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大王”邓鸿的下半场事业为何是卖酒?
从成都双流机场出来没多远,你就能看见一个庞然大物,它是全球最大单体建筑——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
成都还有一个地标建筑——世纪城新会展中心,距离环球中心约2.5公里。这两个建筑背后是同一个缔造者:邓鸿,江湖人称“会展大王”。
这两个建筑不仅成都人不陌生,酒业人也很熟悉。一个是全国糖酒会(春季)的主场,一个诞生了环球佳酿。
邓鸿也凭此从“会展大王”变身为“酒业大佬”。
从旅游、地产到白酒,邓鸿作为商人的秉性没有变,出手干脆,精明有魄力。所以即使“杀”进酒业不算久,就已经拿出了衡昌烧坊这样的作品。
如今,当年那个在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归来成了卖酒郎。他说,下半生想做的事是种好高梁,酿好酒。旧事落幕,新事登场。
“不喜欢被束缚”
邓鸿的百度百科很丰富——1963年出生,成都人,现为四川大学客座教授,成都现代艺术馆馆长,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董事长。
很多人知道邓鸿,是因为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和新世纪环球中心。鲜有人知道,邓鸿在闯出一片天之前,是一名军人,上过战场,转业后摆过地摊,曾在西太平洋租了一座小岛,计划把它打造成新的巴厘岛。
事实上,转业前,邓鸿已经是正营级干部。至于为何转业,他曾解释到,“不喜欢被束缚。”
与很多成功人士一样,邓鸿在转业后做过很多行当。最初他在成都青年路“卖吼货”,拉着一板车牛仔裤,沿街叫卖。后来,他在春熙路最繁华的地段,主动承接了一家钟表公司的装修活。作为回报,这家钟表公司在一楼给他一块一百多平米的铺位开店。
由此,邓鸿干起了装修,还出租广告位,开了一家名叫“红房子”的女性高档服装店,生意火爆。
邓鸿靠着自己不喜欢被束缚的性格,过人的创业胆识,完了初步的财富积累。
“搞艺术的商人”
每个成功人生也都有一个转折点。邓鸿的转折点出现在1993年赴美经商,两年后回成都时已经拥有了美籍华人这个新身份,并迅速成为四川多个大型旅游项目的操盘手。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熟知,1997年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开业。这座西部建筑规模最大的展览场馆,不仅成为当时成都的标志性建筑,还在周边配套了五星级酒店、餐馆和商场,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知名的商圈之一。
后来是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和新世纪环球中心。从老会展、新会展中心操办全国糖酒会,再到新世纪环球中心,邓鸿站稳了大佬的地位,他还是中国最早做文旅地产的商人之一。
邓鸿是知识分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搞艺术的,没想到会把生意做这么大。
邓鸿小学学过国画,依靠绘画、书法带来的天马行空想象力,他把旗下的会展、旅游项目打造得颇具特色。
旅游文化产业,对政府和商人来说,都是一块金字招牌。环球中心是如此,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亦是如此。
尤其是环球中心,这是邓鸿最得意的作品,所以他的办公室和环球佳酿总部都在这里。
“下半生的事业”
除了雪茄、绘画、酒店、文旅度假产品,最近几年,邓鸿的另一个爱好是做酒。而且在做酒这件事上,依然传承了他做会展、地产、文旅的大手笔。
2017年4月,邓鸿旗下的环球佳酿酒业有限公司(筹)与泸州市委市政府签署协议,携80亿元资金正式进军酒行业。
喜欢国画、喜欢穿中式服装和老式布鞋,骨子里有着艺术情结的商人,被白酒吸引,似乎是顺理成章。
严格来说,邓鸿对酒业本就不陌生,但看新会展中心与全国糖酒会的联系,就能知道邓鸿早就站在了酒业的背后。
前不久,他在第七届中国酒业资本论坛上说,本来打算退休之后来卖酒。但无疑这个计划提前了。
环球佳酿成立6年,旗下单品衡昌烧坊营收已经破10亿元,邓鸿的下一个目标是让衡昌烧坊成为环球佳酿第一个百亿单品。
在做酒这门生意上,邓鸿一句话道出真经:“不懂什么是圈层营销,我只是朋友比较多而已。”
这也是邓鸿最受外界关注的、其强大的“卖酒朋友圈”,从融创实控人孙宏斌、1919董事长杨陵江,到其他实业巨头,可以说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邓鸿都有合伙人。
盘活资源,是邓鸿的拿手好戏:他的下半生将上演又一出“双城记”。
没有一款白酒可以在商业价值上接近茅台,但邓鸿想把衡昌烧坊推到无限接近于茅台的位置。
对于做酒,邓鸿也有自己的理解:虽然没有做过酒,但做了几十年企业,还是有些思路的。
做酒这件事,邓鸿已经持续6年,他在很多公众场合表达过他对酒的理解:“当好农民,种好地。种好高粱,酿好酒。”
这是邓鸿下半生想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