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丽合私密科普:中老年女性为什么会出现漏尿呢?
对于女性而言,有一种疾病是相对常见,但大多数女性都不好意思告之于人、只会“默默忍受”的,那就是“漏尿”。
漏尿,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我国成年女性的患病率高达18.9%,尤其是在中老年女性或是经产妇人群中高发,这个疾病看似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甚至在大多数时候对患者的生活也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影响,但一旦发生却会令患者倍感尴尬。
一、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由于支持尿道的肌肉及盆底肌功能减弱,或是尿道括约肌减弱,导致患者在进行咳嗽、大笑或体力活动等会令腹内压增高的动作时,无法控制尿液,导致尿液漏出。
通常患者除了漏尿之外,没有其他的尿急、尿频或是排尿困难等症状,所以许多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轻度患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症状是一种疾病,并且还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女性更容易患上压力性尿失禁,与自身的生理结构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要短得多,功能性尿道也更短,导致女性患上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更高。
而在女性当中,青少年患病的概率较低,中老年女性或是多次分娩的经产妇更容易患病。
因为压力性尿失禁与女性盆底肌功能的衰退有着重要联系。所谓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对于女性而言,盆底肌维持着尿道、膀胱、阴道等脏器的正常位置,也帮助它们执行自己的功能。
一旦盆底肌弹性变差,被它保护者的器官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就是其中一种。
医学统计数据显示,有90%的压力性尿失禁,都是由于支持的尿道的盆底肌肉组织松弛导致的。
那么,为什么女性的盆底肌会变得松弛呢?这与两种因素有关。
首先,这与年龄有关。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就会开始衰退,雌激素水平也会下降,盆底肌当然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功能减退,中老年女性经常会发生“漏尿”的情况,大多也是因为盆底肌、尿道开始失去弹性所导致的。
此外,如果患者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可能会导致控制盆底肌的神经丛产生退化,导致人体对于盆底肌、尿道的控制力下降,进而出现“漏尿”的症状。
其次,女性在怀孕、分娩时对盆底肌所造成的的持续压力,可能会令盆底肌受到损害,导致其弹性下降,因而,许多经产妇都会出现“漏尿”的尴尬。
而且,经产妇患上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与其分娩的方式和次数也有关系。医学研究发现,自然分娩的女性比剖腹产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多次分娩的女性患上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也更高。
这是因为自然分娩时对盆底肌造成的损伤更大,很可能会引起盆底肌撕裂,令尿道无法完全闭合,产生漏尿的症状。尽管在一般情况下,女性在分娩后盆底肌会得到恢复,但也有一些经产妇的盆底肌无法完全恢复,如果对此放任不管,可能会令漏尿的情况越发严重。
此外,有家族遗传史或是比较肥胖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都更有可能患上压力性尿失禁。
医生告诉陈阿姨,有不少患者要么是觉得“漏尿”是一种女性年纪大了就可能产生的“正常”情况,要么是因为羞于启齿,而不会向医生求助,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得不长期使用纸尿裤、尿垫等。
这不仅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还容易造成会阴部湿疹、尿路感染等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但其实压力性尿失禁是可以治愈的,尤其是她现在的病情还不算太重,完全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来改善盆底肌的功能,并改善漏尿的症状,只要她科学用药,之后出去跳广场舞肯定不用怕“尴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