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绕不过的红楼,谈不完的梦中人。(答知乎对宝钗人物形象解读的观点转变问题)

2023-08-30 21:23 作者:空负青云之志  | 我要投稿

关于这个薛宝钗在当今的红楼解读问题其实在下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之前有个看过我动态的看官曾经指责我是一个纯钗粉,也许仅仅是因为在下很少去评论黛玉,这里先表示抱歉。但几年前在我贴吧老号上还有这样的一件事,一个钗粉指责我对薛宝钗理解的太过肤浅,全是程高本中那些粗俗的糟粕言论,当时我的回复可能过于不知好歹,语言过于激烈,这里也表示抱歉。 关于我对红楼中薛宝钗形象的理解,其实有两个阶段。之前在下用的是程甲本,并没有看过脂批,反而被一些所谓正统的红学家给带入沟中,当时也是发表了毒燕窝下毒论等荒唐的言论,在现在看来非常丢人,曾也有人给我详讲薛宝钗,却被我一语回绝,好像红楼梦只有我懂似的,您指责我是钗黑也罢,毕竟谁没有黑历史呢?今我何必隐藏昔日之我?在近年,在下才因为兴趣购入了周汝昌校本,旁边附有各抄本的脂批,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眼中的“毒妇”,“心机女”在脂砚斋评语中全是赞美之词,(包括滴翠亭事件这些争议性较大的公案)让我不禁重新反思这个人物形象,重新思考其为何可以与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之前看程本,看某些红楼梦学者的文章时,并不能理解这个问题,把原因全归类为其最后嫁给了贾宝玉,并暗自嘲讽芹溪无能,看完周汝昌校本与庚辰底本(网盘资源)后明白是我无能,而非作者笔误或笔力不行。

这里来解答题主的第二个问题,曹公其实用判词将钗黛二人并冠,兼美是钗黛合一,加入部分指向性明显之词,展示人物的优点与不足来便于读者理解。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展示人物的不足之处。薛宝钗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啊? ①热毒,需要冷香丸来解,而热毒是热衷功名,还是痛疾民生之苦这个问题,我觉得二者兼有,没有必要把薛宝钗全塑造成一个恶人,也没必要把其定义为大善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一个复杂真实的悲剧性人物。其是有热心于让贾宝玉去考个功名之心,也无须否认,但她在与黛玉的交谈中却点明她希望有人可以入世,行造福百姓之事,不行就去做耕种买卖之事,则不难看出人物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②对他人遭灾的冷漠,如柳湘莲出家一事,既有无情,也有无能为力。薛宝钗轻视死人还可以体现在金钏投井,但是她能怎么做?连原因都不知晓,首先王夫人哄骗是打了一件东西,直到后来看见宝玉在旁哭泣,王夫人训他才知八九。此时她能干什么?训斥王夫人残忍,不好吧。所以这里的薛宝钗可以用大度,善解人意,明哲保身,虚伪,冷漠等各种词语来形容其实很正常,但现在我更喜欢这个词“无能为力”。也许薛宝钗更欣赏活人,更愿意生存吧。 ③“恪守”妇德,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相当深重的,薛宝钗一面强调要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话,一面却又写诗作画,看《西厢记》,《牡丹》,《元人百种》这种闺阁禁书,虽然工于此,却又不以此为重。与贾宝玉的爱情也是有的,或出于内心,或有别的目的。虽然要远着宝玉,但仍要去近乎天天看望(三十六回前),但在其知道贾宝玉不中意于自己后便似乎放弃了这份爱情。从哪个角度来看好像都无法证明其是否是封建女子中的完人,但至少可证明其真实性。 综上,对于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与各人的生活态度相关,或入世,或出尘或理想,或现实。但也许大多数人更像东坡先生一般,在二者中徘徊着,品味人世苦辣酸甜,在人生大路上不断探索着每一种可能的道路。 总说一下红楼中的儿女吧。 一一一已是梦中客,皆为薄命人。

绕不过的红楼,谈不完的梦中人。(答知乎对宝钗人物形象解读的观点转变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