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谱系孩子的干预一定要跟随孩子的兴趣进行吗?

2023-03-17 11:17 作者:快乐的谱系娃  | 我要投稿

谱系干预里,有人说要完全跟随孩子的兴趣,有人说要建立权柄,让孩子能听从指令。

 

乍一看,这两个方面好像是相互冲突的,好像现在很多家长把这两点理解得也比较极端,其实并不是非黑即白。

 

如果孩子年龄小,物大于人严重,是完全需要先从跟随孩子兴趣入手的。例如早丹,地板时光等都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来介入。

 

但如果过了这个阶段,就需要从纯粹跟随兴趣过渡到半跟随,最后完全主导,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没有这个过渡,全程跟随兴趣进行日常干预到最后,大概率不能很好融入集体。因为集体是大家合作主导的,是有规则约束的。正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因为你不感兴趣大家就随着你的性子来,和同龄人玩耍某个制定好规则的游戏,也不可能因为你不感兴趣就为你改变。

 

规则意识,情绪管控,服从社会性指令,这些是融入社会最基本的条件。而不能正常融入社会,是谱系孩子的核心障碍。

 

一旦过了需要被跟随的心智,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听从指令训练以及规则意识培养。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情绪问题,因此也能进行情绪管控的干预。这是一个比较艰苦,甚至比较社死的课题。正因为艰苦,所以成年康复数据很难看。

 

前面说了,不是非黑即白。建立权柄的同时,孩子有什么兴趣,特别喜欢什么活动,在原则上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

 

什么是原则,一个简单的比方,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大量的指令,我让孩子袋子扔进垃圾桶,这是一个指令,我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手放好,这是一个指令,跟孩子玩游戏,举左手,拍拍手,这全是指令,作为家长的指令,就是基本的原则。家是社会缩影,家里能遵守规则,才能说在社会上遵守规则,家里能听指令,才能服从社会指令。

 

如果让孩子做一个简单的指令,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他喜欢的东西而忽略了指令进入到另一个活动中,这就是原则上不允许的。如果长期因为跟随孩子兴趣而忽略了这些细节,说严重点就是反向干预。

 

如果孩子完成了指令,那么再跟随他的兴趣去做一会喜欢的游戏,这就是一种自然强化。不但不是非黑即白,而且还很灵活。

 

浅言的听从指令我们每天都在无意中进行,现在无论她是进行桌面活动,去公共场所,医院检查、长时间坐地铁,都能很好遵守规则,听从我们的指令。偶有情绪也能很快控制。这跟发育关系不大,NT太娇惯在公共场所发起脾气来也是很社死的。

 

未来孩子能否顺利进入普小,甚至读过普小三年级,这是后话,跟自身条件有关。但最起码,有了融入社会的基础技能,也不会给社会制造麻烦,这是除了生活能自理之外,最基本的要求。


谱系孩子的干预一定要跟随孩子的兴趣进行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