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更新的第1100天
前言:
今天随便聊聊一些与写作有关的东西。

到今天为止,有很多人问过我是怎么做到天天更新/天天思考的。
到了现在,写作对我而言已经彻底的成了习惯:每天什么都不用想,也不用刻意去做,到了时间就会自动觉得该写东西了。
以至于我在今天才发现这是第1100天,在昨天都没有注意到,也没有想过要盯紧这一天并庆祝一下。
为数不多可能会有困扰的地方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该选什么话题,或是对写出的内容不太满意但又没办法修改。
我愿意写作,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喜欢通过写作表达思想的过程,我喜欢这个过程、对这个过程感兴趣,这可以称作是我的爱好。
因为是爱好,所以做起来要轻松一些,也会更有动力一些。
不过我也认为,即使没有这种爱好,每天写点东西也不是什么难题。
我有爱好所以我每天写的字数在1500字以上,你没爱好你可以每天写三五百字的小篇幅文章。
字数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它也许需要爱好作为强大的动力,才比较容易做到持续不断。
但字数较少、篇幅较短的文章是没有这种顾虑的,即使你对它的兴趣很一般,也不妨碍你写些什么东西。
生活和学校是不一样的,学校里会对很多东西有明确的规定和规范,比如一篇文章就是要尽量写满作文格子才算OK,解题就是要遵循严格的解题步骤才算OK…
生活则没有这些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假如你想跑步,你不需要跑得很快,因为步伐较慢的慢跑同样算是跑步。假如你想做有氧运动,你甚至不需要慢跑,快步前进也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
在学校里,在特定的方面我们必须遵循唯一的规范。在生活中,无论是跑步还是有氧运动还是写作,其实我们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体质较强、兴致较高,可以选择较快的跑步;体质一般、兴致一般,可以选择快步前进。
你要是体质一般却认为快步前进不算有氧,跑步前进才算有氧,那你其实是主动给自己提高了难度。
假如你是1阶段水平,却选择了3阶段甚至4阶段的标准,这件事做起来当然会很困难。
而困难的事是很难做到持续不断的。
这里也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减肥(减脂)而言,跑步和快步前进的差别其实不大。就写作而言,写500字和1000字的差别也不大。
但它们之间的难度却有很明显的变化,跑步是比快步前进明显要难几个层次的,写一千字也明显比五百字要更麻烦许多。
收益是相似的,难度却有很大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持续的高难度行为,它带来的总收益,一定低于可持续的低难度行为。
通过跑步的方式减肥,只要无法长期坚持,那么它是不如通过长期快步前进来减肥的;通过写1000字的方式锻炼思考,只要无法长期坚持,它就不如通过写500字的方式锻炼思考。
只要一个小行为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这个小行为的规模很容易升级。就像当你快步前进了好几个月,跑步对你来说就不会是什么难题。而如果你习惯了经常写点几百字的内容,一次写出个七八百字就不是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我认为这件事值得做,而我又是那种“只要认为值得做,就不会再多问再多想”的人。
我见过很多人,仅仅是“认为这个值得做”不足以让他们行动,他们还有更多的考虑、想找出更多的理由——只要找不到更多的理由,他们就会得出「既然找不到那些理由,我就先不做了吧」的结论。
有些事的决策路径可以很短,短到「只要值得做,就可以做」。
既然它值得,那就去做吧。
但有些行为是把决策路径复杂化:仅仅是值得,还不能使自己行动起来,自己需要更多的理由才肯行动。
它值得,这我知道,但我还是不想做,有没有能让我想做的理由呢?比如这个行为还有更多的好处?有更多潜在的益处?或者有一些更轻松愉快的捷径?
这个做法不是不可取,只是如果有更短的路径能走,没必要走这种更长的。
想跑步,跑步值不值?值?值就直接去跑。
想写东西,写东西值不值?值?值就去写。
你不需要在生活中的任何事上,都遵循这样的思路路径,说实话这也不现实。
但你可以在一些你想做的事上,尽量遵循这样的思路路径,这有助于你去实现你的目标。
路径越短越容易做到,路径越长你要考虑的步骤和环节就越多,任意步骤和环节都会增加你放弃的概率——这样一来,就更不容易实现目标了。
总而言之,虽然我写到今天的原因之一是兴趣爱好,不过我相信即使没有这样的兴趣爱好,也能做到一些相似的事。
兴趣爱好只是更能让人克服阻力,但如果做某件事的阻力本来就比较小,那么就算没有兴趣爱好,也是可以做到的!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100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