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童美语很垃圾?寻春“趣”植树 | 植树节放送~

2023-03-18 22:03 作者:朝文观点汇  | 我要投稿

你知道吗?为了植树,每个国家都曾煞费苦心地制定了一系列神奇的规定。

几百年前的南斯拉夫曾经有过这样一条法律,每一位新婚夫妇都必须先种植70株油橄榄树。日本鹿儿岛等多个地方也要求新婚夫妇植树,并在树苗旁立碑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婚期,等到五十年后这棵树木才可以砍伐,并且这对夫妇还可以在五十周年纪念日时合影留念。

更甚者,非洲坦桑尼亚的某些地区有添丁植树的风俗习惯,哪个家庭诞生了新生儿,就会将婴儿胎盘埋在门口,并在这个地方种上树木,期盼孩子能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三月时节万物复苏,植树节也悄然来临。天童美语这就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关于植树节的小知识。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照时间周期又可以分为植树周、植树月。尽管如此,由于地理位置和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植树节日期都不一样。

古代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而现代植树节的起源普遍认为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的内布拉斯加州树木稀少,黄沙漫天,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动员内布拉斯加的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历经16年后终于使荒野变成了森林。因此,为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放假一天。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给地球种一颗苗,在孩子心里播一颗种

为响应植树节,天童美语的教师们带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开展了植树节主题活动。在“边学边演”的情景课堂上,配合音乐和图文的结合,带来视觉听觉双重感受。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更是为了培养起孩子的劳动能力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的熏陶。


一棵小树苗成为参天大树的过程就好似孩子的一生,虽要经历风吹雨打才能长得更加坚实挺拔,但其中也离不开水源和土壤的细心呵护。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了一个新的生命和希望,它会带着孩子们的期盼拼命生长。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们或许对大自然的了解知之甚少,让孩子意识到爱护环境,自觉守护起大自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们一个人生哲理:你如何对待大自然,大自然就如何回馈你。

由此可见,在植树节当天的活动本身或许只是一个锻炼孩子身体的机会,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孩子在劳动中感知到自然的美好,感知到对大自然的敬佩,感知到生活中的节约是一种美德。天童美语的素质教育讲究的是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培养,老师们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引导着孩子们种下绿植。地球上多出了一颗种子,孩子们的心里也种下了自然之心的种子。

春天的美好在于万物复苏,在于花团锦簇,在于春暖花开,在于生意盎然。延绵的希望不止于物种的诞生,更在于生命的创造力,天童美语愿能陪伴所有孩子共同创造新的充满生机的未来。



天童美语很垃圾?寻春“趣”植树 | 植树节放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