底也是把数学知识还给老师了吧(笑)
这个公式中有两个变量,那么就是y=x*100%,y是得出的比例,x则是你的作品元素。
y和x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要看你最终得出的答案要用于哪一个方向?
你要往畅销书发展,那么x必然是作品某一方面的精彩程度,y是读者所期望的作品值。

懂了么?网络作家希望自己无限接近于大多数人计算后的比例平均值,希望得到最大的利益,这也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我很早以前就说过,小说最终靠的不是华丽的文风、不是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是娇柔的女主、不是邪恶至极的反派。
而是你,究竟想把他们,介绍给谁呢?

有人就会问了,那些名著本来就不是为了给大家看的啊,当时也没有网络平台啊,怎么会那么火呢?其实,无论是《百年孤独》还是《雾都孤儿》,甚至是中国四大名著,他们的价值都无可匹敌,他们从那个时代杀出重围,拯救这些作品的并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
说到底,是鉴赏家和文学家,以至于这整个时代发现了他们的价值,价值就是我之前所说的数值概念的核心。当代小说逐渐变成了白开水,古代的精魄就会重新出现拯救这个颓废的小说界。
而现实就是,中小学生们被学校强迫着阅读这些名著,否则的话他们宁愿去追网络上的平淡小说,也不会去看一眼这些财宝。这并不是悲剧,而是整个大时代巨变下的一个改变而已。
有人问我,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我想这个答案很简单啊。
前者是理想,后者是现实,仅此而已。
前者为了写出最好最棒的小说而耗费自己几十年的光阴,后者为了让更多的读者阅读自己的作品而做出现实的妥协,这并没有高低只分,也没有好坏之分。
有时候只是一念之差罢了,在这个高速发达的网络世界,你的一举一动或许没有人在意,但是总会有人开始注意你,他们想要在你的身上得到点什么。
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有时候,总有人贪得无厌地不断索取。
我们都有父母亲戚,他们每天都会为你的前途着急,对于他们来说写作是一条无底深渊,如果你也想将写作作为职业,最好要三思而行。
说到底,作家这两个字,只配少数人拥有。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人是作家?什么作家又是不合格的呢?我很难去回复你,因为要看你问的y是什么,是符合大众?还是另辟蹊径?还是做自己小说的读者?这些都是未知数。
小说的本质,相信大家清楚了吧?在这个网络世界中,他们都是艺术品,都是时间的垃圾,也都是惊世的《蒙娜丽莎》。
要看你,所想所思所做,而后面的,就看读者的反应了。
我也是一个混帐至极不合格的作家吧,希望写出我所认为的巅峰,却开始在意现实的一日三餐,开始在意未来的前景,也开始妥协现实写一些我不喜欢的东西。
我所认为能坚持的东西,而轻言放弃。
然而,我却会继续走下去的,不为了别人,也为了那些期待我的粉丝。
哦对了,除了炖汤理论和数值理论,还有一个理论。
我把它命名为,“观察者”理论。
观察者理论的核心是,观察者无法影响被动者,他只能去赋予被动者一个全新的概念,却无法改变它的本质,也就是数值。
你的数值,总会吸引一些跟你一样比例的家伙啊...
混蛋们,可不要辜负你们的粉丝哦,他们可是作家的血液,是你们前进身后的天使和魔鬼,在对自己作品迷茫的同时,不要忘了问问粉丝的意见。
“哎?up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不是之前还说粉丝说这说那的很烦么?现在怎么改口了啊?”
哈,又忘了告诉你们了,谁说相同比例的人才会看我的作品?总会有些害群之马想要索取,却不会合理提建议,在那里指手画脚的。
我只是让你们看得更远而已,不要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对那些新手作家指责和谩骂,要懂得宽容,知道提意见和插一手的界限。
相互交流和合作是很好的,但也不能沉迷表扬和夸奖而止步不前。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小说并没有一个稳固的运算体系,包括我之前的三大定律(臭不要脸地说出),都是可以被随时被推翻的劣质概念,现在的小说界说到底还是要靠观察者理论说话,也就是最终读者的反响,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如果有什么问题,请下课私聊我,我一般都会二十四小时b站在线,希望你也有自己的作品吧,我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帮助你们一下。
我是诗者酱,我们下一期再见~
(本专栏只代表本人的一些拙见,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想法,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