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构建与运维管理-CentOS-实验13:使用Firewall保护系统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防火墙服务;
2、掌握防火墙规则的设计与配置;
3、掌握通过防火墙对业务进行安全防护。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类型
设计性
实验需求
1、硬件
每个人配备计算机1台。
2、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Oracle VM VirtualBox软件,安装MobaXterm软件。
3、网络
本地主机与虚拟机能够访问互联网,不使用DHCP服务。
4、工具
无。
五、实验任务
1、完成防火墙服务的管理;
2、完成防火墙日志的配置;
3、完成使用防火墙提升服务的安全性。
六、实验环境
1、本实验需要VM 1台;
2、本实验VM配置信息如下表所示;

3、本实验拓扑图。
无。
4、本实验操作演示视频。
无
七、实验内容步骤
1、管理防火墙服务
对防火墙服务的管理包括查看防火墙Firewalld服务状态、开启、关闭、重启、重新载入防火墙策略等。
2、配置防火墙日志策略
对防火墙日志的配置有全局日志配置和规则日志配置两部分。全局日志配置是对防火墙日志规则进行配置,防火墙日志服务由系统rsyslog服务进行管理,日志默认存放在/var/log/firewalld日志文件中,日志文件基于日期时间自动归档。规则日志配置是设置防火墙触发特定防火墙规则时记录日志的方式。
2.1 全局日志配置
本步骤通过修改防火墙与rsyslog服务的配置文件,对防火墙日志字段、日志文件存放路径、日志文件分割方法等进行自定义配置,完成对防火墙全局日志的配置,实现以下3个目标:
(1)实现防火墙对单播网络通信的日志记录。
(2)防火墙日志存放目录变更为/var/log/firewalldlog。
(3)防火墙日志记录等级调整为所有等级的日志均记录。
2.2 规则日志配置
在配置防火墙规则时,可定义由该规则产生的日志的记录方式。本步骤新增一条防火墙规则并实现下述3个目标:
(1)允许本地主机(172.20.1.134)通过httpd服务访问服务器。
(2)实现触发规则的通信的日志记录。
(3)设置日志记录的频率为每秒最多3条。
3、使用firewall-cmd工具管理防火墙策略
案例1:指定端口和协议允许访问
需求描述:
(1)打开443/TCP端口。
(2)永久打开3690/TCP端口。
(3)永久打开100-500/TCP端口(指定范围内端口全部打开)。
配置方法:
案例2:指定服务允许/禁止访问
需求描述:
(1)允许访问本机的http、https服务。
(2)允许访问本机的zabbix-server服务。
(3)禁止访问本机的cockpit、dhcpv6-client服务。
(4)启用SYN、ICMP洪泛攻击保护。
配置方法:
案例3:指定IP地址允许/禁止访问
需求描述:
(1)允许来自IP地址为172.20.1.134的主机的流量通过防火墙。
(2)禁止来自IP地址为172.20.1.135的主机的流量通过防火墙。
配置方法:
案例4:远程管理服务安全性提升
需求描述:
(1)允许地址范围172.20.1.134/24内的客户端远程连接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维护。
(2)客户端远程连接服务器时,每分钟最多允许5次远程连接,禁止频繁请求。
配置方法:
案例5:数据库服务安全性提升
需求描述:
(1)本地客户端(172.20.1.134)能够使用MySQL WorkBench连接MariaDB数据库。
(2)本地客户端(172.20.1.134)能够通过浏览器访问phpMyAdmin管理界面,进行数据库管理。
配置方法:
案例6:文件传输服务安全性提升
需求描述:
(1)允许地址范围172.20.1.134/24内的客户端通过主动与被动模式访问FTP服务器。
配置方法:
创作说明
配图图书:Linux服务器构建与运维管理从基础到实战(基于CentOS 8实现)
图书网站:http://linux.book.51xueweb.cn
作者:阮晓龙 冯顺磊 董凯伦 于冠军 张浩林 李朋楠 编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92025
实验指导撰写团队:徐志豪 李兵兵 毋天翔
实验指导审核:阮晓龙 冯顺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