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医学统计学——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统计学编辑:贺佳)主讲

2023-03-27 16:25 作者:christingg  | 我要投稿



方差分析---F检验


[7.1.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 P17 - 08:19




1、基本思想:t检验只能针对2组数据进行检验。若要比较3组数据,则需要进行3次t检验,1-a的3次方=0.95的三次方=0.86,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0.86,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0.14,明显增加,故不再适合进行t检验。

2、基本思想:分析方差,分析变异。方差,离均差平方和 。

假设总的均数与每个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均数是一样的,那么每个组的方差应该是较小的

组间变异的原因(需要根据样本量计算权重)=处理因素+随机误差

总变异=各个数据与”所有数据的平均数“的离均差平方和。

组内变异=每个处理组内部的变异,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ss:离均差平方和。

ss总=ss组内+ss组间

因为随着样本例数的不断增加,为无限增大,引入了均方(ms)。

一些概念:

1、方差(s2)=离均差平方和/变量个数(n)

2、标准差(s)=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若数据带入的是样本数据额平方,则将变量个数n改成n-1。

3、均方差(ms)、均方=离均差平方和/自由度。v总=v组间+v组内。v总=n-1,v组间=组数(g)-1,v组内=n-g

4、离均差平方和=ss

方差 是各数据偏离平均值 差值的平方和 的平均数。均方误差(MSE)是各数据偏离真实值 差值的平方和 的平均数。


F=MS组间/MS 组内,若接近1,说明不能认为干预有作用,反之越大,越有理由认为干预有作用。

方差分析的作用:比较多个总体均是否不同 。

3、完全随机设计

假设检验: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2)计算检验统计量,根据检验统计量计算P值;3)确定P值,下结论。

H0:u1=u2=u3

H1:上述三个值不完全相等。

4、多个相关样本均数的比较

1)、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单位组设计、配伍组设计,相当于配对设计的扩大

如将18值小白鼠,按照体重相似情况分为6组,每组中有体重相近的3只小鼠,随机应用药物,观察其疗效。 区组因素就是实验开始时小白鼠的体重。

总变异=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误差

总结: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变异的分解:

总变异=处理组间变异+误差(组内变异)

F=ss处理组/ss误差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变异分解

总变异=处理组间变异+区组变异+误差变异(误差变异较上组的会减小,故F值会增大,故更容易得到阳性结果,实验效率得以提高)

当区组变异的F得到的P小于0.05,说明有必要进行区组设计,控制这个区组因素,其误差较完全随机设计的误差要小。

5、多个样本均数的多重比较

方差分析的进一步问题:

拒绝H0,接受H1时,表示总体均数不全相等。那到底是任意两均数间都不相等,还是某2均数间不相等。为了弄清楚上述情况,需要进一步做多重比较。

1)确证性研究(实验设计阶段就规划好的让某些均数之间进行两两比较):LSD-t检验(有专业意义的某一对或挤兑均数间进行比较);Dunnett-t检验(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进行比较)

2)探索性研究(设计阶段未预先考虑到,对多个均数中的任意两个进行两两比较):SNK-q检验(多个均数间全面进行比较)

3)LSD-t检验:最小显著差异,仍使用的T界值表。H0:u1=u3

4)Dunnett-t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H0:u(i)=u3

因为实验组越多,比较次数就会越多,犯I类错误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进行矫正,实验组越多,t值越大。Dunnett-t检验有专门的界值表。

5)SNK-q检验:q界。值表

H 1:u(i)≠u(j)i≠j


总结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正态性(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方差齐性检验)。









卡方检验(X2检验---Chi-square test)-----判断2个样本率的误差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计数资料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1. 作用:比较2个及以上样本率/样本构成比的差异
  2. 两独立样本率的卡方检验
  3. 理论频数(基于假设,两组的率是相等的):T;实际频数:A
  4. 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差距越小,越说明H0成立可能性大。由此引入卡方检验(表示实际与理论的差距)

卡方值越大,说明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的差距越大,说明假设成立的可能性越小。

但随着表格的实际频数的增多,卡方值会越来越大,遂引入自由度(在行列合计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值的格子数目)。

理论频数=行合计*列合计/总数

v=(r-1)*(c-1)

3.

4.基本步骤:

建立假设:H0 :Π1=Π2(两组率相同)

所有的假设都是针对总体的(样本的数据我本来就可以获得,为啥要进行样本的假设呢)

计算卡方值

确定P值,下结论。

5.

6.校正误差

n是总例数

7.下结论:随意下结论可能犯I型错误、II型错误

8.两相关样本率的卡方检验 ------McNemar检验。

配对设计:对同一对象同时观察2中处理水平的实验效应。


H0:总体的B=C,两总体率相同。

配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个体查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更优。

9.fisher确切概率检验


10.RXC表。也是比较卡方值,但是计算公式不一样。

计算极为复杂,多用统计软件计算得出。

10.1

具体怎么比较,自己去查资料

10.2两组构成比的比较


10.3多组构成比的比较

总结










[9.1.1]--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及两... P23 - 00:15


  1. 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都是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进行的分析,如果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遂引入非参数检验。
  2.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不依赖函数的分布情况)
  3. 非参数检验:









3、非参数检验的方法

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秩次,对其进行检验。


两相关样本的资料的检验



H0 :假设两组数值相等,那么两组的差值的分布应该是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的。

T是秩序之和。





[9.2.1]--两独立样本资料比较的... P24 - 00:23





H0:两组的XX总体分布位置相同


n2-n1>10


多组资料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




查卡方界值表????




[9.3.1]--多组相关样本资料比较... P25 - 02:48











[9.3.1]--多组相关样本资料比较... P25 - 15:53


等级资料的比较

RXC列表观察指标间无量化关系,若等级资料观察指标间存在量化关系,不可再使用卡方检验,会减少资料的分析效能,故使用秩和检验。


与两独立样本的等级资料检验的基本思想差不多。

多组等级资料的秩序排列

总结










医学统计学——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统计学编辑:贺佳)主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